我在1982有个家 第899节(1/2)

王向红继续说:“没事,没有墨鱼大会战了,可是有带鱼大会战呀。”

“你等着吧,这不是已经立冬了?过些日子等冬至带鱼汛正式开始,咱们翁洲肯定还得组织渔汛大会战,到时候我是组长你是副组长,咱俩领着队里去夺取胜利!”

王忆弱弱的问道:“我能不能去看看就行?我不参加大会战,我只看看。”

王向红听到这话笑了起来:“你就是喜欢开玩笑,大会战看看有什么意思?就得干,拼命的干!”

王忆想说自己没开玩笑。

但氛围已经到了,这渔汛大会战他是想参加能参加、不想参加也得参加!

今天下午先准备的捕虾,不只是扳罾捕虾,也有正常的撒网捕虾甚至还有高跷推虾。

渔网、竹竿、高跷等等家伙事推送上船。

王忆挺好奇的。

他拿起一条高跷看,问道:“怎么着,捕虾之前还得表演一下子?”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的,准备出海的壮劳力们听到后也确实笑了起来。

大胆解释说:“踩着高跷能推虾,就是有时候海虾聚集在海边了,这时候人踩着高跷进水里,用渔网把它们给赶到岸边甚至让它们跳上岸,这样有人在岸上挎着篮子捡就行了。”

“不过用这个东西有个要求,第一是天气好、海情好,最好是暖和的时候;第二是海底的地形要好,要平摊,不能崎岖。”

王忆问道:“防空岛那边的海底地形好?”

他怎么记得资料上说防空岛海底地形复杂,所以才能有比较丰富的生态环境,适合搞渔业养殖。

大胆愣住了。

他想了想突然骂娘:“草了,谁傻了带着高跷去防空岛?准备死里面啊?”

这种高跷捕捞作业其实还挺危险的。

高跷是靠脚穿入脚蹬里带动的,一旦海底地形复杂绊倒在水中,那必须得赶紧把脚从脚蹬里拿出来,把高跷给踢开,否则如果带着高跷倒在海里,那真是要命了!

于是又有人上来把高跷给拉走,满脸讪笑:“光记着去捕虾了,没注意去的是哪里。”

一切准备就绪。

他们摇橹出发了。

考虑到晚上不能回来吃饭,王忆带上了一些方便面和火腿之类的东西给劳力们当晚餐。

再就是晚上海风很冷,他带了葱姜红糖甚至感冒药,到时候熬点红糖姜水热乎乎的喝下去能暖身子,要是有人感觉不妙就立马吃药。

可不能捕一趟白虾再感冒了!

上次开船去防空岛也就是二十分钟,这摇橹速度可就慢了。

还好王忆心情悠然,可以坐在船头吃着花生栗子的看风景。

热闹了大半年的海洋,到了如今这时节突然便安静下来。

捕捞作业的渔船踪迹少了许多,纷飞的海鸟赶去南方越冬于是飞禽的踪影更少了许多,清冷孤寂的氛围笼罩了海面。

冬季,天冷海寒,不过有心看去,海上风情依然十足,只是相比春夏秋换了一番绝色。

午后阳光灿烂温度高,海风强劲但不是很冷,只是微有寒意。

风轻轻的吹拂,浪静静的摇曳,清澈的天愈高愈净,澄净的海水越远越深。

王忆放眼望去,在看不到海岛之后,纯白和湛蓝色成了他视野中永恒的存在。

这两种颜色也是天和海中亘古留存的主色调。

这也是王忆喜欢的两种颜色,另外还有初冬艳阳撒下的金黄,他倚在船头躲避着海风享受着光照,灿烂的阳光冲淡了冬天的寂寥。

好是清冬无外事,匡林斋罢向阳眠。

渔家的汉子们不疾不徐的推动船橹,渔船慢慢悠悠的在海面上划过,这样风也慢船也慢,没有了机动船也没有了飞鸟,一切都变慢了。

时间好像也变慢了,按理说冬天白昼苦短,但在海上、在绿眉毛船上,王忆只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海面,他看不到渔船前行了多少,于是就感觉渔船停摆了,时光也停摆了。

这当然是错觉,随着渔船行进,防空岛终究是出现在了他们视野中。

然后他们也看到了一艘船。

王忆拿起望远镜看过去,看到防空岛的海面上飘着一只双帆船,两只帆不小,船也不小。

船上有人在忙活着撒网、收网,他根据人和船的比例来估算,这船应该在15米左右。

一艘传统的风帆船,不是机动船。

大胆也看见了,顿时说道:“这就是昨晚的船啊!”

王忆一愣:“这就是你说的那艘昨晚绕着咱们天涯岛一直转的那艘双帆船?”

有民兵郁闷的说道:“组长,我就说那是白水郎的船,估计是来找咱们卖海虾的——前两天咱们队里一直高价收海虾嘛,他们肯定是得到消息也想来卖,结果你就说是什么水匪船霸要来攻打……”

“行行行,你少叽叽歪歪。”大胆恼羞的挂不住脸,“他们要卖虾怎么不吆喝?而且谁他娘大晚上的卖虾呀?”

随着他们靠近,船上的人停下了撒网的工作,站在船尾安静的看着他们。

大胆眯着眼睛看了看,郁闷的说道:“好家伙,真是一家白水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