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09节(1/2)

王忆见此想到了帽子。

他已经安排邱大年采购了一批越冬需要的物资,棉花、羽绒、厚布、绒布等等齐全,也有毡帽、毛线帽这些帽子和棉解放鞋之类的保暖用品。

毛线帽是八九十年代学生之间特别流行的一种针织帽,带帽檐、带脖套,天冷了脖套可以放下,天热了脖套可以卷到帽檐之上。

再就是毡帽。

毡帽这东西挺有意思的,好像就江南几个地区有流行——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样子,挺土气的,像是倒扣的花盆,电视《阿q正传》里头阿q就戴了这么个玩意儿。

但它很能保暖,且用处挺多的,在外岛地区颇为常见,所以王忆便买了这样的帽子给社员用来避寒。

其实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帽子是军帽或者工人的鸭舌帽,奈何这两种帽子不保暖,军帽倒是有棉帽,那东西又太保暖,王忆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毡帽最合适。

不好看,却实用。

于是他给王向红说了一声,说他之前托人采购的棉花羽绒啥的都到了,应该在翁洲的丙-110仓库里存储着,让王向红安排劳力们开船去搬回来。

天气越来越冷,是时候该给社员们做冬衣、做棉被了。

王向红听到后挺高兴的,问道:“那弹棉花机也送到了吗?”

王忆说道:“应该都送到了,前两天我就收到信了,这些东西比信应该来的还要更快呢。”

听到这话,王向红立马安排人手开着天涯三号船奔赴市里。

王忆本想抽空去22年一趟,但他在82年的事实在太多。

课间的时候县里教育单位又送来通知,照例,11月12号礼拜五、13号礼拜六,这两天将进行小学一到五年级的上学期期中考试。

天涯岛这边有任务,他们的印刷机效率高,所以县里教育单位会安排老师过来印刷试卷。

接到通知后,办公室里看报的王向红便笑了起来:“现在有了机器,真是干什么都方便、都好。”

“期中考试都要印试卷了?以前期中考试就是在黑板上抄题,学生们进去照着黑板做题,哪有试卷呀?”

他又问王忆:“县里什么时候过来印试卷?”

王忆看了看通知说道:“不是县里的干部过来印刷试卷吧?他们应该是安排各小学的老师过来自己印刷试卷。”

现在小学的期中考试不参与公社乃至全县的排名,可以说是走个过场,也可以说是让教师们自己摸摸底,所以提前下放考题,不怕老师们给学生透露试题。

王忆看了看考试安排时间告诉其他老师,后面再上课他们就把期中考试的消息公布了出来。

其中王忆公布消息的时候说了一声:“考完试,就杀猪!”

“我可以告诉你们,不管成绩考得怎么样都有猪肉吃,但是成绩好的,吃猪肉的时候一定格外香,心情不一样,吃猪肉的感觉也不一样!”

“再一个我还要告诉你们,成绩好的,炖猪肉的时候还能吃上点别的好菜肴,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呀!”

学生们一听这话真是顿时就沸腾了。

王状元倚在后墙上看向窗外。

外头阳光灿烂。

海风吹过窗户从缝隙中钻进来,依稀带着猪肉的香味。

他预感到这次期中考试自己成绩会有所进步!

第426章 还有一些珍珠

中午,阳光灿烂。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入冬以后阳光不那么烈了,太阳能灶的加热能力也不那么强了。

不过用来煮热水还是足够用的,只是不能像夏天、秋天的时候可以轮流煮饭用。

即使现在无法再给社员们煮饭,可社员们还是对太阳能灶感到心满意足:

夏秋天气热的时候煮饭是折磨、是遭罪,太阳能灶那时候给他们家里蒸饭真是救了家里做饭的妇女老人们一命。

相比之下到了冬天自己在家里开火是好事,可以用火烘干一下家里头的潮气,给家里头带来些热乎劲。

再一个夏秋季节不用在家里烧火煮饭便省下了好些的柴火,这样到了冬天家家户户便不缺柴火了。

这才是它最大用途——

外岛人家不种地,光靠去山上捡柴、砍柴真是难以满足一年到头的灶台所需!

此时家里头蒸好饭,一些妇女姑娘拎着暖壶过来打水。

水壶还没有开,于是她们便顺便一起聊了聊天:

“三婶子过来打水?你拿了两把壶呀,这是不打算给后面的人留水了?”

“嗨呀我不是一口气全打上,一样先来半壶吃个饭就行了,这里两个壶就红色这个是我家的,绿色的是小花家里的,小花在服装队里要加班,不知道还要做什么,看她们挺着急。”

“行,先给小花家里打水吧,她们服装队里确实忙,我看着昨晚她们那里灯得亮到十点半。”

“就是就是,先给小花家打水吧,咱们不着急,反正队里有老虎灶了。”

“什么老虎灶?”有没怎么离开岛屿过的姑娘疑惑的问,“老虎灶不是以前给英雄烈士们上刑的地方吗?”

“那是老虎凳!”项玉环哈哈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