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25节(1/2)

狗崽子们还小的时候——确切来说是出生后前三个月,老黄真是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看的很紧,有人想摸摸它们都不行。

但三个月之后老黄的态度变了,它开始往外撵这四个崽子。

发现撵不走后到了现在它态度更是大变,经常会吓唬四个崽子。

王忆看到老黄蹲在了办公室门口,就抓了一把花生偷偷扔给它:不能让人看见。

外岛老百姓把花生当好东西,好些人家逢年过节才能买几斤炒一炒,寻常的日子大人孩子都吃不上。

这样王忆拿花生喂狗可就说不过去了,传出去容易让人背后戳脊梁骨。

所以他都是偷偷给。

老黄吃花生是小能手,牙齿‘咔嚓咔嚓’咬一通,最后吐出碎花生皮吃掉花生仁。

王忆放心的回来坐下添茶倒水,这时候又有肉、排骨之类的东西送进大灶,挂起来的霜肠更多了。

大灶的厨工开始从腌菜缸里捞咸菜。

咸菜解油腻,最适合搭配大块肉来吃。

炖猪肉则用白菜和粉条,这是中华大地到处都有的一道菜。

今年王忆招呼社员们做了酸白菜,酸白菜更适合炖猪肉,但社员们更接受白菜粉条炖猪肉,于是王忆便从善如流,只用炉子上的小锅子炖点酸菜排骨自己来吃。

半下午开始,大灶便烟雾缥缈。

对于学生和社员来说,今晚就是两道菜,一道白菜猪肉炖粉条,一道则是炖霜肠。

其中霜肠是跟先前钟瑶瑶姐妹收拾出来的骨头肉、碎肉、筋头巴脑、脆骨等等一起炖。

炖这个主要是靠骨头汤和大料。

王忆这边大料齐全,做炖菜可真是太能了,大灶里用上了,有几个社员家里也用上了。

今天五头大肥猪呢,大灶三口铁锅吃不下,还启用了炉子小铁锅和一些社员家里的大铁锅。

大料烹饪之下,骨头汤味道十足,随着篝火的燃烧,骨头汤沸腾起来,将香味送入风中传遍全岛。

也传进了办公室。

好几个人肚子在咕噜噜的响。

这些民办教师们伸长脖子微微眯起了眼睛,先从味道上开始享受一顿美食。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一年终末的季节,万物归藏、万众进补。

这时候寒风凛冽中,对老百姓来说最美好的事情便是去热腾腾的厨房里,给一家人准备上一锅热腾腾的饭菜。

夫妻围炉话情,老少以食暖身,这么来上一个冬天,到了来年的春天才能有劲去面对新一年的困难。

阳光灿烂,海光粼粼,随着香气的浓郁,家家户户开始炊烟袅袅。

煮米饭的香气跟炖肉的香味搅和在一起了。

出海捕捞带鱼的渔船在傍晚回来,一个个壮劳力热情洋溢的收拾着带鱼,商量着晚上怎么喝酒。

欧家夫妻的双帆船归来,船上有几个劳力开始往下卸带鱼,同时邀请两口子晚上一起喝酒吃肉。

欧人民早就闻见肉香味,他欢畅的笑道:“喝酒!喝酒!你们不用管,酒我来管,我有好酒!”

王忆给他送了两箱子泸州老窖,他直接搬了一箱子出来。

见此大胆等人眼热了:“老欧,那咱一起喝呀,你这里有好酒,我还没喝过这样的好酒。”

欧人民豪爽的说:“好,一起喝,到我船上来吧,我把炉子点起来,咱们煮着菜来喝酒!”

大胆翻身上船:“用不着你点,我来点!用我家里的煤,去年冬天我家买的煤还有二十多斤存着,今晚绝对够用!”

天涯岛上下都有类似呼朋唤友的声音。

然后风一吹,岛上香味更浓郁。

白菜粉条炖猪肉和霜肠是硬菜,社员们自己还要准备几个小菜。

以往生产队条件不行,弄点跟海货没关系的下酒菜也不容易,现在不一样了,好滋味的咸菜、炒个花生米、炒个土豆丝。

还有门市部里商品多,豆腐乳、老汤卤冻豆腐、豆干辣片辣条都是下酒好菜肴,手头宽绰、舍得掏钱的还可以买一盒午餐肉、罐头肉之类,那就更好了。

不过今晚没人买肉。

他们都去看过了,今晚的炖肉那是实实在在的炖,一口大锅翻楞一下,杏子、桃子大小的肉块满满当当。

外岛人不爱啃排骨。

太瘦了。

王忆把排骨和一些猪瘦肉全扔进了冰柜,回头就送去22年赚钱。

他用冰柜里的肥肉进行替换。

社员们更喜欢哆哆嗦嗦的肥肉!

里脊肉被王忆单独留了下来,今晚要招待客人,得炸点里脊肉,做个糖醋里脊之类。

客人多,王向红家里热闹起来,从左邻右舍家里借了桌子凑成了好几桌,屋子里满满当当。

他们家厨房也在忙,秀芳和来帮忙的妇女汉子们忙活着准备几道好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