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31节(1/2)

平日里一个个都用衣服捂得严严实实,身上的味道出不来。

这次才洗了两拨人,浴室里的味道已经不能闻了。

鱼腥味、汗臭味,屁臭、口臭、脚臭、狐臭,真他娘的一锅烩了,这时候要是来个大火收汁,那真能出来一锅老汤!

他摇着头出去。

海风一吹。

很冷。

但很清新。

他赶紧大口吸气,王向红问道:“咋了?里面怎么了?你咋脸色这么红呢?你咋这么慌张呢?”

王忆正要解释,徐横嘿嘿笑着问道:“是不是里面有人在斗牛?”

“斗牛?”王忆下意识的反问一句。

而妇女们已经有人开始哈哈大笑了:“徐老师你真是文化人,斗牛,哇哈哈哈!斗牛哇!”

王忆这才明白这俩字啥意思,便没好气的说道:“不光在斗牛,还有的在击剑!”

“行了别在这里围观了,浴室一切正常,就是密封性太好了,里面洗下来的臭味出不去!”

“开开窗?”王东虎问道。

王向红摆摆手说:“别开窗,好不容易攒点热乎气,洗下点臭味来怎么了?咱洗澡不就是为了洗下点臭味吗?”

“这时候就别瞎讲究了!”

等第二波人洗的差不多了他进去看了看情况。

然后咳嗽着出来了:“咳咳,咳咳,虎子啊,开窗、赶紧开开窗,咳咳,要不然咳咳,要不然待会妇女进去非得吐两个不行!”

社员们洗了头洗了澡。

干干净净。

下午就是学生们去洗澡。

这时候的浴室最热乎,王忆烧了热水倒入池子里,学生们一次进去半个班,有的淋浴有的在澡池子里打水仗,玩的不亦乐乎。

洗完澡之后确实舒坦,人看着都眉清目秀了。

这样想要洗澡的越来越多,连一些老人都动摇了。

寿星爷意志坚定:“洗那么多澡干什么?前两天没听广播里说,沙漠那儿的人一辈子只洗三次澡,出生洗一次,结婚那天洗一次,然后等死了再洗一次就埋了。”

“咱以前在海里没少洗澡,馋猪肉馋馒头,还能馋个洗澡?”

一个叫王真丙的老人凑过来说道:“我听东宝家媳妇说,洗了澡吃饭更香……”

“这是什么混账话?”老汉们顿时摇头。

王真丙认真说:“真的,好几个人都这么说,说是其实咱身上有味,骚臭味,习惯了所以感觉不到,但吃饭时候会染到菜上,连带着菜的滋味都不那么香了。”

“洗干净以后你们再去吃饭就感觉,这饭更好吃了!”

“什么?”寿星爷一听这话站了起来。

洗完澡吃菜会更香?

他拉起衣袖露出手臂上的老灰,犹豫了好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向饭菜香味低头:

我做出了个违背内心的决定,洗澡,尝尝洗完了饭菜能有多香!

老汉们听了他的话后懵了。

怎么寿星爷老是背叛队伍?

寿星爷这边有解释:“我早就活够了,我都活多少年了?快去球吧,好死不死的,人气泄露了该死就死吧,反正我活的年头很长了,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怕死。”

我怕的是明明能尝到更香的饭菜结果临死之前没能尝到!

那得多遗憾!

在寿星爷眼里,人活一辈子就图个吃喝。

至于名声?他又不是干部,要什么美名啊!

浴室一开,整个生产队的风貌都有所变化,这是意外之喜,王向红很高兴。

有来参观学习的干部发现了这一点,很惊奇的说都是农民,你们队里人看着文明干净,就跟城里人一样。

这把王向红乐得合不拢嘴。

他想找王忆表扬两句但没找到。

20号,礼拜六。

王忆傍晚领着孙征南和徐横去县里了。

江南老百姓还是挺注重生活品质的,渔民们没有条件只能凑活度日,但县城里的人冬天生活就要滋润多了。

码头上有几个小摊摆放着,由此能看出自由经济在国内的逐渐复苏。

这些小摊有卖煮霜肠的、有卖牛羊杂碎的,一些看身影就知道是劳力或者水手渔民的糙汉子在小桌前喝酒畅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