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39节(1/2)

健康。

合理控制油盐更健康。

王向红想想吃队集体用的是队集体收入,分红也是队集体收入,这样是一个水库往外出水,好像影响也不会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大。

王忆拉了他一把,又低声说:“队长,你想想,咱社队企业现在收入多厉害?对吧?”

“以后办起砖窑厂还有其他的生意,收入只会更多。”

“钱多了得分红,分红多了社员们心就野了,老话说的好嘛,男人有钱就学坏!”

“所以咱们得从队集体的层面去合理利用收入,不能一个劲的给社员们发钱。”

王向红抽出烟袋嘴,默默的点点头。

给社员们家家户户建新房将是生产队最大的支出,但他合计过,生产队的收益足够支撑队集体给社员家家户户建起新房来。

如此一来等到新房建完,到时候钱还真不一定好办。

看到他被自己说动,王忆笑道:“而且,咱们队里要是办起食堂,社员们衣食住行都是生产队解决,这样是不是特别能增加社员们对大集体的认同感?”

“咱们不是想要争取先进队集体的荣誉吗?到时候别说公社和县城,就是整个翁洲市又有能比咱们更先进的村庄集体吗?”

王向红跟着笑了起来,他说道:“确实,不过那啥,我这会正在研究的就是争取先进队集体的事。”

“过去半个多月来,不断有外队的单位过来参观学习,我介绍了咱们生产队发展的经验,也虚心的向他们进行请教。”

“咱们生产队别的问题不大,主要是这个耕田问题是个大问题,太缺地了!”

提起这个他脸上的笑意便消退了。

一时之间有些惆怅。

这下子王忆没办法了。

他总不能从22年往这边带泥土吧?

但王向红自己却有想法,他说道:“实际上咱们岛上也不是说没有田地,就是田地的质量稍差,以前觉得不值得开垦。”

“这下子小雪的带鱼汛过去,咱们生产队进入渔闲时期,我琢磨着或许可以发动社员们搞个冬季开荒的活动。”

“而且咱们现在有了打地机,一些荒田泥土板结就不怕了,大不了多打它几遍的地。”

“打两遍三遍不行就打五遍六遍,还不行直接打它个十遍八遍!”

王忆说道:“这个可以,我可以找同学打听打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适合开荒用的机器,到时候买一台,这样进行辅助开荒。”

王向红如今已经被机器的能力所折服。

所以他一听王忆的话便笑逐颜开:“好啊,你去打听打听,该多少钱咱准备一下,要是还有能开荒的机器那必须买一台。”

22年的渔民最看重的东西是渔船。

因为渔船是生产工具,有了渔船就有了钱,而在那年头的中国,有了钱等于有了粮食、有了房子有了一切。

在82年不一样。

这年头的老人都经历过饿死人的年代。

他们对粮食有着刻入骨子里的偏执,哪怕是渔民也是这样,谁家里成了万元户大家伙不太羡慕,羡慕的是承包了优质农田的人家!

在王向红眼里,队里开荒出农田是比盖起房子都要重要的事!

盖房子是面子活。

有了农田那是能活下去。

两人就着蒸鱼鲞吃大饼,一边吃一边讨论岛上开荒的工作。

正好王忆下午去图书馆借地图,到时候多复印几张地图,甚至可以去22年扩印一下,到时候对着地图研究更精确。

徐横这边只吃大饼没吃鱼鲞。

他嫌鱼鲞有腥味,怕影响他在霍晓燕面前的形象——

本来他长得是高大威猛还有满肚子墨水,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到时候霍晓燕被他外形给迷住了,然后醉倒在他怀里。

到时候他必然是微微一笑要上去热吻一番,可要是吃了鱼鲞那两张嘴一对让人家吃到一嘴的鱼腥味,这算什么事!

王忆觉得这货还是挺能做梦的。

不过大炮是他在82年的左膀右臂,这货的终身大事他肯定得在意,于是就给他好好一顿捯饬。

理发、刮胡须,送他墨镜、给他羊毛衫和整套保暖内衣,这样徐横不用穿运动服,可以继续穿那身春秋装的机长制服。

这身衣服夏天冬天穿其实不合适了。

但王忆忘记给他和孙征南额外准备服装,都是给学校老师一起配了身秋装,这样今天的事提醒了他,他还得给老师准备冬装,给徐横和孙征南准备一身别样的冬装——

藏青冬色的保安冬季执勤服应该不错!

徐横对当前一身很满意了。

这家伙戴上墨镜、白帽子,戴上皮手套,王忆又给他喷了点香水:

说实话这货是衣架子,好好一捯饬、一打扮,要不是王忆取向正常,这会都忍不住要扑倒徐横了。

他们两人去码头等客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