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42节(1/2)

姚当兵左手一个袋子右手一个皮包,走的气喘吁吁:“王、王老师,你们这地方太险要了,呼呼,爬上来一趟挺费劲。”

王忆撇嘴说:“是你太废了吧?你现在身体素质很差劲,第一次来岛上的时候跟我过来拿衣服,我也没看见你这么费劲。”

姚当兵愣了愣,说道:“好像还真是。”

然后他又无奈的摇摇头:“唉,自从在侨联上班了,天天坐办公室,要不然就天天喝酒,这身体连吃带喝的垮掉了!”

王忆问道:“你上次招待乔安全的时候,不是说过要在招待了他以后就回供销公司吗?怎么还在侨联?”

他没指望姚当兵正经的回答自己。

因为他已经发现了,这个人不靠谱,说话就那么回事,不可信赖、不可深交。

姚当兵也知道自己破了承诺,但他还算坦诚的说出答案:

“王老师,我、我当时说的是气话,当然也是真的想要回供销公司,因为在侨联我就是个脏活苦活累活的,在那里被同事们排挤的不轻,也被折腾的不行。”

“可可,呵呵,”他讪笑一声继续说,“可是你帮我跟乔老板处好关系以后,这个我在呵呵、嘿嘿,我在单位里头的地位就提高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乔老板有意在咱县里投资办厂,现在我负责跟他对接工作,所以在单位不怎么受气了,也不用干脏活苦活累活了。”

王忆问道:“然后你就准备继续留在侨联了?”

姚当兵讪笑道:“我没法不留在侨联,我必须得留在侨联,上个礼拜我们单位给我转正了,现在我是侨联的编制了,正经成了国家干部。”

在供销公司是铁饭碗。

可是在侨联却是干部。

孰轻孰重,姚当兵很清楚。

王向红听到后说道:“哎呀,恭喜恭喜啊,姚当兵同志,你在侨联正式转正了?不是借调编制了?”

姚当兵欣喜的说道:“对,我转正了,不是借调了。”

他跟王向红关系挺不错,看见老队长露面立马从网兜里掏出几包香烟塞给他。

王向红一看,说道:“呀,外国烟?这不能收,这挺贵……”

“不贵不贵。”姚当兵赶紧打断他的话,“王队长你收下吧,这不是我买的,都是归国华侨扔在我们单位的,我们单位同事都往家里拿,我寻思你爱抽烟,就给你留了几盒。”

“这也是感谢你!”

他情真意切的看向王向红、看向王忆,很有感情的说:“这次我能转正,就得感谢王老师、感谢您王队长。”

“主要是感谢王老师,哈哈,王老师上次破获了那一起古巴名医行骗案,让我在单位里大出风头——啊不对,是、是立功了,我跟着立功了。”

“于是我们领导就给我特开先例,将明年的编制挪到了今年使用,给我转正了!”

王向红挺高兴的,连连祝贺他。

王忆这边兴趣寥寥。

这小子当时不信任自己,自己并不是特意去帮他,而是看不过那俩骗子的嚣张气焰。

两个骗子而已,神气什么!

王向红请姚当兵进办公室喝茶,姚当兵感叹道:“王队长呀,我这是有段时间没来,你们生产队大变样了!”

“我听说你们生产队成为了咱们市里的小康模范村?这可真是了不得,不过这也很正常,有你和王老师的领导,你们生产队肯定发展的好呀。”

王向红乐得合不拢嘴。

老队长就爱听这样的话。

姚当兵从码头开始一路夸,围着生产队夸了一圈。

侨联这地方真是锻炼人,姚当兵这张嘴算是锻炼出来了,拍起马屁、说起好听话来那是一套一套的。

寒暄之后,他把手提包打开说道:“王老师,你上次委托我帮你买几张老普洱茶饼,我找了点关系帮你买到了,你看看这些茶饼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手提包里有牛皮纸防潮,打开之后是一摞子的茶饼。

姚当兵拿出上面的一张饼给王忆看,颇有些得意的说道:“我之所以会耽误好些天才给你找到这些茶饼,主要就是因为有些茶饼很难得手,我确实是花了一些力气才买到的。”

“就拿这块茶饼来说,这茶饼是1920年代生产出来的老茶饼,叫、叫宋聘号青饼普洱茶,它的年龄比咱们俩合计起来都要年长呢!”

办公室里的教师听到这话感兴趣的凑上来。

黄有功看着这包装已经有些破烂的茶饼问道:“这是二十年代的东西?好家伙,它已经有一甲子的年龄了?这样的茶叶还能喝?不说变质不变质,它哪里还有香味呀?”

祝真学比他识货,说道:“黄老师你不懂了,普洱茶跟其他茶不一样,能放的住,甚至越老越好喝。”

“姚同志真厉害,竟然能买到二十年代的茶饼,这东西可不便宜吧?”

姚当兵见自己带来的茶饼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顿时得意了。

他摆出谦逊的姿态摆摆手说:“没什么,价格无所谓,王老师对我帮助极大,是他帮我转正了这份工作,我很感激他,他喜欢茶饼我帮他买几个是应该的。”

“说实话,这茶饼主要是难以寻觅,我是找了老同学、发动了同事们,然后才买到这款茶饼!”

王忆一听这还有二十年代的茶饼,但不知道能不能带到22年,如果能带过去应该还真是值钱。

这茶饼的包装纸上用蓝色印字,如今字迹有些模糊。

他正要仔细辨认,姚当兵又拿出两块包装于一体的茶饼,说道:“王老师你再看这两块茶饼,这应该就是你想要的东西,五几年的甲级蓝印青饼,是叫这名字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