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59节(1/2)

“这桌子真豪华啊!”

“首都大会堂宴会厅用的就是这样的桌椅吧?”

“太高档了,这得多少钱?”

王忆很低调的给他们发烟,然后用纸壳子将桌面包裹起来让他们抬上推车送去船上。

除此之外就是小车开推上水泥。

建起砖窑厂需要的水泥多,他前两天晚上用自卸三轮给弄了十吨水泥过来。

力工们用的都是独轮大木车,这车子有肩带,一次能推四五百斤的东西。

他们推动独轮大推车离开,王忆便反锁仓库大门打开时空门将黄花梨木桌椅给推进了时空屋。

又从时空屋开门,他将整套桌椅推向22年租赁的仓库。

黄花梨木桌椅全成功的进入了22年。

见此王忆开心的拍了拍桌面。

成了!

这家伙肯定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纯正黄花梨木桌椅可是好东西。

他拍了照片本想发给饶毅和袁辉,但琢磨了一下又放弃了。

算了。

大迷糊和力工们还在82年等着他,他现在没空跟22年这边的人打交道,那先把桌椅存在仓库里好了。

他把22年的仓库也给反锁上,收拾起钥匙回到82年。

82年这边货物不少。

除了水泥有十吨还有更多的粮食。

冬天粮食消耗多,王忆前几天晚上到了午夜就加班,用自卸三轮拖回来十来车足足二十吨。

而除了水泥、粮食还有火炉。

王忆买的火炉是寻常的钢铁火炉,高度六十来公分,炉膛口最宽处直径四十公分,配一口铁锅、附赠一个一氧化碳报警器。

这种钢铁火炉在82年农村是相当稀罕的东西——这年头买成品铁炉子是需要票的,而且是很难得的工业票。

所以农村常见的炉子都是用铁皮桶和泥巴、铁筷子之类自制的铁皮炉子。

铁皮炉子的热转化效率比较差,煤炭容易燃烧不完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王忆买的火炉燃烧空间充足,对煤炭利用率高,加上一氧化碳报警器这样便安全许多。

炉子都用空白纸板包裹,不怕被码头上的看到其样子,但它们带着烟囱。

一百几十座炉子加上烟囱,这样子力工们就有的忙活了。

力工们推着独轮大推车好一阵忙活,这才把所有货物给搬上了天涯三号。

王忆挨个足额结账,又给他们一人塞了两包丰收香烟,可把力工们高兴坏了。

这么痛快大方的人不多见呢!

毛小方算账的时候特意抹掉了零头,然后跟他说:“以后来了码头上找力工你喊一声,我们老乡天天在这里。”

王忆满口答应。

但他一般不会再找这些人了。

他在码头上雇佣力工会不断雇佣新人,以免被人特意的注意丙-110仓库情况。

搬运结束,王忆便开船返程。

此时已经是中午了,他在力工们搬货的时候又去22年买了些午餐,是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

大迷糊压根不管他带回来的是什么东西,只管闷着头一个劲的造,吃饱喝足抹抹嘴,缩在驾驶舱门口晒着阳光睡着了……

对他来说,人生就这么简简单单:

吃饱喝足,舒舒服服。

王忆开船先行去黄土乡。

黄土乡位置自己有码头,一切都方便,他找人去给黄中强捎了个口信,很快黄中强便从管委会大门口出来了。

船舱处最显眼的就是那一张大圆桌。

黄中强急忙找人把圆桌和椅子给抬下来,圆桌有纸板包裹看不清样子,可软包太子椅造型很时髦。

那喷漆太考究,明晃晃的照人眼;那坐垫靠垫松软有弹性,黄中强坐上去后试了试,一拍大腿笑道:“舒坦!”

三米直径大圆桌抬上码头。

他急匆匆的扒拉下纸板一看,当场倒吸一口凉气:“草,这桌子、这桌子好啊,这得多少钱?”

王忆笑道:“多少钱你不必管,反正我信守承诺,给你们送来一台时髦的旋转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