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62节(1/2)

王向红嫌弃的看了他一眼:“吃吃吃,就知道吃!”

王东方无奈的说:“爹啊,是你先说要烤红薯的。再说我也不只是就知道吃呀,我还知道打井呢,防空岛已经打起四口井来了!”

防空岛在22年已经被利用起来了,是最早被承包出去的岛屿之一,因为那地方周边海域适合搞网箱养殖。

有人生活就得有淡水、就得有水井。

王忆去22年抽空登岛看过井道位置后便在82年这边做了标记,让打井队去打了井。

他问道:“四口井都出水了?”

王东方笑道:“对,都出水了,以前防空岛挖防空洞的时候我听说就有部队上去找过水井,结果没有打出水来,还是王老师你厉害,随手画个圈就能出水。”

王忆说道:“嗯,我是神仙嘛。”

王向红说道:“我寻思着明天上午去送水泥,你去不去?去的话我等等你。”

王忆说道:“算了,我不去了吧,别等我了,我还得上课呢。”

王向红说道:“今晚也有夜校的课程是吧?行,秀芳你赶紧放上红薯,烤熟了快点吃饭,咱一家子都过去上课。”

现在队里四十岁以下的人不管男女,晚上都会去学校听课。

不多学,就是学个认字、学个算术。

算是扫盲了。

路灯已经亮起来,王忆在生产队的主岛上转了一圈之后,家家户户都烧起炉子来了。

没有煤的人家烧柴火,反正有了炉子后面用炉子蒸饭炒菜,柴火又用不上多少了。

今晚家家户户烧炉子不光是因为社员们心急,有了炉子赶紧用上,其实主要原因是入冬后家里潮气太大,这两天冷空气南下,屋子里变得又潮又冷,得赶紧生炉子去去潮气。

他又上小离岛看四组社员家里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安装情况,同时他给小爷捎带了点瓜子花生、饼干奶粉。

王真刚一个劲的摆手:“吃不上、吃不上,六子给我从沪都捎啦!”

王忆也摆手:“吃不上你分出去,小爷你烤红薯吃吧,烤红薯好吃,我先去招弟家里看看。”

黄小花两口子也把炉子烧起来了,还把铁锅刷洗之后倒了点油试着炒菜了。

很简单两个菜,大葱炒鸡蛋、红辣椒干煸豆腐,满屋子的香气。

但这已经是渔家的稀罕菜,饭桌上还摆上一个酒瓶,是黄小花给他男人打的一毛烧。

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准备吃饭,吵吵闹闹、欢欢喜喜的像过年一样。

看见王忆上门,一家子赶紧招呼他。

王忆说道:“我吃过了、吃过了,你们吃就行了。”

“喝一口吧,”黄小花的男人王东杰给王忆拿酒杯,“不过不是好酒,是一毛烧。”

王忆问道:“还喝一毛烧呀?”

王东杰笑道:“喝一毛烧还不满足?这不年不节的能喝上酒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过年我都舍不得打上半斤一毛烧!”

他母亲坐在轮椅上心满意足的说道:“跟以前那苦日子比,现在日子是泡蜜里了。看看这桌子这椅子,看看那一套套新被新褥子还有衣裳,今天家里又有了这铁炉子!”

“嗨呀,我活一辈子,没想着家里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第447章 稿酬上门来

王忆从黄小花家里出来时,已经月上柳梢头了。

他又去其他几家转了转,这些人家都在抱着热乎乎的蜜薯啃的开心。

渔家灯火透着亮,但屋顶上的烟囱没有什么炊烟,家家户户升起了火炉,今晚便不用烧锅做饭了。

用火炉里的小烤箱烤个红薯土豆出来吃便好。

后面火炉常规使用起来后更不用烧锅做饭,用铁炉带的铁锅来蒸饭又方便又省事。

夜晚寒风起,不管是队里的社员还是外队来看电视的社员都进入房间后不再出来。

于是石径两旁的路灯显得有些清冷孤寂起来。

冬天夜晚是外岛最素净的时间,海岛安安静静没什么风情,但这也是一种风情,安宁秀气的姑娘所独有的一种风情。

王忆回到主岛踏着月光往山上走,撞破了洒下的月华。

月轮升腾,迈过山岗,笼罩海上,给满山满水镀上一层银辉。

寒月照海,光泽冷艳。

水面遍挂银霜,显得空旷而淡漠,连岛屿深处的草木都变成一片洁白,此时的地上像是铺了一层令人心悸的霜。

天上亦有风景,偶尔有云彩被风吹的飘荡,抬头一看,冬夜的云彩格外白净,有种梦幻般的澄澈。

这一刻万里星河距离人世间格外近,渔家灯火更是就在身边,略带昏黄的颜色格外能温暖人心。

王忆极目远眺夜空又环顾四周,半是繁星如织,半是渔火明灭。

等他回到山顶,老师们已经吃过饭。

年轻的教师要给社员们上晚课,年纪大点的则回去热水泡脚钻被窝看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