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69节(1/2)

可猪肉炖粉条馋人,让他顾不上思索只顾得上吞口水:“二姨,多割点肥肉,我爱吃肥肉片子,香呢!”

尹桂兰心急又心疼,手里捏着钱都打哆嗦了。

王忆出门后重她笑道:“行了婶子,钱收起来,放心的割肉、放心的打酒,到时候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多买点,就照着五十块钱买,然后你不用出钱,你跟大国说一声,我说的,你今晚买东西不用出钱。”

尹桂兰疑惑的看着他,一时之间闹不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避孕药。

王忆笑道:“哎呀你就听我的,待会照着五十块钱买、放心大胆的买,不用出钱,买回来好好做一顿饭,今晚好好吃好好喝……”

“你请我们家的吗?这可不行,我俩不能收你东西了。”王祥友小心翼翼的问。

王忆说道:“不是我请的,是你们家这个小外甥请的……”

“那、那你白搭。”尹桂兰急忙说道,“王老师他没有钱,身上顶多有个三毛五毛的,还是前些日子刚来我给他钱让他去门市部买东西时候他自己克扣的。”

王忆笑道:“让我卖个关子,不过《闪闪的红星》你们俩看过不少遍吧?”

王祥友说:“那肯定了,我看过六遍,第一次在县里放的时候我就摇橹去看了。”

王忆说道:“红军队伍来到柳溪镇,打土豪分田地,赶走了恶霸地主胡汉三。”

“但后来红军被迫转移,撤离根据地。胡汉三又重新回到了柳溪,并向人民群众反攻倒算——他当时说了什么话?”

王祥友笑道:“说的是那个、那个,父老乡亲呀,我胡汉三回来了,正如今柳溪还是我胡汉三的天下。谁拿了我的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什么给我吐出来,有人欠我的帐那得一笔一笔慢慢算!”

王忆点点头:“开始算了!”

第450章 生产队设置荣誉社员

李双水很够意思,一共送过来十六条石头鱼。

王向红只捡了四条大的今晚做菜吃,剩下十多条都让人给大灶送过去了,让开膛破肚收拾干净挂起来,后面慢慢给教师们做着吃,毕竟这鱼能强肾——

王忆怀疑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不是他有疑心病,说他领着王祥友到了王向红家里的时候,听见王向红对王祥友吩咐说:“鱼肚最补,留给王老师!”

石头鱼的鱼肚确实很补,而且个大味美,是绝对的海产珍品,在22年都是广粤、港岛高端菜馆才有的高档货。

王祥友挽起袖子拎起石头鱼开始收拾起来。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石头鱼脂肪肥厚但油而不腻,拔掉毒刺后,刺皮上锅文火清蒸或熬汤就是一道好菜,味道极其鲜美。

不过要小心石头鱼的刺,有毒,宰杀时要格外小心。

这方面王祥友是行家,很麻利的将石头鱼从水中捞起来,赤手空拳就把将毒刺剪掉剥皮后下锅。

“祥友,你可要小心啊。”李双水说道。

王祥友笑道:“放心就行了,这鱼的毒没你们传的那么神神道道,这刺不拔出来直接进锅里煮,那煮熟以后也没有毒。”

李双水说道:“我不是怕毒着我们,是怕你不小心碰伤了手,给毒着你自己!”

“行,看你有数那我不说啥了,四条鱼准备做啥菜?”

王祥友痛快的说:“我们队里有自己磨的豆腐,肯定得来一个石头鱼豆腐汤。然后用炉子烧上石头,再来个双石头鱼,剩下两条一个干烧、一个粉蒸,怎么样?”

“你是厨师,你说的算。”王向红说道。

王祥友处理鱼很快。

他把石头鱼的鱼膘都额外取出来让秀芳给晒起来,说:“王老师不是稀罕鱼胶鱼肚吗?刚才队长也说了留给王老师,那就留下吧,反正鲜做也没法做。”

他又对王忆说:“这个石头鱼的鱼鳔挺好的,加工一下弄成鱼肚用来氽汤,好吃又大补,放在以前有皇帝的时候这都是要进贡的珍肴,跟鱼翅、燕窝是一伙子东西!”

四条鱼该下锅的下锅、该上炉子的上炉子。

傍晚海风吹的猛烈,炉子里的火焰燃烧的也猛烈。

王向红把配套的锅子放上了,王祥友就在这里做石头鱼豆腐汤。

四道菜里有三道很普通,只有双石头鱼王忆没有见过。

但听说过。

这个菜做法很简单却很有意思,海边多有鹅卵石,找鹅卵石洗干净了用火使劲烧,能烧到通红——

有些鹅卵石不行,烧的漆黑会有焦糊味,这种鹅卵石不能用,做双石头鱼就得用能烧红的鹅卵石。

石头鱼肉跟吃鱼生一样切片放进个铁盆里,多倒上点白酒、加上点盐,然后等一块块鹅卵石烧红之后扔进去。

鹅卵石会将水烧的沸腾,到时候酒精会挥发,鱼肉会煮熟,但之前白酒浸润鱼肉已经去除了它的腥味,所以这样就能直接吃。

吃鲜滋味。

除了这四道菜,秀芳那边也在忙活,王东方去大灶送鱼的时候顺便带了一份给壮劳力准备的菜回来。

是肉末粉条!

红彤彤的辣椒、油乎乎的粉条还有零碎的肉末,这东西下饭下酒都适合。

另外他还拎了半个猪脸和一套卤大肠,这都是王忆的杰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