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88节(1/2)

王向红说道:“就猪肉好吃?鸡肉不好吃?阳历年发鸡,一家一户发一只白羽鸡,让你们用炉子炖上一锅的土豆鸡块,不一样满口香?”

社员们听到这话笑起来。

有肥鸡吃也行!

王忆说道:“今年元旦不炖鸡了,我给你们做烧鸡,到时候一家一户发一只烧鸡!”

他的话音一落下,好几个坐在地上歇息的劳力站了起来:“啊?发烧鸡?”

“生产队去县城里买烧鸡吃吗?行啊,这可好,烧鸡最好吃了,那家伙太香了,比猪肉还香!”

学生们听说有烧鸡吃更高兴:“哦哦吃烧鸡喽,可以吃烧鸡喽……”

王向红问王忆道:“你准备从哪里弄烧鸡?真去县城买?”

“还是咱能弄到烧鸡的烤炉自己做烧鸡?”

他已经摸到王忆的办事风格了,所以听说王忆要给社员发烧鸡便猜出了他的计划。

王忆说道:“就是买烤炉自己做烧鸡!”

“我已经给我天南海北的同学打过电话写过信了,不管有什么机器,只要是咱们队里能用上的,那就可以帮我买一台找物流捎带到市里去。”

“烧鸡的烤炉不是什么珍贵东西,我托人买一台,咱队里鸡多鸭子多,到时候不光做烧鸡还要做烤鸭。”

“首都全聚德烤鸭,听说过吗?咱可以自己做烤鸭!”

社员们听着他的话顿时心潮澎湃。

烧鸡!烤鸭!

王向红也很澎湃,说道:“对,王老师在首都念了书,肯定学会了怎么做烤鸭。”

“首都的烤鸭全世界闻名,我看《人民日报》上说,外国人来了咱们国家都要尝尝全聚德烤鸭呢。”

社员们跟着说道:“咱们外岛的鸭子能做成烤鸭?这可好了,首都烤鸭就是闻名,大会堂举行国宴就有烤鸭!”

“正好王老师养了个野鸭子,那东西不下蛋不看家,这次烤着吃了算逑!”

王忆本来在笑眯眯的听,一听这话急眼了:“别,我那野鸭不能烤,那是深黄淡黄它们四个的干爹,谁烤它们干爹,它们能咬人!”

社员们听到这话当笑话。

哄堂大笑。

聊了一阵,王向红起身招呼说:“来,加把劲、鼓鼓气,把煤糕打完它,咱们就可以收工了!”

推上来烧土有的已经成堆放下了,有的则还堆放在车上。

有人上去摸起一把烧土看了看,说道:“买一吨土还要花上十几块,队长啊,这样咱们还怎么烧砖头?咱外岛啥都缺,干工厂不合算。”

王向红说道:“少说话,多干工作!”

王忆解释道:“这烧土是从内地路途迢迢运送过来的,所以很贵,咱们砖窑厂烧砖瓦用的土是从相公岛运送的,隔着近,代价小,而且土也便宜。”

他们买的烧土还是最便宜的,被铁皮四周牢牢箍围在车板上,并没有都变成细土,有的还是土黄色的土块。

土块里夹着一丝一丝的白丝,这可是上乘烧土的标志,粘性好,打成煤糕的时候可以少用点水,靠烧土就能黏出煤糕来。

打煤糕是一锹烧土、两锹煤面的比例,堆积的煤堆像打谷场上的谷堆,从堆顶挖出一个圆坑,担上两三担水灌进去,再把煤堆周边的煤面小心翼翼的盖进去。

这个过程得小心,要防止煤堆漏水,一旦漏水跑水可就不好办了——打煤糕用水同样得按比例来,漏水之后谁也不知道漏掉多少水,这样怎么补水?

一个个煤土堆里倒上水。

要等水自己渗出来,这时候才能赶紧上铁锨搅和煤土堆。

做煤糕也有模具,叫做煤糕抹子,社员们七手八脚上工忙活,将一个个煤糕做出来摆到地上有序排列。

煤糕比蜂窝煤干得快,两个晚上的风吹再加上一个白天的日晒,差不多后天就能开始烧了。

生产队打完了蜂窝煤和煤糕,剩下海上没什么活,便是集体忙活着垦荒。

王忆给划定了新农田范围,事半功倍,社员们垦荒效率变高了很多。

具体垦荒的活用不上他出手,而他又把讲课的工作分配出去,这样一时之间有空档了。

以往有空了他就往22年跑,这次不跑了,他留在82年,去时空屋把侉子偏三轮给开了出来,准备送去大众餐厅。

因为1982带鱼汛大会战的通知也送到了,就在乡村医生研讨会结束后第二天的大雪节气当天开始,到时候各船队县里码头集合。

王向红准备让王忆带队伍。

所以王忆要在最近几天把餐厅、把学校、把生产队和自己手头上的杂活都给忙活一下子,这样到时候他才能放心的带队伍去参加渔汛会战。

其中在这些杂活中,给餐厅送偏三轮算是比较重要的了。

不过去大众餐厅送车之前,王忆先开着侉子去公社跑了一趟。

他带上了一点礼物,去感谢公社的刻章师傅石德路,人家把珍藏的一枚章送给了他,他得承人情、向人家道谢。

同时,他还想着看看石德路的手艺,看看有没有雇佣必要:

石德路不光能刻章,还懂石刻、石雕之类的本领。

说起这个人,王忆还挺佩服他的,他天生的小儿麻痹,亲生父母发现他的病情后就把他给放进盆子里扔到海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