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94节(1/2)

他们都知道王忆拿松材线虫来说话是为了给黄志武和百姓生产队的劳力们解围:

“就他黄志武那个呆逼样子,他能懂什么国外的松材线虫?”

“这绝对的,黄志武要是懂松材线虫,我就把一碗松材线虫当米饭吃下去!”

“王老师真是个讲义气的人啊,跟他做朋友真好,晚上我请他吃饭。”

“嗯,有王老师这样的朋友,绝对值得骄傲,我也想跟他当朋友,就是怕人家瞧不上咱这泥腿子……”

到了上工的时候,王忆这边来面子了。

周边的班排组都不跟他们比赛了。

治安队或者连部、营部领导用话刺激他们,他们直接躺平:

“输给一排不丢人,你不看看一排谁带队,人家是王老师在带队呢!”

王忆这边领队干的热火朝天。

临近上午的时候,忽然有人跑到了他们工地来:“王忆同志、王忆同志,王忆同志在哪里?”

“请一连一排的王忆同志赶紧站出来,组织上需要你!组织上需要你的帮助!”

嘹亮的声音在工地上空飘荡。

好些人停下工好奇的张望。

这一句‘组织上需要你’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王忆捡起地上的棉衣披到身上,他擦了把汗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上防浪堤问道:“我是王忆,怎么了?是关于松材线虫……”

“你是王忆同志?太好了,赶紧跟我走。”这干部急忙拉住他手臂领着他往外走。

王忆问道:“是干什么去?跟领导汇报松材线虫的资料吗?”

这干部说道:“不用汇报了,领导已经明白松材线虫的危害了。”

“市里有新领导过来,是魏崇山领导,他让我过来请你一起协商对付松材线虫的方法!”

天上还在飘着雪,不过雪花很小了,零零散散的落在松林中,让松林更是洁白无瑕。

在这种环境下,未被遮掩的枯萎黑松就更显眼了。

此时有一队人出现在了松林里,还有人正在拿着电锯砍伐枯萎松树和周边松树送过来,几个戴眼镜的人在研究送来的松树木块。

魏崇山在这群人里,王忆过去打了个报告,魏崇山冲他招招手:

“王老师,快过来。”

王忆过去后,一名领导主动冲他伸出手:“这就是王忆同志?太感谢你了,王忆同志,感谢你为咱们市里的林业和环境工作立下一桩大功劳!”

崔青子此时在这里,他给介绍道:“这是咱们市里林业局的领导苏代。”

王忆热情的伸出双手跟领导握手,问道:“请问各位领导已经跟金陵方面……”

“我们跟他们立马取得了联系,实际上我们局里也有人了解松材线虫,去年金陵地区出现松材线虫后,我们局里有技术员特意了解了这种害虫。”苏代说道。

魏崇山说道:“现在我们遇到了难题,咱们国家对付松材线虫缺乏经验,王老师,你在这方面是有一些见解的,对吧?”

苏代说道:“对,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刚刚发生发展,疫情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当然疫区出现了跳跃式扩散态势,疫情发生基数越来越大,这不是好事。”

“咱们国家对松材线虫病防治上缺乏经验,而根据我们从金陵同行们口中得到的消息,这个疫情的防治是世界难题。”

“特别是松材线虫病去年才被监测到,咱们监测能力相对不足、检疫监管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预防、治理成效不高。”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幸亏你了解松材线虫病,并且及时的发现了这害虫的踪迹,否则,不堪设想!”

一名技术人员凝重的说道:“一点没错,咱们单位虽然去年跟着学习过松材线虫的危害,但确实没想过它会跨省出现在咱们翁洲。”

“现在是冬天,松材线虫不活跃,如果是经过这一个冬天到了明年春暖花开,那松材线虫进入活跃期,咱们的观海听涛林可就要毁了!”

这话真是没夸张。

因为在另一个时空,这片松林最终就被毁坏了。

领导和专家们给出的态度让王忆非常舒服,这样又有魏崇山的面子,王忆自然要好好表现。

他说道:“我也是凑巧了,在报纸上看过关于这种虫害的介绍,现在咱们还有时间来对付它们,希望咱们能够面对它们打出一场漂亮的遭遇战!”

魏崇山点点头:“确实是一场遭遇战,敌人虽然很小,可能力强大,我们得拿出浑身解数来对付它呀。”

“老苏,你把你们的见解说一下,现在王老师来了,咱们共同讨论一下子。”

崔青子问道:“各位领导,这里还在下雪,要不然咱们去我们的指挥部吧?”

魏崇山摆手说道:“打仗就要深入战线,如果我们当领导的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敌情,这样还怎么想着打胜仗?”

苏代说道:“好,那我说一下我们局里临时讨论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们要进行防控,金陵同行们给出的经验之一就是关于防控的。”

“我们认为,对于尚未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来说,松材线虫病是可防的;对于整片松林来讲,松材线虫病是可控的。”

魏崇山听后点点头,关心的问:“可是咱们的观海听涛林已经有害虫泛滥了,现在防控还来得及吗?”

苏代笑道:“来得及,领导,放在一片患林之中,防控工作要做的就是未受害虫侵袭要防、已经被侵袭的松树要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