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17节(1/2)

王忆赞赏的点头:“状元这个词语用的很好。”

“嗨,我那是什么忧国忧民?”王向红乐得合不拢嘴,“这是啥时候的事呀?我竟然都没有印象了——不对,仔细想想,有点印象了。”

“这是王老师你去参加渔业大会战时候的事吧?那天天气好,你们应该结束会战回来,结果一直没回来我就在山顶看你们……”

说到这里他疑惑的挠挠头,“你当时不在岛上,怎么拍的照片?”

王忆说道:“因为这是二猫拍的,不是我拍的。”

也只有老相机和胶卷才能洗出这样的古朴气质。

胶卷摄影自带滤镜。

其他社员开心的问:“王老师,箱子里都是相册吗?我家也有?”

“那我家呢?我家有没有?我想看看拍了我家啥。”

“爹你看,这还有我的照片呢,”王东方拿过相册翻去看,指着照片乐了起来,“这照片拍的也好,我当时正在勘探井位啊!”

王向红从他手里抢回相册,哼哼着说:“这是咱一家三口子的照片,肯定有你的,你着什么急?去,后面排队,准备领咱家年货。”

王忆拆开另一个大纸壳箱说:“不光是照片,还有台灯。”

“这台灯是给家里娃娃准备的,明年家家户户都要盖起新房子,需要新家具,我跟老高叔商量过了,学校给有孩子的人家都提供一张学习桌!”

人群里抽烟的王祥高乐呵呵的笑道:“王老师要提供的可不是一般的学习桌,这东西可好了,有桌子有椅子,然后桌子还带着书架。”

王忆要奖励给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二十一世纪已经流行烂了的单人木书桌,书架和桌子二合一。

这种桌椅做起来很简单,王忆给王祥高提供了图纸,另外他负责板材、油漆等材料。

学生们考试成绩好,他虽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可还是想要给学生们发个奖励。

以兹鼓励,再接再厉。

听说自己年后要有桌椅,学生们很开心。

他们还不知道这桌椅的样子,但他们还是开心。

上学后的孩子就有隐私意识了,都想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空间。

王忆掀开纸壳箱拿出相册往外发,顺便也给家里孩子发放台灯。

一个孩子一盏台灯,以后给配上一套桌椅。

所以黄小花这边高兴无比。

就她家孩子多!

王忆把她家的相册递给她,她急忙打开看,看着里面的照片忍不住的笑,笑着笑着眼睛又有些湿润。

她对左右说道:“唉,平日里觉察不出来,现在看照片看出来了,我家里日子过的真苦,这大人孩子的活得不像个样子!”

照片中有孩子有她们两口子也有她家里老人。

老人耄耋,她们两口子中年早衰,明明才三十多岁,两口子却都已经开始驼背,头上白发更是已经明目张胆。

社员们安慰她:“苦日子都熬过去了,好日子就来了。”

“给学校盖完房子,明年就开始给咱们社员盖了,到时候你家里有新房子,生产队又有分红又有奖励还有工分,日子不会再苦了。”

“不用说明年,你家里今年日子就好过多了,我看这几天就你家买年货买的狠,听说光米酒打了二十斤……”

王忆继续发放相册。

拿到相册的人家不急着去拿年货了,更不急着回家,都赶紧打开相册自习观摩里面的照片。

带在身边的孩子更是吵闹:“我要看照片、我要看看我自己!”

家长们往往会亲热的回上一个字:“滚!”

对孩子更有感情的还会加上一个字:“蛋!”

偏偏这时候不知道谁又来了一句:“现在看出咱队里娃娃的差距了,你们看,考前几的都在抱着自己的台灯呢,学习不行的在闹着看相册。”

一听这话,家长们勃然大怒,顿时开启抬脚出球的姿势。

连踢带打的把自家娃娃给带走了:“看看看,看什么?回家看书去!”

“你看看你,妈个比你姐姐考第二你考倒数第二,就是太娇惯你了,过年之前不把《寒假园地》做完了,那你过不了这个年!”

“赶紧跟我走,今晚就得学到十二点,下学期的课本都有了,给我学!”

王忆听到这些话叮嘱他们:“大家不要突然之间就给家里孩子加大负担,就跟干活一样,学习也得循序渐进……”

“比如先不要一下子学到十二点,先学到十一点就行了。而且晚上不要让孩子们熬夜,要注意利用白天时间,白天不要去玩了,家里没有活,那就学习嘛。”

“先写《寒假园地》对不对?《寒假园地》写完了就预习新学期功课,预习新学期功课累了就练毛笔字、硬笔书,写字也写累了那就出去给家里干个活,干完活一天结束了,再写一篇日记……”

王东方讪笑道:“草,咱生产队以前养牲口,也不带这么干的。”

学生们更是傻眼了。

这年没法过了!

大人们很高兴,这次的年可好过了。

一份份的年货发下去,里面从干果炒货到点心茶食再到肉和油盐酱醋茶,每家还有一条烟卷、两瓶瓶装酒,很丰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