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52节(1/2)

这也是王忆要让学生们用大黄鱼、大马鲛鱼等大鱼来做出配角的原因。

双髻鲨标本正在捕食,如果它身边没有几个可以捕食的鱼,那它的样子可就有点傻了。

学生们要求不高,或者说眼界不高,他们还没有见过正经的标本——鱼鲞咸菜可真不能称之为标本。

总之,他们傍晚看到这成品标本之后的反应很激烈,或者欢呼或者震惊或者骄傲。

正要下工的建筑队的工人都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来操场观摩,震惊不已:

“哈哟,这、这这是什么东西?哪里弄来一条大鲨鱼?”

“木头做的吧?不对,木头做的得多沉啊,靠这木架子和板凳撑不起来。”

“这是标本,里面是棉花之类的东西,做的可真好,跟活的一样,太厉害了!”

他们的反应毫无夸张之意。

这样一个鲨鱼标本确实足以震惊当代的老百姓。

王忆做这标本用上了棉花,但更重要的是关键部位都是用了固化后的泡沫,这叫树脂发泡技术。

树脂发泡后不仅重量轻,能起到很好的填充作用,而且防水防虫软硬度适中,操作性比棉花还要好。

其实整体用固化泡沫更合适,只是他怕这标本引发太大的轰动,引来市里的行家来观摩,到时候被他们发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世界上的树脂发泡泡沫,解释起来会比较麻烦。

此时这标本不算完全完工,还有眼睛的嵌入。

这用的是义眼,很简单,鲨鱼眼睛本来整体就黑漆漆的,相关义眼在水族馆的标本科里很常见。

王忆把双髻鲨的一点眼睑给剪掉,塞进了义眼,整个鲨鱼正面去看,当真是活灵活现。

难怪古人都说画龙点睛,这鲨鱼有了眼睛后威势更甚,说一句跟活的一样有些夸张,但起码像是刚死了一样。

学生们欢呼着去把消息传出去,引来下工的社员来看。

本来因为太阳落山而气温降低要回家的寿星爷等老人也来了。

这么大、这么逼真的一条大鲨鱼出现在眼前,老人们吓得腿肚子都打哆嗦:“怎么又来了一条龙王爷的鲨鱼大兵?怎么还上岸了?这是成精了?”

“我就说上次别、别弄死那个鲨鱼大兵,龙王爷肯定要怪罪的,你们看、你们看……”

“看什么看?这是个死了的,怎么又死了一个鲨鱼大兵?不吉利啊!”

他们脑子僵化而且不知道标本这回事,面对活灵活现的双髻鲨标本是肯尼迪坐敞篷车——脑洞大开,做出了各种猜测。

乱七八糟。

学生和大人们则是安倍桑街头搞演讲——心里透亮,他们当然知道这标本是怎么一回事,却没人给老人讲明,就在听他们的胡说八道,看他们的热闹。

王向红披着衣服赶过来,路上还问道:“逼真吗?真的跟你们说的一样逼真吗?”

王忆听到这话题后一时之间还真是有点说不准。

这鲨鱼好像还真是母的……

来到操场,王向红看到标本后下意识倒退一步,满脸惊骇:“好家伙,好家伙啊!太逼真了!”

他去拉住王忆问:“这是怎么做的?”

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起来:

“很简单啊,先让漏老师、孙老师和徐老师把它内脏和所有骨头肉剔除了……”

“不对,肉要剔除做鱼肉丸子,但骨头要留下一些,我看见了,留下骨头了……”

“要留下一些骨头,再用假骨头把它们给接起来,往里塞进棉花去填充起来……”

“缝好鱼皮,就跟缝衣服一样,招弟就会干……”

“这样就做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

大人们听完还真得点头说简单,可他们不好糊弄,知道这绝对不能这么简单。

鱼多不好保存他们比专家们还清楚!

他们等待着王忆发言。

王忆则拿出了跟应付学生完全不一样的说法:“组装起来简单处理起来复杂,鱼肉内脏自然要清理而且是有目的的清理,部分鱼骨保存。”

“清理鱼骨很麻烦,头部的骨头很难剔除但也要耐心的一丝不苟的全部挖出,包括头骨,上牙膛,鼻骨,鼻尖,一点也不能剩。”

“鳃裂的连接处有肉和头骨连接在一起,也要全部剔除……”

说完了去骨说脱脂:“动物脂肪会导致它的腐败所以要用百分之零点六含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脱脂,然后往里填入含有福尔马林等多种防腐剂的植物油来复染……”

他用一系列自己懂或者不懂的专业术语进行胡诌八扯,连他自己都听的不明觉厉了,更何况社员们?

别管什么学历,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明觉厉了。

王向红倒是不太关心这标本怎么做出来的,他关心的是王忆还能不能做了。

王忆说:“能,不过挺麻烦的,还得托人买各种材料。”

王向红说道:“咱们队集体出钱吧,我想着做几个其他大鱼的标本,到时候新学校落成,咱们学城里学校弄一个展览室啥的,怎么样?”

王忆说道:“学校不需要吧?我是想着把标本交给咱们生产队来着,比如在码头下修建个标本间,当做咱们生产队的地标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