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80节(1/2)

此言一出,旅游公司众人欢欣鼓舞。

叶长安和齐敏发展旅游业的想法便是跟国家的导向有关。

现在国家和江南省都在评选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额紧张,福海未必能选上,但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名额却大有机会。

特别是如今还有领导要帮他们出力,这样机会可就更大了。

此次旅游招待行动非常成功。

王忆没有跟队到最后,因为4月5号是清明节,他得回岛上参加清明节祭奠活动。

当天学生们与去年一样列队,但今年学生情况与去年已经完全不一样。

衣衫整齐,浑身干净,富有朝气,信心十足。

这已经是一群出色的小学生了!

王忆大感欣慰。

自己过去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天涯岛变化真的很大。

穿着校服的学生们胸口依然别上了小白花,去年也是如此。

但去年的小花是他们家里老人折的,今年的却是他们自己折好的。

去年的清明节阴云密布,今年的清明节却是蓝天白云,晴空一片。

学生们都理了发,头发黑润润有光泽,在没有跳蚤虱子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们排着队伍走向天涯岛的东山,王状元领队唱了起来: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革命的英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

“我们要拥护共青团,准备着参加共青团,我们全体要努力学习和锻炼,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战斗在世界革命,最前线!”

蜿蜒的队伍走上东山,很多社员已经来了,王向红正在英烈碑前上香烧纸。

另外小爷王真刚也来了。

他少见的穿上了自己的军装,手里端着一顶旧军帽。

去年他提前自己来祭奠了老战友,今年他跟随社员们一起来参加祭奠活动。

老爷子平静的站在墓碑前。

他放眼看向墓碑后那一排苍劲巍峨的古松,目光恍惚之间,他依稀看到了一张张年轻粗糙的面孔。

都认识,但多数印象不深。

因为他没有参加海上武工队,他很早参加了革命,离开家乡追随队伍去长征、去作战,去解放全中国。

所以他没有与这些乡亲并肩作战,可是这不妨碍他对大家伙的尊重和怀念。

正如领袖同志在英雄纪念碑碑文上所说: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今年没有记者再来采访。

可岛上已经有十多台相机,所以依然有人拍照,而且拍的照片还不少。

王忆照常代表全岛社员进行发言,然后照常是新一批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少先队员们宣誓,纷纷上前献出自己折叠的小白花,最终列队离去。

社员们也断断续续离开。

王向红留到了最后。

他坐在墓碑前给烈士整理花圈,感叹道:“叔伯兄弟们,你们在地下安心吧,咱王家现在可好了……”

“岛上家家户户都有电灯啦,大全哥曾经问咱什么时候能有机动船,咱队里现在的中大型渔船全改成机动船啦……”

“当时咱飘在海上,多少弟兄从生到死吃不上一碗白米饭白面大馒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都有了,还有肥猪肉,什么都有啦……”

“国家很好,国泰民安啊!咱们海上武工队同志们的血汗没有白流,你们放心的去啊!”

海风吹动花圈上的纸花‘哧啦哧啦’作响,恍若是一群汉子在说笑;立在英烈碑两侧的招魂幡摇曳,如同是英烈们挥手作别。

王向红在碑前沉坐良久,直到午饭在即,他拍拍屁股站起来,从腰上摘下酒壶喝了一口又往地上倒酒,这才默默离去。

山顶的工程进展很快,教学楼、办公楼马上要封顶。

但王忆是按照现代化校园布局来规划的,所以后面还有其他的功能化建筑:

食堂、实验楼、仓库、操场、宿舍……

哪怕山顶盖楼无需打地基,哪怕这年代的楼房不用装修,可盖起这么一座校区还是得要一年时间。

并且耗费大量资金。

还好社队企业生意红火,说一句日进斗金不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