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2)

符氏轻轻摸了摸耳鬓的发梢,好像生怕自己的形象有损似的,又轻轻掩住嘴笑道:“臣妾不是敢笑官家,而是笑李璟……春秋时,人家越国想励精图治,那是卧薪尝胆不吭声,哪有还没准备好就到处嚷嚷的?还嚷了好多年哩,您看南唐打过来了么?

要臣妾这点见识看的话,李璟唯一的机会在(后)晋朝被契丹人灭国之时,那时契丹退走,中原无主。李璟要是能率兵北上各地节镇哪能不投?(北)汉高祖见南唐国北上,还敢不敢在河东称帝还两说;就算敢了,南唐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到中原再拉拢各种节镇,对汉高祖的胜算还是挺大的。

中原无主这样的良机他都抓不住,后面那些人叛乱哪像成大器的,叫什么机会?现在大周在官家的治下君明臣贤,南唐不足为患。”

柴荣听得频频点头,叹了一气,沉声道:“先父皇驾崩时,先叮嘱我,魏仁浦勿使离枢密院……”他说到这里便闭口不言。

符氏听得奇怪,这句话明明还有下半句,然后才能接上刚才的话题……比如夸自己两句,说有见识之类的。但官家就此打住,她也不好追问,心下也暗自叹了一口气,心道:难道后面半句是先皇的遗嘱,让官家立自己为后,然后辅佐官家?

她小声说道:“唐末以后,常常开国皇帝一驾崩,后继者便难以为继;先皇是担忧官家。但官家是一代明君,高平一战,你已稳如泰山,现在才过去一年半,便可以告慰先皇之灵了。”

柴荣伤感道:“先父谆谆教诲,如在耳际。”

过得一会儿,他又重新把岔开的话题说回了刚才,都是些公事。让符氏微微有些失落,她有种感觉,总觉得和官家之间好像是君臣,而不是夫妻,总是少了点什么。符氏暗忖:做妇人真不易,既要以见识和临危不惧的气度让先皇赏识,又要花细致的心思去得到官家的宠爱。

她依然保持着高贵优雅的气质,并不想学后宫一些卑贱的妇人,撒娇不讲理在男人面前邀宠,实在做不出来……只不过在官家面前,她已经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温柔可亲了。

柴荣说道:“南唐主虽不似成大事之君,但地广人多、兵多将广,在我腹背仍旧是一大威胁。必须先除其爪牙!”

符氏听罢忙问:“官家又要御驾亲征吗?”

柴荣毫不犹豫地点头。南唐这种国家,调兵到淮南又近,和蜀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柴荣不认为可以像取秦凤成阶四州那样,派个一万八千兵马,联合就近的节镇就能把战事摆平。攻南唐,必定要演变成更大规模的战役,精兵尽出,大兵权必须在自己手里。

符氏趁机说道:“让臣妾陪官家一起去罢。”

柴荣道:“我是去打仗,皇后去作甚?”

符氏终于顾不得脸面了,娇声幽怨地说:“去年官家去打东汉(北汉),臣妾在宫中每日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只能日日吃斋念佛为官家祈愿,真是太磨人了……”

她倒是没说假话,当时真的很担心。正如她之前所言,五代以来,皇二代很不好当;如果高平之战柴荣不幸没打赢,那真不知道东京会发生什么事了。符氏之前嫁过李守贞之子,才没多久就被灭门,又嫁柴荣,难道又要在乱兵之中靠侥幸求活?

她继续说道:“这次官家出征,臣妾要一起去!臣妾可以照料官家的起居,说不定还能替你出出主意;在官家烦闷的时候,臣妾也能陪着说说话,你就让臣妾去嘛……”

“到时再说。”柴荣见符氏一心央求,平素都很少拒绝她的要求,一时不忍拒绝。

符氏忙道:“官家何时出征?”

柴荣道:“正在和大臣商议。原本是打算在今年底趁淮河水浅出兵,但没料到攻蜀如此迅速,眼下看来就可以出征了……朝中还有些不同说法,有人说应该趁水浅好渡河;但也有人说南唐国每年例行‘把浅’,冬天一来就要派重兵驻守淮河,反而不好动手,夏季出兵能出其不意,迅速突破淮河一线。”

“冬天好冷,既然官家已经决定了,趁早更好。蜀军新败损失惨重,如今闻风丧胆,必不敢擅动;南唐派出去海船,但北汉契丹这个时候恐怕都没有心思也没力气。”符氏似乎很着急。

……

蜀国上下确实很害怕。孟昶已经几次调重兵去剑门关等地层层设防了。

孟昶在宫中,显得有点心神不宁,今天本来是很有意思的一天,但他心不在焉的。正值五月初,是给后宫美女们发钱的日子,以往孟昶这时候都瞪大眼睛,仔细瞧各种美女的好处。但今天他悻悻的没什么兴趣。

宦官正在念名字,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个穿上最漂亮衣裳的美人从孟昶的塌前走过,然后领钱谢恩。每个佳人都有被皇帝欣赏的机会。

从早上就开始念,已经念道了中午,走过了无数的美人。孟昶一个都没看清。这时宫女叫他去用午膳了,他便叫宦官继续发钱,再也没心情瞧。

花蕊夫人见他心情不好,亲手调制了清淡的素菜。她背对这孟昶还在精心调制最后一道菜,身上的衣衫轻薄,身材婀娜。

这时便听得她柔软的声音好言劝道:“天下兵祸凶凶,‘中国’连年兴兵,我们大蜀虽然有重山叠嶂屏护,终不能独善……那些女子耗费很多,却不能替皇上分忧解难。秦、凤诸州失利,皇上何不趁现在就选贤任能、整顿禁军,励精图治?”

孟昶道:“现在没有机会,秦、凤也失了,等待时机,中国混战时才能进取中原。”

花蕊夫人头也不回地说:“不能成就霸业,至少要能自保。秦凤成阶四州,一个月都不到就丢完了,若是‘中国’真要强攻,却不知如何……”

孟昶听了,心中也愈发害怕,焦头烂额。片刻后他又生气道:“周朝上下就是一些贼子乱兵,要朕称臣绝办不到,朕这就征调将士,举国备战,看他能把朕怎样!”

卷二

第八十九章 淮南

周朝东京作了一些准备……实际上准备从去年晋阳之战回来时,早就已经开始了;今年初攻蜀也只是一个前奏,甚至也只算这一次大战的一个前期准备。

向训最先被招回京;韩通出任京城内外部巡检。吴越国使臣返回南方,带走了周朝的诏书,让吴越国整军备战,一起攻击南唐国;又派使臣诏令南平国(荆南)调兵参战。

五月中旬,周朝皇帝决定对南唐国开战。派宰相李谷先行,授淮南前军行营都部署、兼任庐州寿州知州;韩令坤、史彦超等十几个武将侍卫马步军数军随从。十天后,柴荣在金祥殿设宴为向回朝的向训庆功,厚赏了袭衣、金带、银器、缯帛、鞍勒马。然后以向训为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并权点侍卫司。任命王朴、韩通为副,留守东京。

五月底,柴荣听李谷禀报,周军已在淮水架设浮桥渡过淮水,史彦超前锋出击在寿州城下击溃南唐军数千,进围寿州。柴荣便诏令部署诸路节度使兵马出动;自率殿前司精兵出东京,各地军队向淮南浩浩荡荡进发,动员兵力民壮数十万计。

寿州成为了周军突破淮河防线的口子,正在淮河中部,位于东京东南面。柴荣派人催促李谷攻城,欲进占寿州作为进攻淮南大军的立足点。

符氏如愿以偿随军出发。她乘坐的是一驾四匹马驱动的大马车,宽敞的马车能减少一些颠簸,道路也比较平坦;但天气很热,太阳直晒车顶,马车里封闭的空间像是蒸笼一样。

她时不时叫女官敞开车帘透气,帘子拉开,她也能从马车里看到外面的浩大景象。周军马步在平原上行进,原野中好几条大路一起排满了军队,连绵的尘雾蔽空,人们就像是举国在迁徙一样。

符氏的心思也因这样壮观的景象转移到了大事上,心里一阵寻思,回忆起对宰相李谷的一些印象,心道:让李谷统率前锋诸军,还不如让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李重进去。她想了想,又打消了向官家进言的念头,谁知道官家心里怎么琢磨李重进呢?

忽然心里一阵反胃的感觉涌上来,符氏回过神,一阵干呕,旁边的穆尚宫急忙拿白手绢接在符氏的嘴下面。符氏伸手把手绢拿过来,捂住自己的口,脸色已变得惨白。

穆尚宫惊道:“皇后娘娘,您不要紧吧?奴婢马上通知曹泰去给你找郎中。”

“且慢。”符氏一把拽住穆尚宫,颦眉道,“我自己要求随军出征的,坐在这舒适的马车里都受不了的话,还出来作甚?”

穆尚宫道:“您本来就不用出来,官家是绝世明君,一定能打赢南唐过,娘娘不必担心的。”

符氏摇摇头,声音里带着疲惫的感觉,“外面那些将士,在烈日下步行都不言苦,你不要一惊一乍的。”

穆尚宫关切地注视着皇后,皇后的样子确实是很娇气,略尖的下颔更让她的模样增添了几分天然的秀气,看起来弱不禁风。她平时在宫里都是舒舒服服的,跟着出征真是受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