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1/2)

“唉,福生呀!”

“是,阿爷,我错了。”

马老太不让三儿认错,宋福生推开他娘,走到宋里正的车前,看见老爷子头上磕的全是血,血上面还沾着泥土,心更是软了软:“往后,我下什么命令前先想着,咱是二百多条命。”

老爷子忽然哭的鼻涕都出来了,抹着眼睛十分脆弱道:“那你快让大伙赶路,别去么镇里看病,他们都听你的。福生,阿爷后怕,阿爷现在也害怕他们追来,咱还拿了人官印,咱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大家伙一听,也都看向宋福生,他们不追来吧。

这回宋福生十分肯定道:“不能,走,赶路,别在这说了。”

为什么如此肯定。

在宋福生看来,那位平郡王,就和现代大领导去下面省市视察是一个意思。

最上面二三把手去下面各省市路过,路过顺便巡查,各省市知道了信儿,那一个个都提前准备很久。

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告诉领导,您放心,您看我们省市发展的多好,欣欣向荣。就这关键时期,犯罪率都降低,一切不好的事情全部压住,等走了再收拾。

同理,古代也一样,因为当官的艺术是相通的,别说他们没真犯罪,就是真的贼寇,估计这时候那位县太爷也会粉饰太平,恨不得他们赶紧离开,恨不得帮他们脱罪说,他们不是贼寇。

只有自己治理的地方太平,才能勉为其难被叫做政绩。

平郡王得在那县里吃饭吧?路过也得路过一会儿吧?那位县太爷送走平郡王,兴奋也得兴奋一宿吧?再说那位告状的吴头已经被堵住嘴带走了,等县太爷想起他审问两句时,他们这伙人早就到了奉天城。

宋福生问钱佩英,你没事儿吧?流那些血,一会儿我给你喂上两片药。不过,我怎么瞅你还行呢?

钱佩英小声告诉他,我本来就还行,我进那里了。

“恩?”

钱佩英瞟了眼米寿,然后紧着冲宋福生挤咕眼睛。

宋茯苓在旁边走,也跟着瞪大眼睛:原来手受伤,就都能进空间啊?那娘,你啥技能啊?

不道啊。

着急出来,没细品,等会儿找机会再进去品品。

仨人打着哑语赶路。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三更(为月票1050张+)

沈水镇,城门口。

宋福生一脸诚恳和守城衙役好顿说,说让我们逗留吧,俺们不乱走,我们的目的是为看病。你瞅瞅这老的老小的小,好多受伤的。

守城门的衙役官望着这伙人,问你们怎么是受伤的?是不是路上没吃食抢别人的了?

这怎么可能,怎敢。

别人不抢他们就不错了。

衙役嗤了一声,瞧你们造的那个样吧,谁抢你们。

宋福生说,官爷您得信我。随后指向瘫在车上的松子袋子,有的袋子已经被扎坏,松子袋子上虽然被盖着破布,但是从袋子里也漏出不少,手推车上有散落的,一眼就能看到。说是打这个摔的。

守城门的衙役真没想到,这伙人造的不像样,还真有些货。

微皱眉,在思考。

宋福生发现有门,知道人家顾虑的是他们像丐帮。

别看是丐帮,啥帮它一旦成为帮了,人数众多,也会被定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他们还是难民出身,外地来的,不是本地人。

继续游说道:

“官爷,您看这都几时了,我们就是看完病马上出城,夜黑前,路上也找不到客栈落脚,就让我们在镇里对付一宿吧,真不会给您添麻烦。

就是出去买饭食,您放心,我们也不会一帮人出去走,只寻两个老实巴交的去买。

你看我们有这么多松子,真不会干出来半夜出去抢谁偷谁的事,饿了大不了吃松子是不是?”

是啊,这都几点了。

衙役心想:你们要是再晚来会儿,我们就要关城门了,只剩城楼上守值夜的,无战事无特殊情况,这一宿城门就不会再打开,连他都要下班了。

而衙役所担心的,正是宋福生猜到的那些。

看宋福生一脸老实,后面也真是老人孩子一堆,说的头头是道,终是点了点头:“不准乱走,夜里真急用什么出去寻买,也只准两三个人出去。明日卯时务必离开。”

宋福生给人家抓了一大把松子,说官爷辛苦辛苦。

进了镇,高屠户力荐宋茯苓,让去寻人打听哪里有便宜又看的好的医馆,最好地方大,还能顺便让他们对付一宿的。免得还要再花钱住宿。

“高爷爷,那位官爷不是告诉咱了吗?”

“那是药堂,药堂多贵。就咱老家那地方,以前镇里就有我说的那种医馆,祖传的,爷俩开的,反正你问问去,问问怕什么滴。”

宋茯苓觉得她问不问也完不成这任务,哪有想花少钱看好病,还带蹭宿的啊?搁楼下网吧包宿,认识还得花钱呢。

高屠户振振有词:“老天爷稀罕你,我算是看明白了,老天爷也稀罕米寿,米寿小,就是说不明白话。”

什么运气好,都快倒霉透顶了,最多她沟通能力还成而已。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宋茯苓头回怀疑,难道老天爷对她还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