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1/2)

老隋望着这几个一个劲儿冲他点头的村民,放下手里的炉钩子,示意大伙坐。

“任家村的?还别说,那里我有个兄弟在,我兄弟他叫?”

“我说大兄弟,多少日子没见,怎不知道过来溜达溜达,近日在发哪方面的财。”老隋摊子旁边的皮货商,和宋福生打招呼道。

说话时还瞄了眼几个爬犁上的皮子。

“王哥,出去吃饭啊,我这一天,发啥财,家里一堆活计。”

听到宋福生的动静,老隋笑了,不扛嘀咕呀,说曹操曹操就到。

急忙带小跑推开木屋门,“老弟,正提你呐。”

“提我啥,隋哥,这几个是我家里的兄弟,那几个小子也不知你还有印象没。”

“有印象,尤其那俩,大高个,”指向大郎和铁头。

老隋不停摆手:“都进来,进屋喝水唠。都几日没来了,还非得我捎信才来,你呀你。”

宋福生就笑,正要弯腰拿皮子,宋富贵心细,拽了拽他衣角,让看旁边停的三台牛车。

宋福生微挑了挑眉:这么巧吗?

任家村那几个人寻的皮货商是老隋?

所以在进屋的时候,任家村的几名代表,脸上的表情要比宋福生他们惊讶,也比宋福生他们精彩。

老隋还问呐:“认识不,说是你们村的,对了,这就是我兄弟,宋福生。”

后来,也不知怎么整的,谈着谈着,小地主家的二女婿表姨家大儿子的舅兄,说话没咋好使。

人家老隋说了,狼皮是好,但是你得遇到认这个东西的人。

他认,就值钱,不认,它就是块普通皮子罢了。

富贵人,人家穿狐裘。

狼皮不好就不好在沾些邪性,有的人不敢穿。

而且,你们是一气卖小五十张皮子,他这全收了,一时要是卖不出去,他不压银钱吗?你们去药堂,也就至多至多给你们二两半银信不信?他给三两已经很不错。

二女婿表姨家大儿子的舅兄:“隋哥,再给点添头。”

“添不了啥,我这都是看面子收这些。”

宋福生想了想,插话道:“隋哥,不瞒你说,他们也是在给村里办事。要是能添点就添点,大老远来的。”

隋哥咬了咬牙:“那就三两一钱。真的,我这纯是为我兄弟面子,头回跟我张嘴,看在你们和他是一个村的。”

任族长三儿子:“是是是,俺们不仅一个村的,关系也近,福生兄弟跟俺爹关系可好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二更

任家村的人先走了。

他们本来不想走,想等宋福生他们一起回来着。

因为实在是好奇虎皮和熊皮价格。

关于虎和熊,对于任家村人来讲,这里还有个插曲。

之前,村里人不是没讨论过。

甚至有个别村民说过那话:“咱们出肉出菜,出米出面,连咸盐大酱也是咱们出,打狼队打回的熊和虎凭啥给那伙人?还给他们三口大野猪,听说有一头恨不得上千斤。”

村里心里有数的人,听到这话就绕远走,装没听着。

你说凭啥。

打狼队,凭啥打回来五十多只近六十只狼给了村里?大野猪又给了村里四头,人家能不能全带走?

咱管不了那些贪心嚼不烂的,咱知足,不跟着瞎掺和。而且咱和河对岸那些人真得和气些,往后好好处。

但是一个大村里,它总会有些心里没数的,跟着起哄架秧子的,占小便宜没够的。

这种人会想着,要是熊皮和虎皮也归了村里,村里各家分得银钱能更多,要是那三口大野猪也给他们,村里各家分得肉也更多。

慢慢的,从耿良他们走了后,这种声音就冒出来了,从自家开始向外蔓延,三五一串,在村里两手插暖袖子互相嘀咕。

任族长第一时间听到的时候,就想去任公信家掐架。

他认为又是任公信在兴风作浪。

但是打听了一番后,听说任公信这回病的有些严重,他二儿子任子玖从耿副尉带兵进村之后,也一直眯着,似乎是又使唤人去给任子苼送信了,并没有出家门。三儿子任子傲更是压根就没在家。

所以,任公信、任子玖从中挑拨的说法,并不成立。

得到这个结论时,任族长有那么一瞬心很累。

这说明啥,说明之前他对村民们说的那一大堆话,说咱们要活的有人情味,对于有些人来讲,没用。

有些人就惦记眼前的那点东西。

他很失望。

失望过后,任族长选择镇压,且用大白话提点提点那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