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1/2)

一大口馍夹肉,又呼噜噜一大口白菜豆腐汤,夹块萝卜条塞嘴里。

早就吃冒汗了。

将辣椒油放在汤里真霸道,干吃辣椒油里的辣椒嚼起来也香。

这已经是他吃的第三个馒头。

阿爷还寻思呢,这咋整,赶紧再做一顿饭吧,筐笼里只够顺子一人吃的。

而顺子还带着两位赶车的小厮。

顺子端起饭碗又一大口汤,摆手道:“不用管那俩人,他们是吃过来的,就我没吃。”

米寿推开了屋们。

“呦,米寿小少爷,顺子给你问安啊?”

米寿凑到顺子身边:“小将军哥哥真就没叫我去吗?”

“你会,全都做,都会?”

“那倒没,姐姐让粘么就粘么。”

“那就不能够了,这回是忙正事儿。不过,我家少爷有说,下次的,哈?他啊,很是惦记你。”

顺子撒谎骗小孩,哪有问啊,他家少爷听说是看了一宿话本子。

倒是阿爷有仔细地问问,为何让胖丫去,那个桌子是胖丫二伯做的。

顺子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用极其小的声音告诉:“您老以为是桌?是路线,您老将耳朵凑过来,是……”

阿爷恍然大悟,嗳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顺子也从和米寿、和阿爷的对话中,这回清清楚楚的了解到:别说其他人了,就是宋福生也不会做,因为宋福生压根儿就没参与,这回,他可有话怼宋福生了,有理由不让跟着去了。

到时他就说:我们家少爷本是想请宋福生你的,可你家老太太他们都说了,你不会,没办法,少爷才退而求其次请你女儿出面。

想的够多,可惜没用上。

宋福生只过问他关心的几个点,就提出让四壮跟着去。压根就没说自个想跟着。

一副很放心的样子。

其实他背地里对四壮是这么说的:

“我得在家剪辣椒,等会儿还有人来取货送钱,你跟着。

到了城里,在点心店停一下,让宝珠跟在茯苓身边。

宝珠起不起作用也要用她,她知道在大家里怎么说话做事,也只有她既晓得这些,又和咱们有些人情,能用些心提醒。

当然,要是感觉不太对,四壮你就配合茯苓麻溜家来。茯苓心里有数,以她心里痛快为主,不高兴你们就回来,后果不用想。

大不了,到时我就说你不会说话,没听懂主子意思,往你身上扯,他们也不会太怪罪。”

四壮本是踌躇的,不喜欢和小小姐单独在一起。

但是一听到有宝珠,不但痛快点头,还伸手管宋福生罕见的要了钱。还要了不少。

当时宋福生还纳闷呢,这小子要那么多钱作甚。

给半两不够,还伸手要。

车看起来很普通,连拉车的马也只有两匹,还是一红一黑马。

俗气的车厢外表。

连宋福生都没想到里面大相径庭,只觉得这车厢挺大。

路上,宋茯苓用绣鞋踩着拉毛地毯,靠在软乎乎的靠垫上,在车厢里研究各种小机关,竟然能支起小桌。

能泡茶,能写字。

还有书箱和笔筒,里面摆放整齐的书籍。

就在宋茯苓弯腰要拿本书看看时,忽然发现坐位底下有个小壶,正冲她发出金灿灿的亮光。

她拿起来,敲了敲,噢,不是金子做的,好像是铜?可是怎么这么闪。

闻了闻,也不是酒壶。

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

宋茯苓不知道的是,那是陆畔在车上方便用的夜壶。

胡同里只有一家,匾上俩字:“泽园”。

宝珠先下车,像扶住曾经的陆三小姐一样,小心翼翼扶着宋茯苓下了马车。

在顺子正要叩门时,两扇大门忽然被人从里面打开。

陆畔一身蓝衣,出现在宋茯苓的眼前。

宋茯苓的斗篷帽子恰好被一股疾风吹掉,露出了她整张脸。

看见蓝,宋茯苓第一反应是:我老娘,早上才说完,我就差蓝色了。得,结果陆少爷你一身蓝,咱俩凑一起就不止是信号灯,咱俩是调色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