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节(1/2)

针,是源于读《黄帝内经》九针之二,用那里教的才自制出针。

又因为读过《周礼》中所记载的“疡医”,肿疡、溃疡、刀伤、骨折,利用刀、剪、针线缝合,切除取出弄物,放血,切开脓肿及划痕……

“真的不会看病。”

可难为死宋福生,这几人非扯着他让去给看病。

这不扯呢嘛。

他有一天会算命都不带会看病的。

“啊,对,要说不同,是我有酒精棉,能在缝合前擦擦针,也能给伤口擦一擦,要不然你给这个用完针再给那个接着用,那不完了嘛。”

酒精棉?

几位医官接过宋福生递给的酒精棉又闻又嗅的,就差往嘴里塞了。

陆畔皱眉问道:“只这个,就会差很多吗?”

那你觉得呢。

陆畔又问:“什么叫酒精,是您制的?”

我?

别再以后给搬来酒让现场制作,那可不会,可比蒸馏海水麻烦多了。

在线等,要不要说实话,挺急的。

宋福生说了实话:“我家你、你妹妹,茯苓,制的。她姥爷不就是酿酒的嘛。”这都可查,不信你查。统一那天都不怕。

在这个基础上,制的。

第五百三十章 到啥咱都要自娱自乐(祝书友们元宵节快乐)

陆畔看向几位医官。

等待他们说:“回头,那要让令爱教教啊”。

几位医官却没说这话。

拽着宋福生:“先生,随我们去看看吧。”

陆畔选人一向不看出身和师从谁家,只看有没有真本事,做事务不务实。

这几位医官心里自然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只顾对有“真本事”的宋福生求贤若渴。

倒是赶到的顺子,才听了几耳朵,就一脸郑重的对陆畔说:

“少爷,如果小小的酒精棉真能起到这么大作用。

这不止是众位将领之福,众位兵卒之福,往后也是万民之福的大事啊。

顺子斗胆谏言,回头,少爷,您要向茯苓姑娘请教一番,不要看人家是位姑娘家,就止步不前。

少爷,是顺子冒失了。”

陆畔点头:不,你没冒失,此话有理。

宋福生一边随几位医官离开,一边听到这话扭头道:“没事儿,我回去就学,赶明我教你们。”

顺子急忙看陆畔。

走挺远,主仆二人,还能听到宋福生对几位医官掰扯:

“有用眼下也没招,没有酒没有棉,我去看也白扯,我将剩下的这点儿都给你们还不行嘛?”

这怎么就信着让他看病了呢。

将军大帐。

幕僚和副将都聚集在这里。

当陆畔打开两封带血的信件,还没等商议,大家就先沉默了一瞬。

昨天粮食到,太饿了,只顾高兴和填饱肚皮了。

今日才会后怕,才会想多。

才真正的意识到,宋福生他们那伙人对于陆家军来讲的意义是什么。

而且本是一帮普通的老百姓,打赢了截获炮弹截获粮草,这个吧,也还能说得过去。竟然还知道要截获信件。

甚至为了得到信,还有人为此丢命。

那信上的血迹就是丢命之人的血。

这个军事素养啊,不一般。

方校尉忽然道:“禀将军,听将士们说,先生教的煮水办法,蒸出了盐。”

好些位将领齐齐好奇问道:“啥,盐?”

要知道晒盐需要盐田地,从置盐田亩地到晒制需要很久的,就这么煮一煮就出来啦?

“是,据说先生管这种方式叫蒸馏,让将士们将盐沫刮下来收集,并嘱咐不到万不得已缺盐时不要实用,里面掺有大量杂物,需要再分离筛制才能入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