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节(1/2)

偏心眼,纯偏心眼,还哭,想胖丫哭过。

没控制住脾气:“娘,我早就不那样了好嘛,您老至于给我单拎出来说嘛,还当着这些要饭丫鬟的面前,让这些新来的怎么想。”

宋福喜用膝盖顶朱氏屁股:“娘才说你一句,你就顶八句。快走,别挡在门口,我这要背不动了,”俩闺女和金宝的被褥都在他身上扛着。

朱氏向前一个踉跄。

讨厌,先是你娘下我面子,你又下我脸。

宋福喜,我怀疑你日子过好有变心的兆头。

咱都不晓得朱氏是怎么从这个话题扯到变心的话题上的,腋下夹着脸盆脚盆一路嘟嘟囔囔,宋福喜扭头气道:“不能,你将心放肚里吧,我娘不能让。”

“那要是能让,你就休我呗?”

大伯哥宋福财和媳妇何氏对视一眼,咋的啦?

何氏笑着摇了摇头,可能是想听老二说:“我不休,我稀罕你”的话呗,但老二就是不说。一个不说,一个就找茬磨叨。

你说都多大岁数了,谁家能活的像老三家似的?

何氏认为:二弟妹纯属吃饱了撑的,有时不挨揍像浑身刺挠。

马老太家。

一排排姑娘将头发放在盆里,正在洗头发。

王婆子她们几个老太太登场,训话道:

“给那大脖子用手搓一搓,你瞅瞅那都能搓出泥条。”

“洗完领篦子木梳,互相给通发,互相给抹虱子药。”

第七百二十三章 微风轻送心吹动(两章合一)

宋茯苓教家里孩子们背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有一阵,家里的孩子们就是唱念着这个,上山捡柴、下河淘气,帮大人干活。

老太太们对收留的乞讨姑娘们说:“按照年纪大小,站好。”

二十四位姑娘披着一头湿发,急忙小声探讨谁大谁小站好位置。

葛二妞对打头的姑娘道:“你就叫立春。”

“谢老太太赐名。”

“你叫惊蛰,你叫清明,立夏,芒种。”

王婆子望着面前个头娇小瘦巴巴的女孩,“你没站错位置嘛,没有?那好吧,你从今往后就叫小暑。”

又给其他姑娘们随着走随着起名:“立秋,白露,寒霜,立冬。”

田喜发的老娘也告诉她面前的姑娘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

当马老太与宋阿爷将心中所想沟通完赶到点心房时,新来的这批姑娘们已经换好了各家给凑的旧衣裳。

虽然有补丁,但是干干净净,比她们以前穿的好太多。

这些孩子再不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无家可归。

王婆子她们不仅将姑娘们的名字和穿着给安排的利利索索,而且还在马老太进屋时,抬过一张椅子,热茶也泡好,让马老太坐下端着茶碗训话。

马老太坐在最前方,撇了撇茶叶沫子。

她抬眼先看了眼李秀、大儿媳、二丫她们这些大师傅,然后才看向二十四位姑娘们说:

“学徒要有学徒的规矩。

当师父的将手艺不藏私的传给你们,你们要有所回报。

三年。

三年内,你们无论身在何方,挣了多少银钱,都要归于我,和咱们点心创始人胖丫,以及你们各自的师父。

谁的徒弟做的好,做的多,就代表哪个师父挣的也多。”

大师傅们心中一片火热。

本来还担心是抢饭碗的,原来是给她们鼓荷包的。

马老太抿了口茶,她就知道是这样。

不下猛药,怕这些大师傅们不用心教。

有几个是她胖丫的人品。

她的胖丫,才是真真正正心肠干净、没心没肺、不求回报的好孩子。

“丫鬟们也不要灰心,是三年没有工钱拿。

但是,听好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