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节(1/2)

按照现代时间算,晚上都七点多钟了,钱佩英才带着闺女和一帮男娃子从山货站向家走。

米寿,金宝,二郎,蒜苗子,还有另两位节气姑娘的弟弟早就入学啦。

这六个孩子,晚上下学堂就背书包去找钱佩英。

钱掌柜给他们做饭啊,做的好吃。

宋会计宋胖丫还能给他们辅导作业,吃完饭就坐在旁边默写今日学了啥,不会的就问姐。

今日,宋胖丫看守这六位做作业时,还特意关心了二郎和米寿的心理成长。

单独叫出去说话。

二郎年纪大,和金宝、蒜苗子他们在识字小班里待着。

她怕二郎哥心里不舒服,说了一番:二郎哥,凡是能读书就是好的。你不知晓,我有多羡慕你能坐在学堂里。

结果二郎疑惑说:班里有好些比他年纪大的,他也不算大呀。

宋茯苓又跑去关心弟弟米寿。

钱米寿的问题是,他年纪太小,小豆包却在预备科举的班里待着,坐在第一排第一桌的位置。

那个大班里,全是十四五岁以上,甚至二十多岁的人都有很多。

“你能跟上进程吗?”

米寿反问:“姐,我什么时候跟不上过。”

“那有没有人,拿你是我爹公子却姓钱说事?有人私议不要憋着,要回家说,姐给你想招收拾他。”

米寿上下扫了眼他姐,表情极其像宋福生:

“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们疯啦?敢私议这种事。

就算背后嚼过舌根,也不能让我知晓不是?

倒是各个当面都想交好我。

对了,姐,阎同窗有相约我去他家坐坐,可我一想,他已生了娃,还生了俩。

我这个同窗叔叔要是登门总不能空手去吧,要给小侄子们一些见面礼的,太费钱了,我就没应。”

宋茯苓:“……”

你哪里像同窗叔叔。

真不知道那位二十多岁姓阎的,找你个小豆丁去家里做客有什么可聊的。

和你呼呼哈哈做游戏吗?

此时,金宝、米寿,二郎、蒜苗子带着两位节气姑娘的弟弟,一字排开,正走在钱佩英和宋茯苓的前面。

走路的姿势那叫一个大摇大摆。

六个男娃有斜跨书包的,有双肩背书包的,还有金宝不好好背包,将书包甩在肩膀上的。

所过商户门口,那些店家不管米寿他们会不会回应,都会笑着一点头。

当看见后面戴着帷帽的钱佩英和宋茯苓时,更是躬下身子默默行礼。

在路边玩耍的小孩子们,有的在扭着手指,羡慕的看着大哥哥们,他们背的那书包真好看。

听爹娘说,这几位大哥哥是县太爷家的。

蒜苗子今天心情格外不错,还在路过道边的小孩子时挥挥手。

钱佩英一行人快到点心店时,王婆子的声音就传来:

“蒜苗子,你又不好好走道,离老远就看你甩个膀子。”

像个盲流子。

怎么的,这条街是你罩着啊。

“奶,别在外面叫蒜苗子,我叫王子帅。”

“你帅不帅给我惹急了也揍你。”

马老太示意丫鬟们将店门锁好,扯过宋茯苓的手问钱佩英:“你今儿给做的啥饭?”

“捏些韭菜鸡蛋馅饺子,你们呢。”

“这就对了,别对付,胖丫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瞧着她从来这里又长小手指头那么高。俺们吃的过水面条。”

在马老太将小孙女的手夹在腋下,笑着和钱佩英说话时,不早不晚正正好好就出现一堆巡逻的衙役。

衙役在百米多外,一路跟着。

所以说,地位不同,有些东西已然不知不觉的变了。

而改变这一切的宋福生,还在带头加班中。

眼下,县衙二堂治事之堂全部打通,成了一间大办公室。

别的县衙有为县丞县尉主簿单独准备的办公室,但在会宁这里已经不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