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节(1/2)

应试赌约赢铺子,当初都成为京城官员间的笑谈了。

过后皇上也知晓了,听说有询问过缘由,得知杨状元钱钱钱的不是为自家,这才将杨状元召用。

丁坚眼神闪了闪。

果然,他听见皇上被气笑的声音了。

且皇上还将折子递给那位杨状元,让看看这折子的书写方式熟不熟悉。

丁坚一听,偷偷挑下眉,心想:

难不成,黄龙那位邀功的官员,是对照着宋知县的折子抄写的?

那也太懒啦。

你倒是改改词再说是自己的呀,怎么能如此不小心?

那位官员,你不知晓宋福生乃天子门生?

你当天子门生是空话?

你当皇上不了解自己学生的叙事方式?

你当皇上要是没见过宋知县的文章,能随随便便就下诏称为门生?

到底是你太懒,还是你认为皇上很忙会注意不到这些“小事”?

杨明远看完奏折,看到陶府尹的名字,没有提及宋福生,脸上波澜不惊。

还告诉皇上他熟悉,这是宋知县的叙事风格。

宋知县那人是什么风格呢。

皇上,杨明远,丁坚,见过宋福生文章的人多少都有些了解。

宋福生其人讲实际。

例如奏折中漂亮的松花石,他用大量的篇幅,不是讲这种石头摆宫里有多赏心悦目。

而是讲经过多少次试验,发现磨刀有多快。

又有亲身上战场的经历,更是能讲明白磨刀石有多么能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那一看就是还有一肚子话没说完的样子。

估摸是连制造、采买,朝廷该怎么给会宁百姓干活钱,分发、配备那一套都想抒发见解来着,就是篇幅不能过长,也或许是不敢直接在问安的折子里提实际问题在罢了。

和那份贡试卷差不太多的写法。

黄龙的那些官员有哪个去过前线?有几个亲眼见过士兵手中的钝刀?

没有此种经历,都写不出来这一套一套的。

皇上看眼杨明远,心中想着宋福生。

宋福生却又是幸运的。

朕至少知晓是他在做实事。

而那些不为朕所知的好官员呢。

当天,皇上在议事时,请大臣们喝了黄龙府送来的蜂王浆。

又让大臣们品鉴松花石砚,末了,皇上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这是会宁特产。”

第七百九十四章 让我做你的眼睛(两章合一)

大臣们议完事,向外走。

在御前行走的丁坚和杨明远,低头向他们恭敬行礼。

走出的大臣,是整个皇朝各部的最高执行官。

他俩低头间,只能看清各位大臣脚上的皂靴。

议事阁里,眼下只剩皇上、陆丞相和吏部尚书。

杨明远和丁坚在外间,作为小秘书,隐隐约约能听到几句。

这几句话,可是让两位年轻人,当即内心波涛汹涌起来。

“不足一年又如何。”

“朕算是看清了,有的人,朕给他放在哪里都放心。”

“而有的人,倒是合乎你们讲的规矩。却在任数十年,不如人一年。”

“朕要讲什么规矩?谁给朕设的?”

“朕要的是,这天下,黎民百姓能……”

吏部尚书:皇上,老臣只是想说,本朝还从来没有过而已。

丁坚听到这里,看了眼杨明远。

发现杨明远脸上毫无波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