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节(1/2)

才能让山区的贫困户,通过出售自产的优质特产实现有尊严的脱贫,不再让朝廷一想到那个偏僻的地方就是个困难县,要给会宁穷苦二字摘帽。

而且还直接告诉皇上,他这个货商又是收又是卖命运来却拿不到别人想象中的高利润。

因为知县大人在最初就命他们,要拿出很多利润建设会宁,这是提前订好的规矩更是命令。

皇上摸着松花石,一副静听下文的模样。

宋富贵就开始背福生说过的那些。

推销土特产上行的同时,拿出银钱鼓励补助百姓开垦荒地,深耕希望田野。

知县大人始终强调,到啥时候咱都离不开粮食,要以地为本。稻花香里才能说丰年。

大太监看了眼皇上,心想:这话算是说进皇上的心口窝。干什么都别忘了种地。

富贵继续道,宋知县到任后还说过,全县甭管做什么都要围绕一个最终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会饿死人,不愁全家没有棉衣穿。

保障嘛。

保障家家有耕田。

保障户户在农闲时有副业收入,贴补生活开销。

皇上问:“你怎么不说了,那第三保是如何呀。”

富贵吊足皇上胃口,这才告知道:

三保是,在天灾再次来临时,无法与老天做抗争时,县衙有银钱带动百姓自救。

县衙不用向上级申请拨款,不用向朝廷伸手,就能保障被波及的百姓有医疗救助和盖得起临时安置点。

第九百九十七章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一更)

宋富贵讲完就跪地。

一副草民确实知晓您是皇上的模样。

也正是知道,才会说这么多。

要说的,肝颤也要讲的明明白白。

错过这时机就没啦。

毕竟福生离您太远,经过那一级又一级的嘴,谁知道到了您那里会传成啥样。

富贵谁都不信,包括杨明远对他说的。

他只信自己。

就怕皇上寻思这是宋家的买卖,以为福生的功劳大过瑕疵去补偿之类的。

求皇上您可别委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全睁开全明了的好。

所以说,越矩哪怕被砍头都要讲。

眼下讲完了,草民请您降罪。

其他人听完,像是一幅画,像是被定住了一般。

楼上静悄悄的。

皇上站在二楼窗边,背对着身,望向北方。

旁人根本看不到皇上的表情。

陆畔的二姐夫是难得放下清高的心态。

原来县官还可以这么当。

他心头只涌动着一个念头:

小舅子,请你速娶宋家女好吧,这样他就能好意思登宋家门了,合理地向宋知县请教一番。

孟大学士孟景遇看着皇上的背影,是在心里第一次假设:

当初如若他点中宋福生为状元,眼下又会是如何。

当皇上再转回身的时候。

富贵觉得一切变的非常出乎他意料。

他这么敢想的人,都没有想到。

皇上竟对那位孟学士说:

“你不买这松花石吗?老爷我觉得这块,唔,就不错。”

随手一指,指了个标签标注万两银的摆件。

那位孟大人看一眼标签,看眼皇上:“这……”

“恩?不好吗?”

“好,好,这松花玉石极好。那个,店家,给我送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