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节(1/2)

其实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强太多。

是哥贪心,哥私心不想和你分家,本来咱俩坐在一起就没啥话,怕分家,咱兄弟就更远了。

所以说,都怨哥。

你去黄龙前,我要是不贪心,你是不是还能对宋大人求亲加上一条,只要同意,过门就过独门独院的日子,哥嫂不掺和,不拖累。

再加上娘的保证,宋大人不是嫌贫爱富之人,他或许就同意了。”

他弟弟很好,宋大人怎么可能嫌弃,有顾虑应是嫌弃他和媳妇是糙人,怕他们不讲道理。

杨大哥钻进牛角尖里,认为就是这样。

如若,他早先要是能知晓对弟弟打击这么大,他都跟着去黄龙下保证。

杨母一碗药洒在门口,烫了手。听到大儿子和小儿子偷偷说的那些话,扎心扎她堵得慌,一分神,药撒了。

天已经快黑透时,杨大哥带着杨明远的书童找到丁坚府上,想拜托丁坚向皇上请假。

在找弟弟同僚的一路上,明远的大哥也很心酸。

连他都有几位种地的庄主朋友。

弟弟在京城,却没什么知己。

问书童,书童说,小厮们可以在下职处等待主子,听其他各大人身边的小厮说,其他官员们下职后能玩的去处多了。

可杨明远一日十二个时辰,恨不得十个时辰当职、做学问,日复一日。

去郊边镖局,去会宁特产店,去书肆,这就算是放松了?没见与谁有过什么接触。连和那些一起留京的进士老爷们,也很少见面。

杨大哥知道,他弟不是不合群,他弟是没空。

人才济济的京城,没有人帮,全靠自己努力,别人玩乐的时候,他弟在拼命充实自己。

丁府。

丁坚的媳妇听前院传话有人找夫君,安排身边嬷嬷和大丫鬟去婆母院落唤夫君。

丁坚每日可以不见媳妇,但回来时,无论当职累不累,是一定要去看看母亲的。

这是寡母门庭的常态,总是要过去说几句话,问候吃的好不好,今日心情如何。

当丁坚从前院回来,他妻子还问呐:“前院传话,是你那个同僚的兄长找来的?怎么不是管家?”

丁坚说:“那杨明远崇拜煜亲王的岳父,我表弟他岳父就不耐烦有管家有一堆仆从,那杨兄就什么都向宋知府看齐。”

也不想想,能一样吗?什么都学,就有些盲目崇拜了。

丁坚的妻子被夫君这机会逗笑了。

她对宋知府也是熟悉的,噢,这话并不准确,准确地说,宋知府目前是京城各家讨论的名人。

话说回来,从宋知府闯入各府视线那一刻,就没再是个普通人名,一直以来,人家就是名人。

只是近期,王爷岳父,和国公家做亲家,更炙手可热了而已。

丁坚在睡前,又嘱咐妻子,等过两日的吧,先让杨明远再好好歇歇,生病见客也很是费神,给他准备一些探病的礼品,他要去看看杨同僚。

“照什么关系准备,夫君和他走得近吗?没听夫君怎么提过。”感觉没什么存在感。

丁坚答:近。

心想,那杨明远可不是没什么存在感,是闷头心眼多。净干大事。

不软不硬几次推拒各方官员邀约。

尤其是他们那届座师孟大学士的邀约。

回绝贵妃娘家递过的橄榄枝,骨头硬,不要那份富贵。

还有使者出访,他还没什么准备,杨明远就已经学会那面的话。后一打听,真是挖门盗洞,听说杨同僚是和庙里的和尚学的。

前一阵,耳闻杨同僚又猛学骑马射箭,丁坚认为:那小子是为秋冬陪皇上狩猎做准备。

第八百六十二章 撕夜(两章合一)

杨大哥烧柴煮饭,打算给弟弟和老娘熬小米粥。

儿子刚才垫些点心先睡了。

弟弟脸色发白,迷迷糊糊喝完汤药,也是又睡了过去。

闹闹吵吵到现在,家里人还没有吃饭。

杨母进灶房端水盆,要投洗放在杨明远额上的帕子。

杨大哥突然对杨母平静道:“娘,和您知会一声,我不想和她过了。家里,现在地、房子,果园子,银钱,她想要啥,都给她。等明远醒,我就和明远说,算是我欠我弟的,以后我挣了还。”

给杨母吓一跳。

一般情况下,老大不爱吱声,但只要说出来就当真。

“老大呀,啥大不了的就要不过啦。你弟还没醒,你又这样。

你听娘的话,可别的,到啥时候娃也得是亲爹亲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