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节(1/2)

没有,再连碗面条都没请过。

“那我请你们吧。”

大办公室里当即像要有欢庆活动一样。

宋福生请客还要先回家一趟,他得去后衙向媳妇要钱。

这天,除周同知没有眼圈发红,他是哈哈笑。

他觉得自己能升为知府了,太好了,摊上这么一位升迁快的上峰,能给他挪位置啊。要是换做别的无能上峰,会占着坑不动。下面的就上不来。

有多位官员喝点儿酒,眼圈儿发红,就像宋福生明天就要走似的。

有一位不太爱言语的沈大人,坐在宋福生身边激动道:“给您做下属,挺过瘾的。”

六月中旬,京城来旨意。

宋茯苓双手捧出皇上早就给父亲准备好的官服。

这身官服,放在家里几年。

宋家人都哭了,因为宋茯苓哭了,在女儿面前像座山的福生也鼻涕眼泪下来了。

茯苓说:“太好了,爹娘还在我身边。”

宋福生从三品官服加身,任职户部右侍郎。

之前翰林院行走的丁坚是他手下,林守阳是他手下,混进户部做几年小办事员的谢文宇,是他手下。

陆畔的公子哥朋友们,都是陆畔岳父的手下。

另外,还有被考核全为上上的杨明远。

第九百零二章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黄龙府城以及下面几十个县,在宋福生心里,就像是一个家。

白手起家。

家里没钱,要先想招去挣钱,让老少爷们吃饱饭。

多出余项,留有存粮应急,再收拾这个破破烂烂的家。

今儿收拾卧室,明日装修厨房,后儿去铺路,就这么一点一滴,有了全新的黄龙。

这片黑土地反馈给他的是,他靠自己亮眼的政绩,不用陆家过礼赠送房子,皇上就直接赐给他一个三品宅子。

他在站好最后一班岗。

以前出名的穷困村,眼下成亲好些对儿,嫁进了许多女娃娃。速度快的,也有抱出下一代。

宋福生在蜂蜜村里望着大山说,“好哇,好,将来更会人丁兴旺。”

他站在山边,指着那未修完的山路,嘱咐接任知府的周同知,“一定要修下去。”

“您放心。”

他站在试验田里,这回周同知主动道:“大人,您放心。”

他出现在松花石加工基地,打石的汉子们纷纷停下手里活,叮叮当当的山石厂一片肃穆:您要走了是吗?没了以前他出现在这里的欢迎掌声,那时总是鼓掌,希望宋知府能讲几句,此时只有静默。

他出现在会宁。

一众官员站在他身后,他却站在县衙门口似看到第一天上任的场景。

那时,他只有家人和百姓,身边连个帮他的官员都没有。

他在广交会上,伸出手和许多商家相握,让商户们受宠若惊。

他说,“希望你们明年、后年,以后,还会来这里。黄龙需要商业发展,需要继续走出去,需要你们。”

府衙后院,大门开。

一辆辆车,在黄龙官员携亲眷们的注目礼中驶出。

这一刻,除周同知,其他官员纷纷面露挽留和不舍。

他们担心,再不会有一位上峰,只要他们能干任干,哪怕平日和上峰不说客套话、不送礼,也不会被埋没。

而对百姓们来讲,是担心再不会有像宋知府这样的官员,对他们说:“只要你是黄龙人,走出去,再异地他乡,本官给你做主。”

是宋知府让他们为自己是黄龙人骄傲。

是宋知府让他们相信,穷山僻壤也能是希望的田野。

是宋知府,让他们真心诚意的爱护自己的家乡。

万民伞撑开。

百个万民伞沿途撑开。

就像曾经的宋知府撑开臂膀,护住黄龙这片黑土地。

马老太坐在车里,一下子就泪流满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