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1/2)

“二狗,他们都是坏人,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鲜血。你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你的勇敢救了全村的人,也会让乔笙对你刮目相看。”

罗晋知道,堂弟现在需要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战胜他心中的负-面情绪,不然他可能会失眠,也可能会从此在心里留下阴影,甚至噩梦连连。毕竟,他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难免对他造成冲击。

“哥,谢谢你跟我说这些。我会克服自己心里胆小、怯弱的一面,成为一个真正能够肩负起责任的男人。”

这天晚上,马家湾家家户户或多或许提到了责任和担当。

只有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才会明显的体现出来。

以至于这件事一过,乔婉和罗晋成了全村人心中的英雄,罗家人和乔婉一家受到了全村的喜欢和敬重。

没过几天,县委和镇上的干部们亲自来到马家湾,给每家每户送了粮食,还给乔婉和罗晋送来了表彰。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围剿行动的胜利,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乔婉同志,罗晋同志,我代表组织向你们致谢,是你们的机警和勇敢,保护了村民的安全,打压了还乡团等反-革-命分子的嚣张气焰。只送锦旗是不够的,经过商议,组织决定奖励你们两家人各一百亩山林。希望你们继续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坚强勇敢的心,不畏惧任何困难。”

别的不说,乔婉对政府奖励的山林还是很满意的。

罗忠诚想要在山林产权证上写罗晋的名字,结果被罗晋给拒绝了。再三劝说之后,政府奖励的山林落在了罗忠诚的名下。

乔婉的伤的确不是很严重,再加上她手里有修复液,所以她的身体很快完全恢复了。

尽管这样,乔笙和乔骁还是强行让她在家里休息一个星期再说。

“我不能再休息了,家里现在一共有一百九十亩山林没有安排,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乔婉闲了几天之后,明确提出抗议。

乔婉休息的时候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她打算在山林里种植木耳和菌类,大枣、山楂、核桃和板栗树也要种上,更别提本就应该在春天播种的山药、脚板芍、八月瓜和扁豆等农作物。

当然,这样的计划她也分享给了罗家。

罗忠诚连木匠活儿都推了,他被乔婉的规划吸引了,恨不得马上落实下去。

“乔婉,木耳和菌类要怎么种?我们以前全都是从山林里找的野生菌类,还不知道它们要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才能人工培育出来。”罗忠诚亲自找到了乔婉家,就为跟她探讨一下山林开发的准备工作。

“师傅,这个你放心,我手里有两本关于木耳和菌类培育的书。等我们实验成功了,就能在山林里大面积推广。我看过了,人工养殖菌类的成本很低,我们可以就地取材。”

罗忠诚听乔婉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那可真是太好了!”

“师傅,树苗你也不用担心,我都联系好卖家了。到时候我们一起买,数量多了之后,价格还能再便宜点。你手头钱要是不宽裕,咱们就先弄点木料下山卖。”

乔婉有个小本本,专门就是用来记录和庄稼相关的知识,她还按照时节排出了每个阶段的任务表,显然十分用心。

罗忠诚听了乔婉的话,哪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认准了一件事,跟着乔婉干,肯定不愁赚不了钱。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乔婉是在忙碌和充实中度过的。

他们反复实验,终于成功敲定了木耳和菌类的培养方法,没有条件搭建大棚,山里的洞穴就成了他们培养菌类的天然场所。

刚刚种下的大枣和山楂树苗距离收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核桃树苗和板栗树苗则是乔婉带着罗晋和罗二狗去山林深处挖回来的,要实现规模种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树苗前两、三年都很难有收成。

还好山林中的土地并不是想象中那样贫瘠,落叶覆盖较厚的地方土壤松软,适合种植八月瓜、山药和扁豆之类的农作物。

眼看着六月到了,罗晋提前回京城复查了身体状况,新的工作调令也很快下来了。

罗晋将毛巾递给满头大汗的乔婉,弯腰挑起了装工具和野果的担子。山地里的玉米和大豆已经成熟,产量喜人,隔壁的花生和红薯也长得很好。

他们今天在乔婉家的山地中间挖了一个直径大约三米的蓄水池,用以减轻山地灌溉的负担。

乔婉胡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慢慢接受了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默默替她分担的男人。罗晋从来不要求她做出任何回应,也不会试图干涉她的生活。

“乔婉,我想跟你说件事儿。”罗晋挑着担子走在前面,他回头看了一眼乔婉。

每次傍晚收工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可以随便跟乔婉聊天,说说自己做农活时候的感触,或者就单纯聊聊家常。他能够明显感觉到,乔婉也在改变自己,尝试着了解他。

“嗯,你说。”乔婉将毛巾拿在手上,她心里已经猜到了罗晋要说得话,可她没有点破。

“我的工作通知下来了,后天就要去县城派出所报到。”罗晋没忍住,再次回头看向乔婉,“你说,要不然我就在村子里务农好了,我也没什么管理经验,带兵的那一套未必适合派出所。”

罗晋倒不是试探乔婉的态度,他真的这么想过。

乔婉轻轻一笑,神色无比轻松,“我还想出去工作呢,可惜就是没有单位雇佣我。你除了有点力气之外,对务农并不是很擅长和喜爱。你要是真的想听我的意见,还是去派出所上班吧。”

罗晋被乔婉脸上的笑容给惊艳到,夕阳的余辉洒在她的脸上,像是给她镀了一层金光。

他记得自己刚来马家湾的时候是下雪天,那时候的乔婉皮肤很白,长得也整齐好看。记忆里,比雪娃娃还要漂亮。

现在的她皮肤变成了小麦色,笑起来就像是风吹麦浪,让人发自内心的跟着一起欢喜。

“那我就听你的,去县城上班。顺便还能帮你打听一下怎么才能弄到自行车,你不是很想买一辆吗?”罗晋对乔婉的事情格外上心,上次听她说了一句之后,他便记住了。

两人说说笑笑下了山,沿途遇到的村民都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

等他们走远后,在地里扯草的杨金兰忍不住感慨道:“当初你们多少人说乔婉的闲话,还认为她配不上罗晋和马伯文。现在想起来,我都替你们臊得慌。”

“何家二婶子,你快别说了。以前我们不是不清楚乔婉是什么样的人嘛,都是误会!”

“不清楚就能胡诌?过年的时候我跟乔婉打招呼,你们可是连我一起给怼了,我心里都记着呢!”

“二婶子,您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们呗。我们保证以后多干活,少说闲话。你们还别说,乔婉指点的沤肥真管用,我们家地里的庄稼越来越好了。”

“我家也是,等这一季收获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多亏乔婉不藏私,有什么好方法都告诉我们。”

马家湾的村民现在就盼着乔婉能够再成个家,跟谁在一起都行,这样就能够有人帮她分担,也叫她的日子轻松好过一些。

短短的半年时间,有如此惊人的转变,也是因为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要不是乔婉和罗晋,他们指不定被还乡团的人蹉跎成什么样,更别提乔婉指导的务农方法,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