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对我居心不良 第121节(1/2)

纪心言思想上理解,行动上没法支持。

她是做生意啊,又不是做慈善,谁知道林家到底欠了多少钱。

她合衣躺在床上,借着午后困意眯了一会儿。

太阳快落山时,小二上来敲门,说有人找他。

纪心言来到大堂,见是今日刚刚见过的林伯,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人。

那人个子不高,披着大大的斗笠,整个人藏得严严实实。

林伯与客栈掌柜是旧识,已经提前打好招呼,借用一间空着的客房,请纪心言进来说话。

进了屋林伯关上门,那小个子便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圆润娇俏的小脸,只是那脸上毫无笑意,透着警惕的冷淡。

“你是?”纪心言猜了下,“林氏酒坊的小东家?”

女孩点点头,说:“我叫林娇儿。”

她福了福身:“见过纪公子。”

“小姐有礼。”纪心言回礼,问,“不知小姐找我有什么事?”

她心知定是和盘店相关的,对这小小姐升了两分敬佩,原来并非瑟缩之人,还是有些担当的。

林娇儿抿唇,鼓起勇气,说:“公子若有心盘店,价格还可以商量。”

纪心言笑道:“我不打算盘店了。”

林娇儿一愣,下意识问:“为什么?是太贵了吗?”

纪心言想她一个女儿家,年纪小小就担起这么大的事着实不容易,便不想太打击她,只道:“我只是途经云州,还没想好在哪里安家。”

“云州挺好的呀!”林娇儿到底年纪小,一着急情绪暴露明显,话头带上了推销的意思,实乃谈判大忌。

一旁的林伯补道:“云州地大,物产丰富,且一向出酒。公子家既然也是做这行当的,应该看得出我家酒坊是正规营生,绝非那种小作坊。”

纪心言想他们既然专程找来,应该是看上自己这个买主了。

盘店不像卖货,尤其是已经经营几代人的店,不是万不得已东家往往舍不得出手。是以在选择买主时,也总要精挑细选一下,好像给女儿找婆家似的。

她不懂就问:“你们怎么不找当地人盘店?倒看中我一个外地人。”

她没提许家纨绔少爷的事,知道小姑娘自己不乐意,但她想着抛开许家总还能找到愿意接店的吧。

林娇儿听了这话,一下想到那许家少爷,抿起嘴拉下脸。

林伯解释道:“不瞒公子,确实也有人来询,但真有能力一口气盘下的少而又少,这些人就是看中我家急卖又没有主事的人……”

他叹口气,觉得后面的话不用说的太明白,总之就是被人欺负。

他又劝道:“公子应该知道,酒坊不比单纯收粮卖粮,这是技术活,只有钱盘店还不行,还得有能力把酒酿出来。看得出公子对我们酒坊真心有兴趣,何不坐下好好谈一谈?”

纪心言见他说的明白,自己也不藏着了,直言:“我确实有点兴趣,但我倒觉得你们不像真心想卖的。”

林娇儿脸一抬,睁着圆圆的杏眼,道:“你就是觉得太贵了呗。”

她声音娇憨,语速却很快:“我一个铜板也没多报。我家的房子门面三间,到底三层,前后两进,正房三间,厢房三间,占地三十步有余。十几年前我父母大婚时才翻修过,庭院、晾晒区、酒窖一个不少,最少也值一百八十两。我家五个长工,各有各的技术,教习培养他们也要花时间银子,以他们的手艺便是自己出去找活,也断不会少于一年二三十两,我只算你一个人四十两,你决计是赚的。这便是三百八十两。此外,店中现余存粮、酒品,按市价合计一百两出头,我只按一百两算。这已经是四百八十两。我家去年出酒毛利有一百三十四两……”

她说到这顿了下,大约是觉得这个毛利拿不出手,又补了一句:“若是好好经营,尚有许多老客。我只按两年毛利转手,合计刚刚好是七百四十八两。”

小姑娘人不大,算起帐来嘴皮子叭叭的,纪心言连句话都没插上,等人说完才略带惊讶地问:“这钱数是你自己算出来的?”

林娇儿点点头。

纪心言颇是好奇:“你跟你父亲学做生意?”

林娇儿茫然摇头:“父亲不让我抛头露面,但给我请了教习先生,琴棋书画略知一二。”

“你既然识文断字,又口齿伶俐,怎么不自己做下去?去年都有一百余两毛利,好好经营,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

林娇儿听了这话,竟腾地红了脸,气道:“我就知道今日不该来见你,让你看轻了我。我一个女孩家,怎么能做这些事。”

纪心言怔得不知如何回话,她倒没往这一层想,只觉得经营数代的酒坊就这样盘了有些可惜,想来林娇儿心里必是不舍的,又见她似有经商头脑,这才多问了一句。

林伯知自家小姐看着娇憨脾气却火,忙打圆场道:“公子莫怪。我们东家对小姐一贯疼爱,从不让她做那些抛头露面之事,平日都是按着大家闺秀标准要求的。”

纪心言看一眼脸红红的林娇儿,心想,这丫头说起话可不怎么像个大家闺秀。

她想了想问:“你家长工都是有月俸的吧?每月多少?”

林伯代为答道:“一年十二两到二十余两不等,早年生意景气,年底东家还会发个二三十两。”

“所以这也是钱,五个工人,一年近百两。”纪心言道,“你们还有外债。外债有多少?”

“欠的债我自己还。”林娇儿道。

纪心言摇头:“不是这么说,我若买店自然要对它的帐目一清二楚,每一两银子都得记在契书上。”

林娇儿抿唇,半晌道:“五百余两。”

纪心言暗自一算,七百多两的盘店费再去掉五百多两的债,小姑娘自己手里能留个二百两。

听上去似乎不少,但她从此没家没地没产,要先想办法生活下去,这二百两就不够干什么了。

纪心言下意识觉得,要么这个债钱故意报高了,实际没欠那么多,只为给人一种“我也没多要”的感觉,要么就是实际欠债远高于五百两,但对方不敢说,骗一个算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