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对我居心不良 第126节(1/2)

如今这酒算是进入了府衙后院,就不知是否能从府衙后院蔓延到整个青唐郡后院。

作者有话说:

下章开启时间大法,不过没有三年那么长啦。

快见面了。

*

感谢在2021-07-27 11:11:11~2021-07-28 11:11: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7392992 10瓶;习惯性牙疼、阿花花花花花 5瓶;乌仁桃、节千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转眼到了深秋, 十一月的剑州谈不上冷,但湿气颇重。

卫所内,于初在门外请示:“大人, 来信了。”

“进来吧。”

韩厉坐在桌边,用鹿皮慢条斯理地摩擦手中紫光檀制的簪子。

于初进屋,双手呈上细细的油纸卷。

“圣上的大军已经到临城了。”

韩厉没说话,许久后才笑了一声,那笑意有些凉。

“临城……带着十万将士绕远路, 如此劳军, 只为给一个宠信的宦官长脸。”他垂眼,“这就是我们的好皇帝。”

登基不到三年的新皇要效仿其父御驾亲征, 目标是西戎。

从京城一路往西,沿着鄯江到达云州, 再出了云州行上数百里便是西戎。

而此时大军却去了临城。

临城在腹中,以鄯江东为拐点, 南下一百余里才能到。

再要从临城去云州, 只能原路返回鄯江东, 而后继续西行。

行军不比单人快马,如此一来一回三百余里, 十万大军日夜疾行,也要走上半月。

若再顾着皇上龙体, 或在临城多呆些时日,耗上数月也有可能,所需粮草急增。

折腾这一回,不过因为汪帆老家在临城。

一个没了根的太监, 混成了人上人, 又哄得皇上亲征, 拿着十万大军帅印,此等风光怎能不让当初瞧不起他的人开开眼。

于初也很气愤,却不敢说皇上,只道:“汪帆这个狗贼,要用我大豫儿郎的鲜血给自己留名。”

数月前便有风言风语传出,说是圣上想效仿先皇御驾亲征,攻打西戎。

起初他没信,因为当今圣上与先皇不同。

先皇本就骁勇善战,半生在疆场度过,虽然残暴了些,却也有真本事。

当今圣上自小养在宫中,锦衣玉食,领兵之道仅在书上看过。

先皇都打不下的西戎,他一个龙椅还没坐热的毛孩子哪有这个本事。

但就在一个半月前,圣上早朝时当众宣布要亲征西戎,领兵之人是老将公孙阶,这还说得过去,可执帅印的却是汪帆。

群臣当时就炸了锅,消息来的突然,有几个没能控制住情绪,急着反驳,被汪帆的人说成是大不敬,还因此挨了几下板子。

余下的那些中立派和墙头草更是不敢说话。

又过了几日,朝中陆续开始有人支持亲征,原本不多的几个反对的大臣也闭口不言。

亲征一事就这样随随便便定下了。

大军只准备了不到十日,左拉两万,右拉两万,这借三万,那要三万,再算上京城及周边守备军两万,以及安王答应出的三万,最后一共统计了十五万人。

皇上带着名义上的十五万大军,实际上的十万人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

西戎一共只有五万人口,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让汪帆觉得此仗必胜,他也能如那些武将一般青史留名。

于初原以为韩厉会气愤,至少也会生汪帆的气,但没想到,韩厉表现的很平静,他甚至主动请旨去剑州监督安王出兵。

皇上本想让韩厉同行,觉得有他在身边更安全。

但汪帆担心韩厉在皇上身边抢功,再者监军这事,必会得罪安王。

韩厉树敌越多,汪帆越高兴,于是他撺掇着圣上准许左司的人去剑州。

没几天,韩厉便带着几名司使,再一次从京城出发往剑州去。

如今他们已经到达剑州卫所将近半月,韩厉却没有急着见安王,只让人日日报告大军动向,自己悠哉悠哉地整天磨那根簪子。

最早从佛像上劈出的小木条,已经磨得细亮,簪头用心雕刻出一朵并蒂兰。

虽然光色远不及当初那尊小佛像,但照他这样磨下去,早晚也会变得紫黑油亮。

于初真心佩服督卫大人这番耐心,对着一根小木条日夜不离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