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1/2)

樱儿也在一旁笑着说道:“奴婢从前在家中的时候粽子包的更丑,如今跟着主子学学,这才略微进益了一些。主子放心,奴婢一定认真地跟着组主子学包粽子,以后一定不会再像刚才那样不小心手抖将糯米洒出来了。”

素心和樱儿可不敢说出自己刚才是因为害怕的缘故才会手抖这件事情,只想着能够尽快此事遮掩过去。

康熙早就看出了素心和樱儿的惶恐不安,他自然知道这两个婢女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因为无论是后宫还是前朝,从没有人敢像蜜菀刚才这样同他肆无忌惮的说笑玩闹的。

康熙瞥了素心和樱儿一眼,笑着对蜜菀道:“看来,也不是只有朕包不好粽子,素心和樱儿跟着你学了半天,包的也不怎么样。”

素心和樱儿连忙附和道:“皇上说的是,奴婢们的粽子包的确实不好。”

蜜菀这会儿也觉察到了素心和樱儿正在害怕。蜜菀虽然觉得素心和樱儿的粽子包的虽然不如她包的好,但却比康熙包的好多了。

但蜜菀也觉得若是拿康熙包的粽子和宫女们包的粽子相比,而且又说宫女们包的粽子比康熙包的更好,的确有些不合时宜。因此,蜜菀便安慰了素心和樱儿几句,带着她们继续包粽子。

康熙虽然没有继续亲自动手包粽子,但是却没有离开,而是坐在蜜菀身边,看着她用优雅娴熟的动作快速的包着粽子。

康熙从来没有想到过他有一天竟然会看着一个女人包粽子看得入了神,只觉得眼前的女子包粽子的模样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他只是静静的坐在她的身边,看着她认真的包好一个又一个美味漂亮的粽子,心里便会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淡淡的幸福。

康熙看着蜜菀包了许多甜口和咸口的粽子,康熙觉得他对蜜菀包的蛋黄瑶柱拆骨肉粽很感兴趣,打定主意一会儿一定要首先尝一尝这个馅料最丰富的粽子是什么味道。

蜜菀原本打算在端午节那天再吃这些粽子的,康熙却等不及了,蜜菀这边才刚刚包好了粽子,康熙便每种口味选了两个命梁九功拿到御膳房煮熟了,与晚膳一起呈上来。

当日用晚膳的时候,康熙首先便挑了他最感兴趣的蛋黄瑶柱拆骨肉粽尝了一口,随后立即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由于京城之中历来盛行包甜口粽子,粽子里面包的馅料通常为糯米、蜜枣、花生等,因此,康熙吃的粽子也都是甜口的粽子,从未想过原来粽子里面还可以包这么多不同口味的东西做馅料。因此,第一次尝试咸口粽子的康熙自然对蜜菀包的蛋黄瑶柱拆骨肉粽赞不绝口。

康熙觉得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馅料丰富饱满的粽子每一口都有不一样的滋味,让人满怀期待的想要品尝它的滋味,不知不觉便吃掉了一整个粽子,之后却还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来一个粽子解解馋。

康熙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笑着夸赞蜜菀道:“菀菀包粽子的手艺真是不错,朕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粽子,简直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若是以后朕天天吃菀菀亲手做的晚膳,恐怕朕连食不过三口的规矩都顾不得了。”

蜜菀见康熙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便已经吃了两个粽子了,连忙柔声劝道:“这些粽子虽然美味可口,但到底是用糯米包成的。糯米属于粘食,吃多了会不易消化。皇上刚才已经吃了两个粽子了,还是再用些其他的粥和菜肴吧,省得粽子吃多了不易克化。”

康熙一向重视养生之道,自然也知道粘食不宜多食这个道理。因而,康熙虽然没有吃够蜜菀包的粽子,但却极为自控的克制住了自己对美食的欲望,没有再继续多吃粽子,而是吃了其他容易克化的精致细粥和清淡菜肴。

蜜菀选了她喜欢的豆沙糯米粽,细嚼慢咽吃的津津有味,漂亮的眼睛不自觉地眯成了月牙,白皙的小脸上显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

这道豆沙糯米粽甜甜糯糯的,糯米的口感软糯而富有弹性,豆沙细腻绵软,香甜可口,实在是好吃极了!粽子果然要自己动手包吃的才更香呢!

之后,蜜菀又命素心和樱儿将包好的粽子那样儿都拿了一些,分成了两份,一份送往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另一份送往慈仁宫给皇太后和众位太妃们品尝。

康熙担心蜜菀将包好的粽子都送去孝敬长辈了,忘记给他留一份,还特意嘱咐蜜菀给他留几个他爱吃的蛋黄瑶柱拆骨肉粽过端午节的时候吃。

蜜菀笑道:“菀菀怎么会忘记给皇上留一份呢?菀菀包的每种口味的粽子,都已经给皇上留了一些了,皇上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

至于素心和樱儿包的那些粽子,蜜菀并没有要,而是直接赏赐给了她们,让她们自己留着吃或是送给宫里面要好的姐妹、甚至是送出宫给家人都可以。

素心和樱儿感激不尽,越发觉得自己跟了一个好主子,心里更加打定主意,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好好伺侯蜜菀,为主子效忠。

自古以来,汉人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满族人过端午节则是为了祈福禳灾。

在满人之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天神下凡,故意将自己装扮成贫穷可怜的卖油翁。

许多人都看见了天神装的卖油翁衣衫褴褛、贫苦贫苦无依,模样十分可怜,但却只有一老翁见天神装扮的卖油翁孤苦可怜,便时常陪在他的身边,还好心的将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并且每天都会帮他算账卖油,对他十分照顾。

天神被帮助他的老翁所感动,在他离开人间返回天庭之前,便特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使了法术进入了老翁的梦境。

天神在梦境之中告诉老翁,在明晚将有瘟神降世,每家都会大祸临头。但如果在人们在家门口的屋檐下悬挂艾蒿,便可以成功避过此次劫难。老翁对天神的提醒感激不尽,连连向天神道谢,并且决定按照天神的指示躲避灾祸。

天亮后,老翁便按照天神告诉他的话,在自家门口的屋檐下悬挂了一把艾蒿。老翁心地善良,自然不忍心看见其他村民遭遇灾祸,家破人亡,便悄悄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他的邻居和朋友。

于是,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众人纷纷效仿,每家人都在门前挂了一把艾蒿,用这种方法成功的躲避了灾祸。这种方法果然有效,当日瘟疫果然不曾降临,村民们都平安无事的成功避过了这次劫难。

因为这个传说,满人才有了端午节在门口的屋檐下插上艾蒿以此祈福躲瘟疫的习俗,旗人还会在端午节当日,早早的起来,收集草木上的露珠,并用收集到的露水洗脸和眼睛,据说这样做可以使人免生疮疖、不闹眼病。

因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旗人也会在端午节吃粽子,贴葫芦花,在身上系五彩绳,但也会用具有满人特色的方式来庆祝端午佳节。例如,满人会在端午节当日登高望远、祈祷解瘟、骑马射箭等等。

蜜菀按照满人的习惯和宫里的传统,亲手为康熙和自己缝制了香囊与荷包,香囊之中装有艾草,荷包上面绣着五毒和龙舟图案,祈求避过灾祸,吉祥如意。

由于此时已是五月初五,有许多水果都已经成熟,正是百果飘香、吃水果的好时候。康熙知道蜜菀喜欢吃水果,因此特意命宫人在寝殿之中为蜜菀准备了各种新鲜的时令水果,如桃子、桑葚、葡萄、甜杏、李子、西瓜。

就连康熙命人按照蜜菀撰写的栽种大樱桃树的方法,用从蜜菀家中运来的大樱桃树的实生苗与山樱、樱花为砧木,以良好的大樱桃品种为接穗,在春季未发芽前通过嫁接培育成的大樱桃树也结了果实。

康熙每天都会命宫人送来许多又红又大的大樱桃给蜜菀吃,蜜菀再一次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车厘子自由。

端午节当天,康熙清晨醒来以后便按照宫里的习俗喝了菖蒲酒。

蜜菀在一旁看着,对康熙道:“菀菀从前在家里过端午节的时候,常见爹爹喝雄黄酒,倒也是极为应节的酒呢!”

康熙笑道:“朕知道民间的百姓们的确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菀菀从前在家的时候可曾喝过雄黄酒么?”

蜜菀摇头道:“爹爹和娘亲总说我还小,一直不让我喝雄黄酒。”蜜菀望着康熙手中的酒杯,好奇的问道:“皇上,菖蒲酒可好喝么?”

康熙笑道:“不过是喝来应节的酒罢了,远远比不上菀菀亲手做的桃花酿。”

蜜菀前段时日见宫里的桃花开的正好,便兴起了亲手做桃花酿的念头。蜜菀觉得桃花花期较短,做成桃花酿之后,倒可以慢慢品尝桃花的甜美。因此,蜜菀便用桃花、糯米、甜酒曲、枸杞子做了桃花酿。

蜜菀由于怀有身孕,不宜饮桃花酿,没想到康熙却对蜜菀亲手酿的桃花酿很感兴趣,喝了之后当即便对蜜菀的桃花酿赞不绝口,称赞蜜菀的桃花酿里满是桃花的清甜幽香,饮完桃花酿之后,唇齿间也满是桃花淡淡的香,实在是妙不可言。

蜜菀得了康熙的夸赞,自然满心欢喜,却又柔声建议道:“桃花酿虽然不错,但却是更适合女子饮用的酒。倘若皇上喜欢菀菀酿的酒,菀菀以后再为皇上酿制一些适合男子口味的酒,看看是否和皇上的胃口?”

康熙将蜜菀拥入怀中,宠溺的吻了吻她的唇瓣,低沉悦耳的声音温柔的仿佛能滴出水来,“只要是菀菀为朕酿的酒,就算是菀菀失了手,没有酿好,朕都能够连喝三大碗!”

蜜菀害羞的低下头去,心里却忍不住想道:康熙这也太会撩了吧?简直撩得人家脸红心跳腿发软!若是这样下去长此以往,她岂不是会被康熙吃的死死的?

这可不行!她以后要好好的想个办法,试试看能不能反客为主,无论如何也要撩回来才行!

蜜菀今日穿了一身儿藕荷色纱打籽绣八团石榴花纹吉服袍,头上戴了一顶清雅别致的钿子,纤细白皙的手腕上除了戴着康熙送给她的那只金镶翡翠软手镯之外,还戴了由青红紫黑黄五色线编制成的手环,祈愿平安喜乐、长寿安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