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2)

车子没一会就开出去,陈淮等他们过了一个红绿灯后才发动车子开了出去。

继续没有止境的开车。

陈淮并没有跟的很紧,偶尔甚至还会超速开到董绪他们的前面,偶尔中途停搁下,倒是都没跟丢。

一直开到午后,路过一处不知名的村落,董绪坐的车子忽然半路停了下来。

董绪下车,砰得一声关门,那司机就载着原材料继续往前面开去。

董绪和司机分道扬镳。

两人身上都有林简和陈淮想要追查的线索。

林简看向车窗外侧,村落靠近马路外侧正有一幢在建的小型寺庙,已经快建到楼顶了,上面起码有好几十个工人在发出齐整的劳动号子。

日光正晒,她微微眯眼,明白了董绪会特意在这里逗留的原因。

不管董绪怎么恨林疆,他其实从来就没有放下过林疆。

也就是因为笃信这一点,林简压根就没动过放弃董绪的念头。

“你跟车,我跟董绪。”林简突然开口。

“搞得定他?”陈淮没有拒绝,只是反问一句而已。

“放心吧,失误过一次,不会次次失误的。”林简朗声应道。

眼前来看,如果想要两者都不误。这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陈淮开到前面一点,骤然刹车,林简利索下车。

“有任何情况学会自保,在附近等我,我下午回来找你。”他扔下一句,话音未落,车子就已经开远了,只有马路上的尘灰飞扬。

他的车速快,不到半分钟的车程,往回走起码得要好一会。

不过也得亏陈淮停得远,往前面那幢在建寺庙走去的董绪压根没有留意到后面的林简。

等林简走回到刚才的地方,董绪的身影已经近乎消失在了建到一半的寺庙门口。

林简打量了下周遭,再往前走上百来米的地方竟然有个简陋的小店铺。她摸了摸裤袋,幸亏她裤袋里还有张百元纸币。

她迅速往那里走去,商铺店面简陋,好歹有她想买的东西,估计是摊主知道这边在打阿噶,而且起码得要持续好多天,这才特意在这边卖应时的物品。

林简买了瓶矿泉水,还有条暗红的大丝巾,一个口罩,蓝青色的长围裙,还有一顶劣质的遮阳帽,统共103元,林简摸了下裤袋,仅有一张百元纸币,她把矿泉水放了回去。

摊主普通话说得吃力,连说带比划的,意思是让她把矿泉水拿回去,零钱不要了。

林简说了声谢谢,拿过矿泉水拧开,一口气喝得见底,之后把她自己买的装备悉数用上。

她先戴上口罩和遮阳帽,又把暗红丝巾打开裹在她自己的肩侧往下区域,在门襟中间往上的位置把丝巾绕在纽扣上打了个小结,之后把长款的藏青色围裙系在前面,这样她自己身上原始的衣着几乎就看不出来了。

林简装束完毕,之后就往在建的建筑走去。

走得越近,里面屋顶上施工工人的劳动号子声就越来越响。

林简进去,沿着楼梯走了三层,一直走到在施工的楼顶。

因为是屋顶作业,没有任何遮挡物,这边的太阳紫外线强得刺眼。打阿嘎土里的男人大都穿着便装,顶多戴一顶遮阳帽。而女的几乎都和林简一样,脸上遮得严实,裤子前面还穿着一条长围裙。林简走近,压根没有引起大家伙的注意。

起码有三四十个当地人,手上拿着木夯,脚步整齐的踩着脚下的阿嘎土和碎石,一边热情高唱属于他们自己的号子。

他们唱的是藏语。

以前林疆给她看过相应的资料,她虽然听不懂藏语,但是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

“阿嘎不是石头,阿噶不是泥土,阿嘎是深山里的莲花大地的精华。”打阿噶时的号子歌词简单,循环往复。

即便他们不懂音律,混合着汗水的劳动号子,听起来远在天边缥缈,又像是近在眼前的虔诚诵经。

正好侧边放着几根木夯,林简随手拿起一根,总结了下他们打阿噶时左右移动的步伐,规律简单,重在一致,她没一会就融入到了队伍中。

董绪在她前一排的队伍中,手上同样拿着一根木夯,跟随着周遭人群的脚步,手上的木夯有规律的朝地上的阿噶土和碎石砸去。

百炼成钢。

阿嘎土也是如此。

尽管它只是一抔不起眼的土块,混入蜂蜜酥油,千锤百炼之后,万韧不断。

“阿嘎土这种神秘技术,纯粹按照建筑学原理都不一定解释得通,比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要靠谱多了。等以后有空又有机会的话,我去西藏那边亲自实践感受下。”

林疆以前虽然就读的是警校,但是其实他一直以来都对建筑系情有独钟,他的动手能力向来很棒,各种模型都做得很溜,光电水气方面的都是无师自通的很在行。他读大学时有次寒假在家偶然看到这方面的资料时和林简提起过,眸光憧憬。

显然,他的憧憬他的美景,不止和她一人分享过,还有董绪。

正是晌午时分,太阳毒辣辣的晒下来,每个人其实都已经被拷的口干舌燥。

然而夯打阿嘎土的热情始终高涨。

他们在辛勤劳作,却又在纵情歌唱,脚下踩着阿嘎土,身体却是舒展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姿。

汗水酣畅,歌声飞扬。

任是有再多的俗世琐事,也都会被眼前这最朴实无华的歌声给屏蔽掉。

那种快乐,虔诚而又真实。

不用计较得失,仅靠一腔热情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