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1/2)

看看满身尘土的秦江两口子,完全是一副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再看看工地艰苦的环境,拍下一些必要的画面,他们也能写出一篇感人肺腑的伟大父母教出天才儿子的文章来。

事实上。

这样的文章,特别受观众欢迎。

科学院的领导最先看到的就是这些报纸。

一个个感叹。

不容易啊,在这样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果然,每一个天才背后,都离不父母的伟大付出。

然而。

一个小时后。

收到调查员的消息报告后。

没一个人认为秦江和柳燕伟大了,倒是被这一对愚蠢的夫妻气得脸色铁青。

“简直就是胡闹!”

“幸好,幸好,英华中学的老师早日察觉。”

“是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他们是懂的。

两个天才,是堂兄弟,本是十分欢喜的事情,但要是其中一个,因为父母教育的问题,而被逼疯,逼死,那另一个,还会如现在这样的阳光开朗吗?

天才的心思,实际上比普通孩子可能更脆弱,敏感一些。

所以,越是天才,思想教育就越是重要。

接下来的开会。

领导发话,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秦江和柳燕这对夫妻。

“给他们安排相对轻松的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最低目标,就是不让他们拖秦大成小同志的后腿。”

这个建议,其他人纷纷点头。

接下来才是关于两兄弟的。

“这两孩子也真是胆大,就不怕寄错地方了吗?”

这话刚说出来。

周院长就看了他一眼,好吧,这人是负责财政的,相较于会议上的其他同志而言,文化水平要低一些,只要能管理好院里的资金,更高科技的玩意,他不懂就算了。

“若是我没猜错,他们应该懂一些黑客的技术。”

有人笑着解释。

其他人跟着点头。

“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两位小同志。”周院长敲了敲桌面,开口说道。

“他们匿名,我认为,最好是当做不知道。”

有人开口。

立刻就有人反对,“这太危险了。”

单单是那计算机技术,现在虽然还没有向民用发展,但在军方,特别是武器和各种装备上,他们已经看到了惊人的效果,最主要的是,两位小同志现在才十三岁。

“他们就应该得到最好的教育,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那颗脑子。”

“教育?谁来教?”

有人反驳,“就说这计算机。”

指着面前的计算机,“在这方面,我们院里有人还教得了他们吗?”

还真没有。

“我觉得他们学校教育得就挺好的。”有人发言。

这一点,倒是没人否认。

只是,什么都不做,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不能做太多,秦江和柳燕这对父母就是前车之鉴,现在的他们,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出色了,哪怕我们心里对他们寄予非常大的希望,却也不能因为我的希望,而影响到他们的自然成长,揠苗助长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其他人纷纷点头。

最后。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商议,决定,由周院长向上面申请,派相关人员去两位同学所在的省市,第一是保护安全以及杜绝一切社会阴暗面,务必给两位同学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另一部分人员,进入英华中学,加强两位同学的思想教育。

想想,要是他们尽心竭力培养呵护出来的人才,最后出国留学,然后改了国籍,成为歪果仁,他们得憋屈到吐血。

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两件事情都是同样重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