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血肉(邵)(2/2)

那是他人生少有的美好安宁的时光。

后来父亲发现母亲并非因为爱情嫁给他,她不爱他,嫁给他只是因为他神肖母亲的初恋,也是他早逝的表哥。

母亲想要一个和她最爱的初恋的孩子,父亲不过是她利用的工具。

邵栎凡那年七岁,琴房落了灰,再也没有人踏入过。

父亲开始酗酒,母亲索性与他分居,留下邵栎凡一个人不知缘由地被父亲殴打。

他是他和她的孩子,他又不是他和她的孩子。

多矛盾,又多荒谬。

他那时还太弱小,能做的事只有躲到琴房的角落,躲在钢琴的后面,寄希望于父亲能心软。

看到承载了那么多美好回忆的琴房,父亲会不会选择不打他?

邵栎凡那时还太小,小到想不明白,感情是多么廉价而致命的东西。

邵栎凡八岁生日那天,母亲在他的哀求下终于愿意回来,醉酒的父亲却将拳头落向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个顶顶骄傲而雷厉风行的娇小姐,一生众星捧月,没受过任何委屈,更别说被家暴了。

母亲便请律师送来了离婚协议书,没避开的那一拳也拍照留存,如果父亲不同意,她马上就会去做伤情鉴定然后跟他打官司。

离婚那天,邵栎凡跟在父母身后看他们领了离婚证,母亲走到他面前,蹲下,揉揉他的脑袋,“抱歉啊,小凡。”她的神情是那样温柔,“你要乖乖听爸爸的话,妈妈有空会来看你的。”

父亲同意了离婚,唯一的条件就是他的抚养权。

邵栎凡无数次想求母亲带他走,想给她看身上的伤疤。

可是看到她兴冲冲跑进别的男人车上的身影,他又说不出来话。

父亲的手从后面钳住了他的脖子,拽着他往前走。

窒息感、疼痛感、屈辱感。他痛恨这些感受,却无力反抗。

母亲后来再嫁给了一个商人,也就是离婚那天在民政局门口接走她的那个人。

那年他十二岁,父亲在母亲婚礼当天喝得烂醉,醉醺醺地拿着酒瓶洒满了琴房的地面。

然后把门反锁,锁住了一切曾经的美好回忆,包括还坐在角落的邵栎凡。

一把大火,火焰熊熊燃起,顺着酒迹逼近了邵栎凡。

他旁边就是窗户,他本该尽快逃走。

但他当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打电话给了母亲。

他的声音带点颤抖,他说,“妈妈,爸爸把琴房烧了。”

母亲那头人声嘈杂,他这才想起她在举办婚礼,她只是笑了下,随意地回他:“小凡,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烧就烧了吧。”

原来在他眼里那样不可割舍留恋至今的记忆,在他们眼里是那样没所谓无意义。

邵栎凡把手机扔到一旁,看火焰吞噬掉母亲拉过的小提琴,看火焰把他留恋的一切吞噬为虚无。

他听见了父亲的笑声,他突然觉得倦了。

死了也不错,和这片回忆一起葬身火海,还算不错的死法。

手心刺痛,高温蒸腾理智,他缓缓阖眼。

是闻予穆的妹妹穆予闻救了他。

他们两家是邻居,听说小姑娘看见火光不管不顾地冲进来救了他,自己却重伤不治。

他浑身裹着绷带去参加了她的葬礼。

闻予穆的父母早几年就去世了,他一个人操办了整个葬礼。

邵栎凡永远欠闻予穆一条命,所以闻予穆做什么,他都可以容忍。

他希望闻予穆能做点什么,对他颐气指使,恨他。

但都没有,闻予穆永远是那副逆来顺受的模样,好像是闻予穆欠了他。

他们俩就这样拧巴而别扭地相处着长大。

伤好之后回到家,父亲没有愧疚,没有悔恨,他灌着自己酒,对邵栎凡说:“你看,你妈根本不爱你,你差点死了都没有来看你一眼。”

邵栎凡当然清楚是因为父亲把消息捂了下去。

他慢慢逼近瘫坐在地上的父亲,“爸,我想学小提琴。”

父亲站起来,晃晃悠悠要打他巴掌,勃然大怒:“就知道惦记你那个贱人妈,你看她管过你一天吗?”

邵栎凡拦住那一巴掌,狠狠踹了父亲一脚,骑在他身上,掐住他的脖子。

看那张熟悉的脸逐渐青紫,看他嘴里溢出听不懂的只言片语。

他最终还是放开了手,居高临下地看狼狈咳嗽的父亲。

原来只要他足够强大,就可以获得支配的权能。

原来一切都是可受控的,原来一切并非只能眼睁睁看着灰飞烟灭。

原来臣服是这样美妙,他那个只会冲他挥拳的父亲正痛哭流涕地向他求饶呢。

“爸。”他扇了父亲一巴掌,“听话点。”

他是爱着听话的父亲的。

毕竟血浓于水吗。

他是因为扭曲的爱意而结合出生的孩子,是浸润在无望的悲切中长大的孩子。

是见证过美好在眼前不受控地破裂的孩子,是只会以暴制暴的禽兽。

他的本性与经历造就了他的卑劣不堪,所以即使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多么招人厌弃,也不可能改正。

暴力与挣扎堆砌出他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