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 第109节(1/2)

再就是蒸肉、炒菜……

“小时候家里穷,就算过年也只有一两盘肉,现在日子好了,一桌子肉,现在的孩子真是有福气。”宋文敏感叹。

如果她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大部分人都可以过上每顿吃肉的日子,不知道又会作何感叹。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徐家人全部上徐海平单位的房子看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第二届,去年联欢晚会出来以后徐海平就有买电视机的打算。

特意攒了半年钱,排了一整晚的队,终于把电视机搬了回来,今年说啥也要让妻女和父母看到这个春节联欢晚会。

幸好是买回来了。

这不,徐海州一家三口也赶上了好时候,如果去年回来,一家人只能待在家里听收音机了。

“快快,要开始了。”

“先别吃了安安,快过来,马上开始了。”

排排坐上床,乔安跟着妈妈坐,乔露隔壁是徐海州,另外一边是儿子,乔安的另外一边是徐勇贺,徐勇贺隔壁又是于芝兰……

除夕夜里,一家人热热闹闹挤在大床上,配着瓜子饮料零食,兴致勃勃等待春节晚会开始。

相比第一届,第二届的春晚显然更有经验,比上一年更加精致,也更精彩。

这是真正的直播晚会,虽然台下观众少,舞台也不比后世大,道具也不那么丰富,但就是让人感到异常温馨和欢乐。

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大放异彩,好几个节目都变成了后世人必看的经典。

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宇宙香烟》,还有魔术表演,趣味乒乓球表演,歌唱表演……

最后李谷一演唱的一首《难忘今宵》,更是成为了后世每年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还真别说,虽然老电视剧乔露大多看不进去,但这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即使是黑白色的,她竟看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跟着大伙儿融入这阖家欢乐的气氛里,浓浓的满足感将她包围。

视线偶尔瞥向床角,乔安不知什么时候,横躺在徐勇贺怀里呼呼大睡,一只小手攥紧爷爷的棉袄纽扣,一只手蜷缩在胸前,红彤彤的嘴儿微嘟,睡得真香。

再看徐勇贺,眼睛虽然落在电视机上,大掌却轻轻拍打着乔安的胳膊,哄孩子睡觉似的。

乔露承认,徐海州没说错,他的家人都挺好的。

误会解开后,终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作者有话说:

下章回家,没码完,白天还有一更

第66章

1984年, 被后世人称之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

邓公的话一锤定音,通过发展和经验证明,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 建立经济特区,并宣布开放14个沿海城市……

消息一出,轰动全国, 激发出大众爆棚的热情和信心,这也是八十年代末下海潮的开端。

1984年, 非同寻常的一年。

对国家而言是很好的开端, 对徐海州的小家来说,更是。

……

徐海州打算初五就带老婆孩子回黎安,在东北待的这十多天也差不多玩够了。

他找了之前认识的倒爷, 从初一到初三足足等待三天, 才弄到两张卧铺票, 还是需要中途转车的那种。

虽然有点麻烦, 比来时要多花四个小时, 但好在是卧铺。

乔露松了口气。

能买到卧铺票什么都好说, 要不然挤硬座真得崩溃。

……

初一惯例是拜年日,天刚蒙蒙亮徐海州就把妻儿唤醒,声音很轻, 挠痒痒似地。

大概才七点左右的样子吧,母子俩没一个想醒。

一个抱着妈妈撒娇,一个抱着老公撒娇。

“嗯?这么早?等等嘛, 再睡一小会儿,一小会儿……”

“等等, 爸爸, 我还想睡觉……睡……”

说着, 齐刷刷进入休眠状态,徐海州哭笑不得,只得再陪俩祖宗多睡了一个小时。

北方有习俗,初一起得越早来年福运更旺。

回到筒子楼洗漱,早餐吃完后,便带着孩子们走街串巷拜早年。

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叔叔婶婶,统统都要走一遍。

拜年不仅可以让小孩子收到压岁钱,还能收到各种糖果点心,富裕点的人家还会给点水果,兜里塞得满满当当。

若路上碰到其他小朋友,还会相互炫耀一翻,看看谁的压岁钱多,谁得到的点心最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