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 第165节(1/2)

想了想,乔露笑着道:“嗯,这样的惩罚也差不多够了,之前的事过去就过去,只要不闹不撒泼打滚不要脸,我也懒得跟她计较。”

“是了,她不闹事,咱不跟她计较,要是闹事,不用你出手,我跟你陈婶,我俩上去扇她巴掌!”田婶儿豪迈地挽起袖子,做出扇巴掌的手势,把乔露逗笑,笑得肚子疼。

聊了一会儿,乔露后知后觉发现内院少了个人:“刘姐呢,怎么没见到她?”

大家面面相觑,摇头:“不知道,还没下班吧,你来之前就没见到人。”

好家伙,说曹操曹操到。

话音刚落,外院越走越近的脚步声响起,传来刘晓红激动到破音的声响:“快去快去!红星服装厂倒了!大清仓,布料和成衣便宜死了!快去买啊,去晚了就抢光了!”

原来刘晓红回来晚了,是跟她的几个老姐妹抢购布料去了!

“刘姐,大热天的,你这围巾还挺时髦哈。”乔露笑着打趣她。

听见声音的一刹那,刘晓红先是愣了一愣,反应过来后立马跑回家把布料放好,解开脖子上因为拿不住,而胡乱套在上面的两条长条棉料。

小跑着出来,抱住乔露,激动地跺脚,拍拍她:“哎呀!你还知道回来啊!多久没来了,好久没见你了啊,长变了没?”

自上而下仔仔细细打量她,不住地点头,笑容从眼眶里溢出,好高兴的样子,好像比乔露的亲妈见到她还高兴。

“胖了!长肉了!更像孩子妈了!”褪去从前的稚嫩和青涩,浑身散发出一种母性的女人韵味。

“得了,再说她胖啊,估计得减成皮包骨了。”陈婶儿把她拉开,笑道。

“啥皮包骨?”刘晓红不解。

大伙儿把乔露说要减肥的事儿告诉刘晓红,恍然大悟后笑得不行。

“减啥肥啊,胖才好,胖才好哩!胖了啊,一看你就是有福气的!”

这年头,胖子可不就是有钱人专属的象征吗,没点钱,谁吃得胖哦!

笑完,问乔露回来的目的,又逗了一会儿俏俏,才想起正事儿。

“就刚才,我脖子上戴的那两条棉料,你们猜我多少钱弄来的?”

“多少?”

“两条,这么长呢!花了我八毛五!”

“啊?这么便宜?”恁长的两截,按照市场价买,少说也得一块五吧?

“是啊,红星服装厂你们晓得不?那谁,就在小高家后面那条街,还挺大的一家,哎呀不知道咋回事,干不下去了,听说厂长都辞了!要清仓,厂子不干了!倒了!”

“啥?”

巴拉巴拉拉着刘晓红问个不停,乔露听了一耳朵,越听眼里的光越亮。

好家伙,薅羊毛了!

问清楚情况后,大伙儿也来不及跟乔露继续寒暄,赶着上红星服装厂薅羊毛呢!

乔露赶紧把俏俏接到怀里,推着徐海州:“快,海州,去薅羊毛!多买点回来,我们家需要呢!”

改革开放后,为了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出现产业潮涌现象。

通俗点说,所谓潮涌现象就是各行各业的厂商,短期内进入同一行业进行投资。比如纺织业服装业,因为没有创新门槛,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投资生产,扎堆进入行业内,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潮涌现象。

最后消费者无力消化厂商生产出的商品,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这也是为什么九十年代会兴起一股“下岗潮”的原因,厂里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没有钱,没有钱就发不出工资,于是只能大量裁员……

“快,海州,跟上去,薅羊毛!”乔露跃跃欲试。

如果不是抱着俏俏,她保准要跟自家男人一块儿大抢购。

最后徐海州还是去了,在一众大姐大妈婶子们中间,他这年轻英俊的帅小伙,简直一股“清流”。

两小时后天浅浅地黑下来,俏俏的第三波奶奶喝完,徐海州终于回来了。

不知道从哪里借了辆三轮车,满载而归。

服装业干了三年,他早已知晓那种布料该买,哪种不好用,乔露翻来覆去检查,满意度十颗星给九颗星,少一颗怕他骄傲。

“省了多少?”美滋滋地问他。

“百来块。”接过女儿吻了吻,笑道。

买得越多,省得越多,这回薅羊毛真赚爆了!

“哇——可以了可以了,百来块都可以买辆自行车了,真不错啊。”

可有一点乔露一直没想明白。

“刘姐,没记错的话,红星服装厂不是国营单位吗,怎么会干不下去?”记得下岗潮九十年代才开始,国营单位也是在那个时代走向“没落”的。

这才85年,没道理啊。

“嗐!没生意就干不下去了呗。你是不知道,现在多少私人工厂都起来啦?虽说人家规模不大吧,怎么说也能分一杯羹,国营工厂再大也架不住私人工厂一点一点挖。”

“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什么水滴石穿……也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反正就是一天天的,小的积累起来变成大的,你能懂我的意思不?”

“嗯,能。”话糙理不糙,但乔露仔细思考了几分钟,发现事实恐怕没那么简单。

翻了翻刘晓红买的成衣,都是款式早就落后市场一大截的款式,老土不说,连花色也死气沉沉,就这样,能卖得出去就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