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1/2)

同样的心智坚毅,同样的不折不饶,同样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不同的是,她爱的人心中只有旁人,对她的付出不屑一顾,甚至连看着她的眼眸中都带着嫌弃和厌倦,而她……

难道,当真是她错了吗?

太后身子抖动了许久,面色苍白灰败,最终叹息一声,“好,你要嫁他,便嫁吧,你也大了,再留在宫中也不合适,等伤养好了就去封地吧,哀家也不愿再管你的事,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话落,整个人像是瞬间苍老了十岁,一下子衰败了下来。

昭华公主闻言,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眸,两行清泪滚落了下来,母后这是……要与她断绝母女关系吗?她唇角勾起一个凄惨的笑容,一瞬间如释重负,一瞬间,又心如刀绞。

如今这结局,她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昭华公主重重地磕下头去,“……谢母后开恩。”跪下去之后就倒在凤铭暄怀中,没能再起来。

太后却不再看她,转身,在容嬷嬷地陪同下上了步辇。

凤铭暄连忙抱着昭华公主进殿。

在看到她手臂上的伤时,凤铭暄内心绞痛了起来,痛心地抚摸上她额头,手底下湿润一片,他叹息一声,兄妹四个,一死,一伤,就剩下他和三弟在苦苦撑着,手心手背,如何抉择,他怎能再优柔寡断?

凤铭暄像是做了什么决定,深深的看着昭华公主,吩咐了太医几句,起身向外走去。

当天下午,皇上与燕王在殿内大闹了一场,狠狠的斥责了燕王一顿,言其行为无状,目中无人,同时,接连下了三道旨意。

两道在明,一是将昭华公主下嫁给羽林军统领秦默,二是彻查公主被绑事件,所有犯案人员一律处斩,一道在暗,太后年事已高,即日起搬去普及山,颐养天年。

后一道暗旨被他暂时压着,只等合适的时机再亮出来。

太后自回到宫中就倒了下去。

容嬷嬷端着茶水上前,见太后无力地靠在软塌上,双眸紧闭,面色发白,额头上沁出了冷汗,心中叹息,却也不知该如何劝。

今日只怕给太后的打击巨大,她一时之间承受不来。

良久,太后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空洞,有些无神,昭华公主狠戾的眼神,那一下一下刺入手臂的刀,像是狠狠扎进了她的心里,叫她一想起来就浑身颤抖,她竟不知,她的亲生女儿竟然恨她至此,恨到宁愿削骨还肉,也要与她抗衡……

“难道,当真是哀家错了?”

良久,她缓缓叹息一声,只觉疲惫。

容嬷嬷跟随了她几十年,是看着她走过来的,闻言斟酌了一下字眼,劝道:“公主只是年幼气盛,日后为人母,便能理解太后的苦心。”

“哀家做这些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她?”太后抚上太阳穴,只觉得那处隐隐作痛,痛得她眼眶微涨,有些难忍,“你看看她那样子,好似跟哀家有天大的仇恨,哀家的两个孩子,一个跟哀家不亲,一个恨极了哀家,哀家这是两头都不落好……”

容嬷嬷眼眸微闪,如今闹成这般,便是太后不肯放权,皇上又要□□所置,只是这话,她却是万万不能说的,很多事情,需要太后自己去想明白。

太后松了口,又有皇上在背后撑腰,自为公主和秦默上了药之后,便将二人安排在一殿之内,秦默撑起身子,坐在公主床前,看着她手臂上的伤势,想到那让他目眦欲裂的情景,只觉心如刀刺,只恨自己能力不够,竟要她挡在前面,为了二人的日后作出这番牺牲。

而他,竟还一次又一次的退缩,甚至还动了为了公主的名誉而离开她的念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