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2)

“趁现在还没有人敢立刻控制雪岭,殿下可以官府的名义张贴告示,网罗药师和采药的山民,安定民心,这样一来所有盯着雪岭的人,都知道殿下的态度,就更加不敢在此刻出头。”

苗氏、汤氏和其余一同颠覆的世家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而且如今世人皆知葵郡王是陛下亲封的郡王,若与之作对、分薄了原本属于葵郡王的利益,万一被打成乱党,那就不是银钱的事情了。

所以一旦刘葵表示要接手雪岭,临近的小世家就会更加谨慎。

刘葵点点头,但他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外人皆不知这等利国利民之事,乃是简大夫您所提。”

“此事能落到实处就好,”晓年并不在乎是否能声名远播,他笑笑道:“募集的山民成群结队进山,身边有怀安军,这样会更加安全。”

但他心里也清楚,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被招募,为朝廷和官府做事。

有些珍贵的药材长在隐秘的地方,只有经验丰富的山民才知道怎么进山、走哪条路,大概在什么位置找。

这些心得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甚至豁出性命换来的,是掌握在山民手中至关重要的“秘密”,他们不可能轻易与旁人分享。

所以这部分人之后恐怕还是会独自进山,一旦遇到什么野兽和困难,依旧没有人从旁保护,只能自生自灭。

不过转念想想,要想拯救所有的人是件不现实的事情,不要说他和刘葵了,就算是煜亲王殿下,恐怕也不能做到……既然这样,竭尽所能,但求问心无愧就好。

“募集山民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就地取材,找来药师则是请他们来商议一下,看能不能拿出个具体的方案。”

兴安雪岭中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黄芪、苍术、赤芍、沙参、龙胆等药用植物就有几百种,珍贵的药材也不少,对于大夫来说简直就是圣地。

可是,并非所有的药材都能通过人工种植,所以才要列出一份清单出来。

晓年不是怀安人,简晓意大夫虽然出生此地,但由于一直在醉心研究自己的事情,所以对雪岭的情况并不熟悉。

他们需要的是对雪岭的情况非常了解的药师,然后才好请他们一同研究种植什么药材、效果又是如何,最好还请他们一同建造官家的“苗圃”。

虽然煜亲王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在此处网罗药师和山民,但却容易引起冀州皇帝的注意,他原本就不想过多掺和北境,所以晓年见葵郡王愿意出面,感到十分高兴。

“过段时间我要再去雪岭一趟,或者几趟,希望能够尽快实现我们想到的事情。”

第92章 药厂

葵郡王以都督府的名义贴出告示之后, 陆陆续续有不少药师和在雪岭采药的山民来询问。

他们中如果有意向长期做下去的人,就会被登记在册,等专人进行考核后, 方能与都督府签订契约。

晓年看了几日的名册, 不禁有些惊讶——竟然还有不少人呢!

葵郡王安排协助简小大夫的人解释道:“汤氏、牛氏虽不是医药世家, 但靠的是兴安雪岭的药材发迹, 他们名下不仅有药铺, 也开设医馆, 东麓和北麓不少药师就依附于这些大医馆。”

虽然汤家和牛家因为谋逆罪伏法, 但还不至于祸及这些医馆和药铺的药师。

只是没有了医馆和药铺, 他们暂时无处可去, 空有一身医理医术,却因为曾经在汤家和牛家门下做事而让人心生忌惮。

倒不是旁的医馆觉得他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了——毕竟都是得养家糊口的,谁也不容易。

他们不过是担心受到罪人牵连,不敢接手这些药师罢了。

这些药师原本在北境最好的医馆,如今跌落尘埃,自己同样怕受到汤家和牛家的牵连。

他们中大部分人很是过了一段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生活, 有些甚至已经为了避祸远走他乡, 估摸着再也不会回北境了。

这一次都督府贴出的告示, 也就是代表了北境新主人的意思, 这些流离的药师自然有心归顺葵郡王,于是纷纷去录入名讳等信息,期望可以为葵郡王做事,受到其庇佑。

至于那些采药的山民, 则是看重了告示上提到的“护卫”二字。

他们大多都是散户,也不像有些采药的山民积累了几代人的经验,已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还能更快发现更好的药材。

每次进山对他们来说其实都是拿命相搏,现在都督府贴出了告示,称届时集中采药会有府兵相护,他们自然对上面描绘的事情有所期待,想来一试。

由于兴安雪岭北起冀州,西南至雍州,属于冀国的山脉大多在葵郡王和烁亲王的封地,这告示上的内容一传十、十传百,竟然把不少没有收到牵连的人也吸引了来,所以人数很快就增长起来。

晓年闻言,立刻拱手道:“那就有劳曹大人先请人筛选一遍,然后咱们再着郡府的名医集中看选。”

时坚立刻回礼道:“不敢不敢,吾等受都督所托,皆听简大夫调派,您安排的事情,吾等立刻去办。”

冀州边境的都督府是由镇守的亲王或郡王担任都督,除从五品的长史和司马之外,还有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两人,另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一人,分管郡府内外事务。

刘葵令司仓和司田两位曹参军协助简小大夫,同时也安排郡王府的长史廖凌全力配合他,代表郡王府支持简小大夫的具体行动。

时坚就是司仓参军,年纪稍长,十分有经验,不仅熟悉北境的事务,又因为祖籍在雪岭东麓的泰城,所以对那里的实际情况也比较清楚。

有他们这些当地官员的配合,晓年觉得事情推进得比他想象得迅速,从开始准备到贴出告示、再到整理名目卷册,前后不过十来天。

时坚带人先进行了一遍筛选,按照简大夫的要求留下了有经验或有潜力的人,然后葵郡王府和煜亲王府再请兴安城的名医对录入在册的药师进行了考核,找出了合适的人选。

按照晓年的计划,围绕雪岭的工作主要有三条线,要在近几年中依次展开。

首先是将这些采药的山民集中编整队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定期的演练,然后让他们分区域、分时间段,在府兵的护卫下进山。

由于整个雪岭山脉绵延千里,光是在冀州的一段就深不可测,是漫无目的地进山,还是有计划的寻找……显然是后者更有效率。

正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时候的人们已经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之所以要分区域和时间段进行采药活动,晓年只要稍稍提些原因,他们就能意识到这项安排的重要性。

时坚跟简小大夫禀报了编整队伍的进展,然后道:“现在有煜亲王殿下和葵郡王殿下两位皇族坐镇我怀安,只要山民不太深入密林,妖魔可暂时不用担心,有府兵相护,寻常猛兽亦不用惧怕,如此就比较稳妥了……只是煜亲王殿下到底是要回去的,也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光景。”

这样好的局势,对于怀安来说却不是永久性的,一旦北境安稳,煜亲王殿下势必会返回天京,到时候只有葵郡王一人,对于妖魔的震慑会小上许多。

晓年点点头:“所以,现在虽不正式开始,但却要做另一项准备了。”

“就是您之前提到的,找合适的位置,令人种植药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