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1/2)

毕竟帝王威严,与生命之胁相比,显然是后者更能激发人的潜力。简晓令面对妖魔都不会射偏,又何惧在少年君主面前射一个红心。

余德见刘荃在看场中英姿飒爽的青年,主动道:“此人名为简晓令,祖籍是宁安人士,之前在京中,后搬至绥锦。”

他偷偷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煜亲王,继续道:“他的祖父,正是负责过您脉案的简太医。”

刘荃当然记得简太医,而且也记得简太医和他的长孙治好了煜亲王的魇症。

在徐家利用简遵友试探刘煜之前,刘荃对这个老太医的印象不错,但在简遵友去了煜亲王身边之后,他对简遵友就没什么好感了——攀附煜亲王的小人,有什么品德可言,过去那派正直不阿的样子,恐怕也是虚伪的假象。

若是寻常听说有大夫家里的人弃医从武,他可能还有几分兴趣去听,但听说是简家的,就没那么多兴致了,连带着对简晓令自然没了好印象。

可偏偏这家伙还格外优秀,不仅相貌堂堂,气质不凡,还成为场内唯一一个九箭都未脱靶的人,甚至射中红心两次,让刘荃想要给个差的名次都不行。

殿试名次揭晓后,朝中官员会在太和殿唱名,并在宫城门外挂榜,天子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十六卫护送武状元归第,以示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还会举行盛大的“会试宴”,新科武进士皆会得到陛下赏赐。只是由于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鼎甲、二、三甲得到的荣耀却大不相同。

虽然刘荃心中不喜简晓令,但其优秀众人皆见,做不得假,再加上还有煜亲王在旁盯着,他只能以其他人策论更佳为由,点了三鼎甲,让简晓令屈居二甲第一名。

殿试以后,这些武进士通常会由兵部授予官职,但也有特别优秀的,会由皇帝钦点,留在十六卫。

考虑到简晓令的身份,刘荃考虑着要把他留在京中,然而一向无欲无求的煜亲王却找刘荃要人了。

第161章 谈心

“简晓令原本就在臣立阳军中, 如今回绥锦,也可再上阵斩杀妖魔,为陛下守卫边境。”

煜亲王看向少帝:“陛下也说,简晓令比之瞿丰、易晗和王奚等人稍逊, 三鼎甲留在十六卫, 可保护陛下, 这也是惯例……至于这稍逊的,就让臣带回绥锦调_教吧。”

简晓令在骑射一项中表现格外突出,但刘荃心中不喜他出身, 说其“稍逊”只是故意找茬, 没想到竟然被煜亲王拿来当做理由, 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他绞尽脑汁才想道:“简晓令确实优秀,又在立阳军历练, 自然不同凡响,朕甚爱之, 委实想留他在十六卫……”

少帝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神看向蔡鹏等人, 希望他们这个时候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可惜, 尚书令蔡鹏、吏部尚书陈雪和兵部尚书开元, 皆陪陛下经过整个殿试, 自然知道陛下对那简晓令并无多少喜欢,只是现在见煜亲王要人,才突然转口。

蔡鹏在心中默默叹道:比之先帝来,陛下恐怕还是太年少了些, 喜怒皆放在脸上不说,还有些意气用事了……

这个时候若是顺着陛下的话说,为陛下助阵,也未必能让他如愿,而且还会激怒明晃晃要人的煜亲王,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凡有些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开口。

但臣子的苦心,年少的皇帝显然没办法领会。

他只觉得眼前这些所谓的肱骨之臣皆是胆小怕事、懦弱奸猾之辈,根本不敢跟煜亲王对峙,哪里还谈得上好好辅佐他。

心中莫名生出一股难以压抑的恼怒,刘荃只觉得自己这个帝王做得也太过憋屈了。

刘荃想,若是在煜亲王这个臣子面前,他连一个武进士都留不下来,那岂不是告诉所有人,皇帝畏惧摄政王、低他一等,顿时觉得不能退避,必须在这件事上据理力争,把刘煜的势头压过去,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君臣之别!

所以他不等刘煜说话,就想让这件事尘埃落定:“煜亲王不用多说了,朕一定要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煜张口道了一声“陛下”,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打断他的话。

因煜亲王的胆大妄为、目中无人而心中恼怒的刘荃在看到煜亲王幽暗深沉的眼眸时,就好像突然被人泼了一盆冷水,心中胆颤不已。

——他刚刚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中邪了吗,怎么一下子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这样跟刘煜杠上了!现在可还不是跟刘煜正面对决的时候啊!

后悔不已的刘荃这才觉得背后冒出冷汗来,庆幸自己到底没把话说死。

没有把话说死,还有回旋的余地……但刚刚他态度那般强硬,此时改口又觉得有些下不来台,一时时间尴尬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不要说帝王了,就是蔡鹏等人也没有想到煜亲王竟然会为了一个小小武进士,如此跟陛下针锋相对,半步不让。

这显然不是因为简晓令本身有多重要,而是煜亲王在向年轻的帝王示威……看来,先帝的遗旨终究是让他耿耿于怀,因在别处无法发难,于是选在这种看似琐碎的小事上表达出来。

刘煜可不管他们心中是如何猜测的,他若不能把简晓令带回绥锦,还让他留在了天子的十六卫中,那他的晓年,还有简家人,岂不会为了简晓令担心死。

刘荃想要状元瞿丰、榜眼易晗,随他去,想要这一批所有的武进士都为他忠心效命,也随他去。

但简晓令他必须带走,绝对不给刘荃为难蹉跎晓年家人的机会。

这时候蔡鹏知道,若再不打圆场,给少帝一个台阶下,恐怕就真的严重了,虽然明知道此时开口会得罪陛下,他还是不得不开口道:“立阳军乃当世雄狮,臣听说那简晓令是出自立阳军,也不禁欣赏几分,陛下向来尊敬煜亲王殿下,想来爱才之心犹甚。”

刘煜看了一眼白发苍苍的老者,就知道刘炘为儿子选的这位顾命大臣,不仅能干,而且是真心为刘荃着想的人。

把这样的人封为太师,留在刘荃身边教导他,而不是选丁灏这等稍显油滑老练之人,刘炘可谓用心良苦。

可惜,他的儿子有没有容人之量,就不得而知了。

蔡鹏并不知道煜亲王对自己的评价,他低头继续道:“简太医当年为陛下问脉,陛下重情,因此看重简晓令,乃臣子之福……不过,简太医如今也在绥锦,若是能让简晓令去立阳,离他这位祖父近些,多尽些孝,也是件佳话。”

先是将立阳军夸赞一番,再把简太医搬出来说事,就是点明少帝对简晓令改变态度、非要将“稍逊”的他也留在十六卫,是因为惜才和旧时情谊,并非与煜亲王对着干。

再以尽孝为由,给刘荃一个台阶下,也正好符合帝王仁孝治天下的定位,可谓十分周全了。

刘荃闻言,心中先是生出一股委曲求全的怒意,和对蔡鹏这时候才跳出来讨好煜亲王的鄙夷,好不容易压下又在翻腾的火气,笑着开口道:“太师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身为武将,原本就有诸多身不由己,如此让他留在立阳,多少能全些孝心。”

他对吏部尚书陈雪和兵部尚书开元道:“就这样安排下去,瞿丰、易晗、王奚和宋桡等,到十六卫,简晓令,就让皇叔带回立阳去。”

说完,刘荃原本想讨好地看向煜亲王,看他有没有消气,但又觉得自己身为帝王这般给一个臣子伏低做小,实在太过丢人,于是只能佯装劳累了一天,有些疲乏,让煜亲王和众臣退下。

他并没有注意蔡鹏低下头时眼中流露的失望。

——若是先帝,此刻早就接着刚刚他所言,以仰慕立阳军为由,把瞿丰或者易晗送去立阳军历练一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