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 第18节(2/2)

“于公,沈卿南下是为朝廷办事,替朕担着风险。” 抬手夹了一块沈明娇喜欢的糖蒸酥酪到她碟中。又含情道:“于私,他是娇娇的父亲…”

“皇上待臣妾最好了!快尝尝这个豆沙菊爪酥…” 美人儿心事落地,又开始对着他撒娇。“先贤有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臣妾便也学着附庸风雅一回。”

尉迟暄看她知情识趣,顺而想起后宫的事,问道:“朕托给娇娇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皇上可要好好想想,如何赏臣妾了!” 沈明娇娇俏地挑眉看他,胜券在握的得意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对外唤道:“桂初!”

“奴婢在。”

“快给皇上说说,本宫让你差的事如何了?” 她不遮不掩地将人唤来,又揽住他的手笔,跃跃欲试道:“臣妾也未听回报呢!”

“主子吩咐奴婢去查慧妃娘娘与萧承徽这些日子的往来…” 桂初抬眼,揣摩着皇上的神情。复又规规矩矩回禀道:“萧承徽日日到太皇太后宫中请安,慧妃娘娘忙着照料二公主,无甚特别。只是…二公主落水的前些日子,慧妃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曾出宫到萧家票号,换了数张面额颇大的银票。”

沈明娇此前说的话并非作假,她的确未曾听过桂初的回禀。如今乍然听到这事,也是一怔。“皇上您看,臣妾的人厉害吧!” 面上不露分毫,状似心无城府地先讨起赏来。

“不错!” 查了多半日,她就只差人查出这些来…尉迟暄不忍美人儿失望,点头违心赞道。

“诶?你是如何查到的?” 沈明娇一惊一乍地,问桂初道:“做的极好,皇上和本宫都有赏。”

“奴婢…在宫中日久,相熟之人颇多,替主子打探消息自是不难的。”

“皇上,内务府的人来了。” 桂初话音刚落,宋诚适时进来岔开了沈明娇的追问。

“秋节将至,朕叫内务府送来些秋菊给你赏玩。”

“臣妾谢皇上美意。” 沈明娇明眸善睐,顾盼生姿,顿了顿,又道:“只是…秋菊冷肃,庄严有余,情致不足。臣妾还是更爱牡丹,花团锦簇,妍媚生姿,让人看了欢喜!”

“依你!” 尉迟暄最喜看她这般直爽明朗,着意纵着。吩咐宋诚道:“去花房挑些牡丹来,送到永和宫温室里养着。”

秋菊有佳色,金风飘素蕊。仁寿宫,院中名目繁多的秋菊花簇锦攒、齐放争妍。

“前几年宫中一直在办白事,倒是许久未曾见过这样百花争艳的热闹了。” 太皇太后心悦意舒地看着满院子缤纷,与郑姑姑闲话道。

“皇上最是仁孝,特吩咐了内务府挑枝叶品格都齐整的秋菊,送来给主子赏玩。” 郑姑姑素来不是个多嘴多舌的,眼见太皇太后开心,才柔声笑语道。

郑姑姑本是萧国公府的家生奴婢,跟在太皇太后身边数十年,极受倚重。

“息兰,哀家知道你的意思。皇上登基后,你便一直劝哀家放手,安享晚年…” 太皇太后闻言看向她,神色之间几分无奈优柔。“子孙不争气,怪不得旁人。若只是一个萧歧,舍了便舍了。萧家当年避难回了江南,如今皇帝再查下去怕是要拔出萝卜带出泥来,到那时候就是退无可退…”

“唉…” 转眼便是三十多年过去,郑姑姑再想起旧事,仍觉刀剑风霜扑面而来,心惊不已。“皇上虽然强势,可到底还是顾及着主子的。”

“若皇帝让哀家安心,哀家自然也会让步,照旧扶持着他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上。”太皇太后冷淡轻笑一声,疾言倨色道:“早知养虎为患至此,当初就不该一时心软,选了他做太…”

“主子慎言!” 郑姑姑闻言顾不得规矩,将太皇太后的话打断。“江南事平,皇上重赏了萧家,又晋位萧承徽为贤妃,都是为了您开心呢!”

“他是哀家教出来的孩子…还是太嫩了…” 言及此处,太皇太后眼中冷意顿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皇帝这是借着科举的事磨刀呢!”

“磨刀?” 郑姑姑浸淫宫里的明争暗斗一生,敏锐非常。“主子是说,皇上想重翻旧案?”

“依皇帝那个沉不住气的性子,倒不见得知道了当年的事…不过是急着制衡权臣。” 太皇太后素手把玩着着枝头的翠菊,饶有兴致道: “借秋闱的事来试探永靖侯府的忠心,又想方设法打着哀家的名义,将懿妃弄进宫里来。”

“可要出手,冷了皇上对懿妃的心思?”

“萧家在沈家人手里吃的亏,已经够多了…” 太皇太后倒是反过来安抚似的拍了拍郑姑姑的手,游刃有余道: “不急,人已在路上了。”

“主子,可要将窗沿下的牡丹撤了?一水儿都摆上秋菊?” 洒扫庭院的小太监上前问道。

“牡丹,美则美矣,只叹花期尚短…” 太皇太后首肯,含笑看着宫人将窗下廊前的牡丹撤下,由纷红骇绿的秋菊取而代之。素手微微用力,掐下得正好的一朵,意有所指,轻语慢吟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作者有话说: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摘自《孙子兵法·行军篇》

解释: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请求讲和的,是麻痹其心智,另有阴谋。感谢在2022-03-12 23:05:37~2022-03-13 22:21: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ins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投诚

今时不同往日,萧承徽一身名贵的淡紫色水纹锦,由侍女扶着走过御花园向仁寿宫去,大改不得志时的灰败脸色,玉面生辉,盛气凌人。

“远远瞧着妹妹这般气派,我只当是懿妃呢!” 愉昭媛在凉亭闲坐着,打量着来人,开口便是奚落。“还可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怕…登高跌重。”

“愉昭媛素来最是个牙尖嘴利的,不知道皇上是不是也嫌你刻薄,才越过你,将妃位给了本宫。” 萧承徽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脱口便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昨日在仁寿宫,兰昭仪封了德妃。余下的一席妃位,凭资历前后、凭位份高低,给愉昭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偏偏皇上金口玉言,属意于她。阖宫,怕是再没有比愉昭媛更尴尬的人。

“我若是你,今日断然没脸面再出来再张扬的。” 萧承徽扫了一眼面色僵冷的愉昭媛。心想反正经过这场,是将人得罪狠了,索性也不必虚与委蛇,半点儿不留情面道:“位份既是变了,这称呼也该改一改,姐姐妹妹的…莫要唤错了!”

“难得萧承徽还记得规矩,册封礼还没齐全呢,到底也该收敛些… ” 愉昭媛不怒反笑,起身走到萧承徽身边,侧耳轻声道:“江南水大…小心别给妹妹的妃位冲跑了!”

萧承徽到了仁寿宫门前,看见院中的秋菊姹紫嫣红,甚是热闹,正衬她今日春风得意的心情。眉开眼笑快步走到院中,对着太皇太后一福,欢天喜地道:“要说皇上还是最惦记老祖宗的,阖宫的秋色也不及仁寿宫分毫。”

方才说起与郑姑姑说起萧家的事,太皇太后心间正噎着一口气。如今见她这副不识眉眼高低的浅薄样子,愈发觉得不堪为用,语气也带了几分冷淡。“怎么穿成这副样子招摇过市!”

紫色束腰长裙、朝月髻、镶玉金簪、眉间一点芙蓉花钿,通身的装束,总觉得在哪见过似的?

“奴婢瞧萧承徽今日的装束,倒是有几分像昨日的懿妃娘娘。” 郑姑姑上前扶起还在屈身福礼的萧承徽,笑着打起了圆场。“到底年轻,稍微打扮一下,便像花朵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