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1/2)

这次她穿越成了大唐代宗李豫的皇后沈妍,这个被后人意淫为皇帝痴情不渝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的皇后。果然不光童话是骗人的,历史也是会骗人的。

难怪当初她看唐代代宗史录的时候觉得奇怪,上面记载“安禄山之乱,玄宗避贼于蜀,诸王妃妾不及从者,皆为贼所得,拘之东都之掖廷。代宗克东都,得沈氏,留之宫中;史思明再陷东都,遂失所在。”也就是说,当时兵马大元帅的唐代宗李豫收复东都的时候,找到了沈氏,可他回军长安时,却没有把沈氏也一起带走,反而留在了东都行宫。等史思明再次反叛的时候,沈氏就失踪了。

然后李豫对外宣称一直找沈氏,即位之后也没有封皇后。于是他就被封为了痴情皇帝、仁义皇帝。

这在经历过安史之乱之后,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来说,李豫的做法让臣子百姓看到了一个明君的做派,从而对朝廷再次产生了巨大的信心。保皇派也多了起来,这对李豫的统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

可惜真相却是如此的残酷,沈氏竟然是被代宗皇帝故意丢下的!只是因为当初安禄山攻入东都的时候,原主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带走,成为了他的姬妾。

可是这和原主有什么关系?安史之乱伊始,玄宗带着他的妃嫔,外加各个儿子,孙子一大群人仓皇而逃。逃亡自然不能带太多的人,皇帝什么都要带,各路王爷也都要什么都带。可是要是什么都带,辎重寸步难行,估计还没有逃多远,就会被叛军追上,那还逃得掉吗

于是玄宗就要求减负,他自己只带了杨贵妃、刘华妃、钱德妃等几个受宠的妃嫔,也要求儿子们只带上正妃和子嗣,至于孙子的家眷,那是能不带就不准带。

沈妍就是玄宗的孙媳妇之一。她的夫君当时还是广平郡王的李豫痛哭流涕的说不能带她走,让她留守东都也就是洛阳行宫,并给她留下了一百兵士,并承诺等打倒叛军就过来接她。

这些人怎么可能挡得住安禄山的二十万大军,她一个弱女子连跑都跑不远。于是在安禄山攻入洛阳之后,放纵属下兵士□□掳掠,尤其是大唐皇帝的妃嫔、皇子皇孙的家眷更是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沈氏也不例外,广平王府满府都被杀死,而她因为素有才名,加上美貌,直接被献给了安禄山。而安禄山已经得了玄宗的无数妃嫔了,于是就把她赐给了他的大儿子安庆绪。

蝼蚁尚且偷生,况且原主还有一个儿子,幸好李豫再混账,也是在乎子嗣的。且他也需要脸面。于是他带走了原主的儿子李适,并对外宣称,原主自愿留守东都。

沈妍想有生之年至少去见见自己的儿子,于是忍辱偷生,其实她自己也有一股气,她明明是受害者,男人保护不了她,她为何要为了那个懦夫而自裁呢。

只是这姑娘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搞明白。

安家父子起了龌龊,安庆绪杀死了安禄山自后,自立为帝,又和部下大将史思明产生了矛盾。唐军趁此机会,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此时李豫倒是回来过,但是原主却再也没有听到他要接她走的话。后李豫父亲肃宗忙于迎太上皇还都,未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致使安庆绪又卷头重来,洛阳再次失守。沈妍这样的乱世浮萍只能跟着沉浮。

在几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接管了叛军,也自立为帝,继续反叛。沈妍再次被献给了史思明。沈妍不肯屈服,史思明自大而自恋,于是就想玩玩情调,故意放掉沈妍。沈妍趁势要求出家,史思明就给她找了一个尼姑庵,想着温水煮青蛙。

但还没有等他来得及行动,他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干掉了。史朝义还没有来得及打沈妍的主意,就被唐军步步紧逼,生命受威胁之下,一切美人都是浮云。

沈氏乘机跟随逃难的尼姑离开洛阳城,到了山上投靠了一个尼姑庵。谁知这尼姑庵竟然不是正规的尼姑庵,反而是暗门子。

沈氏一边虚应,一边亮出自己的身份,希望能震慑她们,也将最后逃难时的珠宝并买通主持许诺她权利厚禄向外传递消息,希望李豫能接她回长安。

主持贪财贪权,自然答应了。而此时传来了皇太子李豫继位,就更是小心以待她了。沈氏见状就安心的呆在了尼姑庵。

随着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北征的仆固怀恩借助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败奔莫州之后,沈妍的处境更好了。

宝应二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结束。

沈氏听到外面百姓欢呼的消息,日夜期盼李豫过来接她。且她也听主持说皇上已经发诏找她,她欣喜万分,特地让主持去给官府送信,告知她的住处。

谁知主持这一去及再也没有回来。沈妍本能的感到不对劲,于是迅速的跑到山上躲了起来,过了三日再偷偷回去看,就见尼姑庵被官府查抄,所有的人被判斩刑,并立即执行。

沈氏吓得不轻,不明白为什么官府不把她放在眼里。可她一个人也无处可去,只能畏畏缩缩的呆在尼姑庵,吃着她们藏着的干粮度日。要不是心中对丈夫和儿子的思念过甚,也许沈氏早就死了。

可就是这样还是被一个无意中路过的地痞流氓发现了,于是遭遇了灭顶之灾。但他们也带来了外面的消息,也就是说李豫终于舍得封她做了皇后。

云熙嚼着草药,过了一会疼痛终于消失了。原主这身体要是再不好好调养,她绝对被变成真正的驾崩。她可不想什么都没有做就死了。再说她用了原主的身体,也总得达成她的部分愿望。

原主的愿望,一是想和李豫重叙旧缘,二是希望再见到她的儿子。她只能做到第二条。否则见到李豫,她要是一不小心杀了她,她这任务算是白做了,且好搞不好就成了最后一个任务了。她可不愿意为了一个渣男,而赔掉自己的未来。

要想见李适,那就要去长安,且按照历史进程,李适应该是要被封为太子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沈妍才有幸被封为了皇后。

可要靠她这幅破败的身子,她是到不了长安的。且她听先前那个地痞说皇帝不希望她回去,他能知道这么隐蔽的事情,有可能和洛阳节度使有某种关系,听人说过了,这才敢对她不轨。

想起先前的安庆绪和史思明,她决定避开官府。反正现在大唐一团乱,就给了她浑水摸鱼的机会。可做这一切,她都需要有个好些身体和自保的手段。这些都是她的技能,勤加修炼就好了。

半个月之后,她身子终于好些了,又潜入了尼姑庵,将以前主持藏起来的物资都一股脑打包到了山上,这样衣食她就不愁了。

再能正常走动之后,她就开始采些草药,编了一个凄惨的战乱故事,打包卖给了来采药的大夫换些银钱。

半年后,她终于攒够了银钱,让大夫帮忙搞了一个身份和路引。扮作男人再次回到了洛阳城内。找了一个酒楼坐下,听着山南海北的胡侃,她才将这个世界的情况弄了一个大概。

原主的儿子李适已经于二月被立为了皇太子,皇帝继续在找皇后。现在洛阳是属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管辖范围。而田承嗣还在追捕据说杀死他宠爱小妾亲弟弟的尼姑庵逃犯。

云熙恍然大悟,难怪那个大哥能知道那么多呢,人这是有□□消息的!

探听完消息,她找了一个客栈住下来。等到了晚上,她飞身潜进了以前的广平王府。因为安庆绪离开洛阳之时,为了不给大唐留下一针一线,于是实行了焦土政策。广平王府自然也遭殃了。

但原主在离开之前,特地将表明身份的广平王妃封册及引荐,还有李豫特地赐给她的玉佩埋在了地上。原主貌美,但这些年颠沛流离、心思又重,再加上年纪渐长,也没有华服美肴滋养,脸和气质早就变化了。她虽然养了一些回来,但是她的样貌肯定和以前有区别。

为了防止李适不认识她了,她得找些身份东西带上。也幸好原主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在第一时间藏起了这些东西。

云熙按照记忆,挖出了一个盒子,随即抱走回到了客栈。可这一打开,差点晃瞎了她的眼睛。这盒子竟然还藏了好多金子,足够她在这个世界好好活着一辈子了。原本她还想一路卖草药卖过去的。

于是她很在心中很诚恳的道:沈妍,你放心,我一定会去看看你儿子的。

洛阳到长安可是远的很,且这个落后的古代可没有高铁,为了躲避田承嗣的追捕,她也不敢大手大脚的去买马,只能靠着自己两条腿去走了。

终于出了魏州境,她才买了一匹不好不坏的马,有了交通工具,她就轻松许多了。她也需要时间练习武功,所以她也不着急的慢慢的走着。

等到了长安应八月了,从洛阳到长安她足足走了半年。

此时的长安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虽然也人来人往,但是却再也回不到往日的繁华了。酒楼中,好些书生在谈乱安史之乱,一个个义愤填膺的骂着安禄山和史思明。

她低着头小口喝着酒,心里不屑:要不是玄宗后期昏庸,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这样的朝廷怎么会得人心?尤其是竟然把边疆重镇交给胡人安禄山镇守,只是因为安禄山嘴巴甜,又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如此不思进取,不过是害人害己。

这时一个书生高声道:“不光是安贼和史贼,还有杨贵妃和杨国忠,要不是这两人迷惑了玄宗皇帝,我大唐岂会遭受战乱?”

“对。”另一个书生附和:“杨贵妃端得可恶,祸国殃民,堪比妲己。”

众人都异口同声声讨起来,其中还不是夹杂着猥琐和谣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