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1/2)

“殿下,绝不能中老贼计策!”

慕容评举起右臂,拦住众人,深吸一口气,道:“出兵!”

“殿下!”

“信中有言,如殿下不出兵,朝廷有意退回鲜卑祖先之地。”汉人谋士再次开口,“如殿下公开拒绝,无论能不能击退晋兵,都将落人口实,予人把柄。”

“这样岂不是……”

众人气得眼睛通红,却是毫无办法。

“出兵。”慕容垂沉声道,“点兵一万五千,随我出征邺城!”

慕容评的算计固然毒辣,何尝不是给他机会?

“嘉州。”

“仆在。”汉人谋士拱手道。

“代我执笔,回信太傅,我将率兵赶往邺城,并言危难当头,当不以出身选拔人才,推荐司徒左长史申胤、尚书郎悉罗腾、黄门侍郎封孚、虎贲中郎将染干津参与军事。大军抵达邺城,军令皆出大帐,朝廷不得干预!”

谋士应诺,心中已然有了腹稿。

议事结束,众将陆续离开大帐,各自调兵安排。

慕容垂唤来部曲,道:“请中山王来见。”

部曲领命退下,不到盏茶的功夫,慕容冲走进帐内,神情紧绷,半点不见平日的骄傲。

“叔父。”

“怎么,还怪我把你关起来?”

“冲不敢。”慕容冲干巴巴的回道。

慕容垂叹息一声,道:“非是我心狠,不让你回邺城,而是慕容评不安好心,如果你回去,必定会被送去长安。”

“我宁愿和阿姊一起!”

“住口!”慕容垂拦住慕容冲的话,道,“你是鲜卑皇子,岂能受此屈辱!”

“可阿姊她……”慕容冲眼圈通红,双拳紧握,“总有一日,我要屠尽氐人!”

“凤皇,”慕容垂沉声道,“我将率兵奔赴邺城,你随军同行。”

“叔父?”

“切记,留在军中,未得我命,不可离开军营半步,即便太后传召也不能入宫!”

“……诺。”

慕容垂调兵遣将,一万五千将兵离开豫州,浩浩荡荡赶往邺城。

晋军和氐人几乎同时得到消息,桓大司马连发三份军令,要求袁真尽快凿通石门。氐人没有太大的反应,仍然按照约定出兵。有慕容评的密信在手,不愁对方赖账。

以为事情顺利,苻坚将清河公主收入宫中,新鲜过几日,又惦记起慕容鲜卑的“凤皇儿”。

对国主这个毛病,王猛无心再劝。

反正燕国早晚被灭,不过一个灭国的皇子,随国主之意也没什么大不了。

战局兜兜转转,又开始向原有的轨迹倾斜。

有了桓容这个变数,晋军的军粮还算充足。然而,是否能和慕容垂战个旗鼓相当,撑到袁真凿开石门,仍旧是个未知数。

建康城

夜深时分,几条黑影避开巡街府军,潜入青溪里。

守株待兔的桓府健仆立即警觉,跟踪黑影到庾府门外,确认对方翻墙而入,当即心生喜意,守了将近两月,天天喂蚊子,总算是有了收获!

“你立刻带人去码头,看紧送这些人来的商船。其他人和我在这里守着,凡是今夜进去的人,一个也别想跑!”

“诺!”

第八十章 惊变

庾氏获罪,庾倩庾柔问斩,庾希逃出建康,青溪里的庾氏大宅一片萧索。

不过几月,宅内奴仆尽散,院中廊下遍生荒草,偶尔有几声虫鸣,在夜色中显出几分诡异色彩。

健仆分散开守住府门院墙,凡能进出之地都有两三人把守,务求不放走一个入府之人。

“看好了!”为首的健仆身材高大,一身腱子肉,双目精光四射,“如放走一个,自去领罚十鞭!”

众人不敢懈怠,打起十万分精神,抱定主意,入府之人一旦现身,必会一拥而上将其拿下。

庾府内,七八名身穿短袍,腰佩短匕的男子越过廊下,凑到一处,取出一张羊皮细观。

为免引来注意,几人不敢点燃火把,仅能以火折子照亮。

“是在后宅。”

庾府建于永嘉年间,是在一座旧宅的基础上翻修扩建而成。

据悉,旧宅的所有者曾为吴国官员,祖孙三代效忠孙氏。天纪四年,孙吴亡于西晋,宅院之主不愿投降,饮下毒酒以身殉国,妻妾子女随殉,自此绝户断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