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节(1/2)

“恩。”桓祎虽有几分不情愿,到底还是答应桓容,今后会多加注意,“反正我只认阿母和阿弟,其他人和我无干!”

桓容点点头,并不打算勉强桓祎。代他选出两把象牙匕首,随即扯开话题。

兄弟俩行到东院,见过南康公主,话题三绕两绕就绕到了同周氏联姻之上。

“儿听阿母的。”桓祎耳根泛红。

“总要你看着合心才是。”南康公主笑道。

“诺。”

袁峰抱着弓箭,郑重谢过桓祎。

桓伟和桓玄记事以来,还是第一次同桓祎当面,都有几分新奇。

两个四头身看看南康公主,又看看桓容,得两者允许,迈步走到桓祎跟前,像模像样的行礼。

桓伟正身坐好,桓玄朝桓祎怀中一滚,长睫毛呼扇两下,大眼睛闪着光,道:“阿兄,海是什么样,真有古人说的鲲鹏吗?”

桓祎僵在当场。

双手举在半空,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表情很是纠结。

南康公主不由得轻笑,桓容也不厚道的转头,肩膀可疑的抖动几下。

还是袁峰看不过去,很是严肃的将桓玄拉起来,解救了困窘的桓祎。在后者松口气的同时,忽然开口道:“阿兄,峰曾读《庄子》,言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如果桓玄和桓伟是纯粹的好奇,袁峰则是出于“学术性”的态度,认真的向桓祎进行讨教。

“敢问阿兄屡次出海,可曾亲眼得见?”

“这个啊,”桓祎想了想,道,“大鱼倒是见过,最大的像座海岛。是不是鲲,却是不得而知。”

接下来的时间,袁峰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桓祎不觉得麻烦,反倒说得兴起。

南康公主听得有趣,让阿麦去请李夫人和慕容氏。

“海外的事难听一见,无妨都来听听。”

一家人凑齐,桓祎干脆放开,从海外方物讲到风土人情,从小岛一般的大鱼讲到数量惊人的鱼群,又讲到三韩之地的药材、极南之地的香料,以及偶尔遇到的蛮人小船。

说到后来,门外的婢仆和童子都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桓伟和桓玄更是瞪大双眼,满脸都是惊叹。

桓祎说得嗓子发干,停下喝几口茶汤,润润冒烟的喉咙,顺便想想该再讲点什么。

小哥俩互相看看,都是转向桓容,异口同声道:“阿兄,不要木马了,要海船!”

“我长大要和阿兄出海,去找大鱼!”桓伟握拳道。

“不只要大鱼,更要黄金宝石!”桓玄补充道。

桓容玩性突起,抱过桓玄,笑着道:“如果他们不给,阿宝打算怎么办?”

“打!”桓玄挥舞着刚得的象牙匕首,很是认真,“打赢就给!”

桓容不确定的看着四头身,问道:“阿宝怎么会这么想?”

“啊?”桓玄的神智曾经受损,在南康公主身边养了许久,逐渐开始恢复,但是,有的时候仍会反应稍慢。

听到桓容第二个问题,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才道:“我看典司马和许司马比武,典司马赢了,许司马给了一把匕首。”

“……”桓使君头疼。

许超的匕首他知道,是一名欧姓匠人打造。

这名匠人是从长安投靠,一路跟着队伍南下,如今安家盱眙,在城内铁匠铺做工。

因其手艺精湛,据说还是春秋铸剑大匠的后人,州治所特地将他召入南城,录入军中匠籍,每月有俸禄可领。

此人忙着打造坚兵,同相里氏和公输长的徒弟改良武车,没时间打造寻常用的短兵。这把匕首很是难得,被许超凑巧拿到手。

自那之后,典魁就盯上许超,几次借口比武,终于赢得“彩头”。

万万没想到,这事被四头身凑巧看到,还视典魁为榜样。

看着认真的桓玄,桓使君莫名生出一个念头:该不该让他实现愿望?继续这样长下去,不会真长成个海盗头子吧?

转念又一想,如今这世道,上至士族高门下至庶人百姓,遇上战乱都是朝不保夕。还提什么海盗不海盗,百分百的谁拳头大谁有理。

如果桓玄真有如此“志向”,做兄长的扶持一把也是理所应当。至于周围的邻居是不是又会遭殃……重要吗?

当夜,府内设宴,桓容和桓祎把酒言欢,无论酒量还是饭量,都迈上新的台阶。

袁峰嘴上没说什么,只是看着婢仆撤下的酒坛和饭桶,许久陷入沉思。

桓玄和桓伟满脸敬畏,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种子:他们要成为阿兄一样强大的男人!

宴后,桓祎回到南院,倒头就睡。

桓容喝下醒酒汤,将温热的布巾覆在脸上,回忆宴上种种,不由得笑出声音。

自去岁北上,难得有如此放松的时候。

想到下月将启程前往建康,轻松的心情逐渐消散。取下布巾,透过半开的窗眺望夜空,目及明月高悬、繁星璀璨,无声的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