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节(1/2)

桓汉天子出现在青州,事情非同小可。

看过苍鹰带回的书信,秦璟半晌无语。最终将信收好,身边的人都没透出半句。

故而,张廉和夏侯岩等人知晓桓祎带领船队北上,准备迎唐公洛往建康,压根不知道船上有一尊大佛,大佛身边还跟着两个爱好放火的凶徒。

日正当空,气温升高,坊市内人挤人,接踵摩肩,声音嘈杂,不少人的脸上都冒出一层油汗。

送信的骑兵归来,带回桓容亲笔。

秦璟看过之后,当即召众人退出坊市,前往停靠在码头的三桅大船。

距离尚远,已知船型惊人。离得近了,看到包裹在船体上的铜皮,仰望高高立起的桅杆,众人心生震撼,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船,究竟是如何建造……”

如今的水战多在河上,交战多用楼船。即便是最大的楼船,也无法和眼前这艘庞然大物相比。

秦璟翻身下马,见到迎面走来的桓祎和贾秉,目光微闪。

张廉等紧随其后,立定在码头上,目及对面的黑脸汉子,看到对方一身短袍,发束葛巾,根本不像南地的士族郎君,活似一个常年行在海上的悍匪。即便猜出他的身份,也不免有几分怀疑。

黑成这样,真是那位“女郎阻路,车驾寸步难行”之人的兄弟?

双方见面,彼此问候寒暄,还算是客气。

三百人的队伍,多数留在码头上,仅张廉等十余人随秦璟登船。

这并非桓祎要求,而是秦璟主动提出。

“玄愔请!”

长安建康,一北一南。

秦璟和桓祎身份相当,干脆以字相称,倒有几分热络。

桓祎常年行在海上,憨直的性子始终不改。三言两语间,与秦璟颇为投契,认为秦四郎此人不错。

如果袁峰在场,必定眉头紧拧,郑重告知桓祎:阿兄被骗了,秦玄愔老谋深算,腹黑如墨,必定是有所图谋!

可惜袁峰不在,正跟着学院里先生游学在外,研究治水之法。

所以,秦璟刻意收敛冷意,桓祎敞开心胸相交,彼此交谈甚是热络。待登上船板,桓祎已经拍着胸口表示,事情谈定后,他有数坛美酒,请秦璟一同畅饮。

“佳酿难得,多谢季道。”

桓祎笑着摆手,显然心情很好。

张廉知道不该,可看着秦璟的背影,还是心生猜疑。

他怎么觉得,今天的殿下不太对劲,心情似乎太好了点?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样的表现,活脱脱几年南征北战,终于有机会开荤的军汉。

想到这里,张廉下意识打个激灵,拼命告诉自己,错觉,一定是错觉!

将人带到船上,桓祎功成身退。

甲士入船舱通禀,不消片刻,船舱里走出几个人来。

为首者弱冠之年,长袍玉带,眉目如画,通身的贵气。见到秦璟,抢上前两步,未语人先笑,口中道:“之前一别,秦兄一向可好?”

秦璟作势行礼,被桓容扶住双臂,没有真的拜下去。

听到对方此言,同样笑道:“劳陛下挂心,璟甚好。”

桓容称“秦兄”,是为接下来的谈判做铺垫。

秦璟称“陛下”,同样有背后的考量。

刚见面,寒暄没有两句,直接打上机锋。两人不怕事情不成,反而一句接着一句,明显是乐在其中。

郗超和贾秉不置一词,站在桓容几步外,眼观鼻鼻观心,一心一意充当背景。

聪明人该知道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装聋作哑。

张廉愣在当场。

不是碍于场合,他很想揉揉双眼。

桓汉天子怎么会在船上?

看殿下的样子,一点都不见吃惊,分明是早已经知道。

难怪成竹在胸,原来是这个缘故!

想到这里,张廉解除石化状态,脑子开始飞速转动,思量接下来该怎样争取,才能为秦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相似的人之间,总有无形的纽带牵连。

张廉刚刚作出决定,几乎是一抬眼,就与贾秉和郗超的视线对上。

三人彼此打量,都是面上带笑,十分的客气。

至于心中如何想,是不是正准备着一场“恶战”,唯有天知地知自己知。

“将军,计划是否当变?”一名随行的参军上前,低声道,“桓汉天子在此,唐公洛……”

张廉摇了摇头,止住参军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