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2)

北寺点点头。

他转头吩咐下面人去办,很快,有人从羊毛院子中搬出一叠成品衣衫。

北寺又取了一个包裹过来,对张氏说:“王妃曾与我念起您的闺女,这些毯子和小衣服是为她准备的,你待会自己拿着吧。”

张氏有些感动。

她本不好意思接受,但是想起曹觅对待她们母女的态度,犹豫了片刻,还是直接收下了:“我没时间到康城拜见王妃,还请北寺管事一定帮我,向王妃传达我的感激之情。”

北寺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山庄中人手多,一个时辰后,张氏车队上满满的羊毛就已经差不多被搬空了。

张氏便指挥着自己的人手,让他们将放在旁边的粮食和衣服装车。

这时候,刘格突然从院子外走了进来。

他没有第一时间与北寺打招呼,反而观察了一下堆在一边的羊毛。

北寺见状连忙迎了过来:“刘匠。”

刘格与他点点头,笑着道:“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你正在忙吗?”

“已经忙得差不多了。”北寺将账本交给身后的助手:“您老到这边来,可是有什么需要吩咐?”

刘格如今算得上是曹觅面前的大红人,曹觅一有什么赚钱的新点子,一般都是安排他去办。

相应的,曹觅也下过一道吩咐,让她手下的人,在合理的范围内,全权配合刘格的要求。当然,不合理的也不是直接否定,可以请示过她之后再说。

一看到刘格出现,北寺自然不敢怠慢。

刘格也不客气,点点头道:“你也知道,我近来在忙造纸坊的事情。

“刚才听下面的人说庄内来了新的羊绒羊毛,我就想着,与你讨一些,过去看看可不可以用。”

北寺有些诧异:“羊毛也可以造纸吗?”

刘格尴尬地笑了两声:“我也不清楚,总之试一试就是了。”

造纸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造出高品质的纸。

曹觅上辈子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曾在友人的牵线下,到一间儿童天地做过临时工。

在那里,她需要协助专门的育儿老师,陪着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或者手工。

“造纸”,就是当时儿童天地中最受欢迎的一个手工活动之一,简单的原材料,经过一定步骤的处理,就可以变成一张成品纸张。

这个过程之简单,甚至连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当时,为了解答工作过程中小朋友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曹觅专门研究过造纸的一些知识。

张卯将油墨研究出来之后,曹觅让他们先将活字印刷术放一放,准备先把自己的造纸坊开起来,配合印刷术弄出更多的书籍。

但是,曹觅给出的造纸法虽然有用,造出来的纸张却比较粗糙,品质也不高。

刚造出纸,走出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张卯等人,便马不停蹄地研究起怎么改善纸张的质量。

“原来是这样。”北寺了解地询问道:“可以的,您需要多少?我待会让人给您送过去。”

刘格开心地点点头:“嗯。”

他拍了拍身边的麻袋:“就这样的,你先送三袋子就去就行,如果还有需要,我再找你们。”

北寺颔首应下。

刘格见事情办妥,便也不多留,与北寺闲聊了两句,马上又离开了。

另一边,张氏的人装好了车,前来与北寺道别。

北寺皱了皱眉:“不像以前一样,先在庄里住一晚再走?”

张氏摇摇头。

她解释道:“我们现在启程,夜里就能到前面的郡城。近来羊毛不太好收,这一趟已经比之前约定时间晚了小半个月,这一次我得快点带人赶回去才是。”

北寺理解地点点头。

他也不再留,只嘱咐道:“既如此,路上一定小心。”

张氏点点头,与他道别之后,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他们出了容广山庄,一路路过骆牙、栖会、怀通等地,走了将近二十天,终于来到昌岭。

越过了昌岭就等于是回到了塞外,再走个三四天,就是阿勒族所在的地盘。

明明是到了相当于“家门口”的昌岭,张氏众人却没有放松,反而比之前更加紧张。

盖因昌岭驻守着为数众多的盛朝士兵,而且这里是他们运送羊毛的途中,唯一一处需要检查的关卡。

不管是出塞还是入辽,也不管车马上装的是什么,守着昌岭的士兵总是会尽责尽职地将他们一行从头到脚搜一遍,确保他们没有触犯什么禁令。

但这一天,抵达昌岭的张氏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同——城中的兵马比往常多了一倍。

很快,她竟听到一道有些熟悉的孩子声音。

拐过街角后,她才发现一个穿着普通衣衫的四岁孩子正在与一个将领交涉:“这里,不能修成圆的,要改成方形的,你明白吗?”

张氏总觉得这道声音十分耳熟,走进了一看,才发现说话的人,似乎就是曹觅的二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