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1/2)

北安王妃和王府三公子经过了二十多天的舟车劳顿, 好好睡了一夜,才养回了精神。

曹觅起得有些晚,到膳厅时,见到戚游和三个孩子已经打理好,静静坐在桌边等她,甚至感觉到一丝不真实。

直到三个孩子齐声唤她, 她才从一片虚幻中着陆,思绪重新回到现实。

一家五口难得团聚, 一起用了早膳。

明天就是七月初一了, 城中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场市集忙碌起来,戚游吃完早膳后, 便直接离开。

曹觅留在院子中陪伴几个孩子, 听老大和老二讲述这段时间在封平和昌岭发生的事情。

“十五号那一天, 没有什么人。整个市集内冷冷清清的,我都快睡着了。”戚安说道。

曹觅点点头。

她道:“那得看看接下来会不会有改善, 如果情况还是这样, 就要想个办法补救。”

老大戚瑞闻言看了过来。

他有些疑惑:“娘亲, 我不懂, 我们与戎族是世仇,为什么父亲要开市集,与他们做生意呢?”

早在几百年前, 中原人与戎族就结下了不解之仇。

年岁更替,两家连政权都换了好几个,但一直都没有停止冲突和战争。

戚瑞目前读过的经史, 获取到的知识都告诉他,盛朝儿郎的使命,就是将这些茹毛饮血的野蛮戎人,彻彻底底地赶出盛朝的土地。

而戚游这一番不驱反迎的做法,令他一直无法理解。

曹觅想了想,回答道:“你父亲是北安王,他的每一个做法都关乎着辽州的生息,娘亲也不能全部猜测出来。但是……娘亲有一点自己的小见解,你愿意听一听吗?”

戚瑞点点头。

曹觅突然想起,在原书中,这个后来成为天下共主的大儿子,似乎也为戎族的事情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依照主角定律,他后来直接打到了戎族王室那边,将戎族人吓得心胆俱裂。

“有时候武力,战争,可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曹觅道:“你觉得,戎族为什么要南下,侵犯我们的土地百姓呢?”

戚瑞想了想,回答道:“戎族居于塞北,不事农桑,需要依靠劫掠来维持族群生计。”

曹觅颔首:“说到底,一切都是因为生存罢了。”

她又问:“那你觉得,怎么才能解决这些事情呢?”

“当然是像本朝太-祖一样,将他们狠狠打回去,打到他们再也不敢冒头为止!”戚瑞握着拳头道。

戚安在旁边,听到他此番说辞,重重地跟着点了一下头,附和着他大哥:“对!打他们!”

曹觅笑了笑。

她回忆着之前看过的这个世界的史书:“奇怪的是,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个英明善战的领导者,将戎族打退。

“可是不过几百年,戎族人又会卷土重来,继续肆虐。

“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是不是要一举将戎族人赶尽杀绝,才能永久消灭这个隐患?”

戚瑞抿了抿唇,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古往今来,这么多善战的强者,为什么都没做到这一点呢?”曹觅问:“娘亲觉得,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根本不能。

“塞北地域辽阔,戎族大多逐水草而迁,居无定所。赶尽杀绝,谈何容易?”

戚安愣愣地眨巴了一下眼睛,开口问道:“那娘亲说,该怎么办呢?”

曹觅摸了摸他的头发,勾着嘴角笑道:“如果武力不能解决问题,也许该考虑一下事情的本质了。

“戎人是因为贫困,贪恋我们土地上的粮食物资才南侵的。那有没有办法,和平地实现他们的诉求?”

“就是开办集市供他们交易吗?”戚瑞突然回过神来。

曹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反而道:“战争中,有人赢,就会有人输,总有一方要吃亏,事情永远得不到解决。

“而平等的交易,是可以实现双赢的‘正和博弈’。戎族想要我们的盐巴粮食,我们想要戎族的马匹牛羊,只要交易得当,大家便都能得利。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平等交易带来的好处时,战争这种方式就会被抛弃了。”

戚瑞点了点头。

“所以只要开放了市集,就能阻止战争发生,对吗?”他总结道。

曹觅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突然又说道:“并不只是这样。”

“嗯?”戚瑞抬起头。

曹觅轻吐出一口气,道:“如果我们能趁机对这些戎族人进行教化,让他们在此间居住,教导他们盛朝的语言,允许他们与本朝人婚配。

“如此一来,几代之后,戎族安存?”

戚瑞愣住了。

曹觅见他若有所悟,连忙又提醒道:“咳咳,当然,这只是娘亲一介妇人的看法,你们父亲并不一定就是如此想的。

“他站在高位,需要考虑更多的东西。比如市集带来的利益啊,戎族那边的反应等等。

“我方才说的这些,并不一定能奏效。你听听便是了。”

戚瑞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半晌,他说道:“其实,有时候我总觉得,娘亲说的东西才是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