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1/2)

正是金秋八月的好时候,田里大片的庄稼闪着青黄色的波浪,与旁边的河流相映成趣。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抢收时节,北寺带着人轮班地蹲守在田里,不敢有丝毫怠慢。

听到曹觅过来的消息,他才急忙从田里赶来迎接。

曹觅先是关心了两句他的身体,才问道:“秋收时,庄内的人手够吗?”

北寺点点头:“王妃放心,够的。今年山庄又来了许多人,很多事情我们也有了经验,倒不需要让水泥工坊那些的劳动力都回来。

“而且,我已经与羊毛工坊那边的管事说好,到时候,便让那些妇人回来帮忙几日,做些轻省一点的活计。”

羊毛工坊在月前落成,已经搬到了造纸坊旁边去,女工们终于搬到了宽敞的新环境,不必整日窝在山庄的小院落中做活。

曹觅闻言点了点头:“嗯,这些你看着安排便好。”

说完了最紧要的秋收事宜,曹觅尝试将话题引导到红薯和玉米这边来。

即使出门在外,新作物依旧是她最为挂心的东西。

在她读过的那本,以戚瑞为主角的书中,盛朝在不久的将来会遭遇好几场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路有饿殍。

残酷的天灾将这个积弊已久的朝廷种种不堪,通通暴露出来,原本就疮痍满目的王朝会因为此次动荡,直接走向覆灭。

这就是戚瑞和戚安后来会不顾忠义礼节,自己拥兵称王的其中一个导-火-索。

曹觅只隐约记得,这些灾难发生在戚瑞年少时,一直到他弱冠之前才有所好转,但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是曹觅没记住,还是书中根本没有明说。

但这些并不重要,曹觅只需要明确一点——盛朝如今苟延残喘的模样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而她作为一个凡人,需要在天灾来临之前囤好足够的粮食,建起足够高的围墙,将自家的几个小公子保护好。

而高产的红薯,玉米,以及她接下来准备找由头偷渡出来的土豆,南瓜这些,俨然就成了她目前仅能抓住的几根救命稻草。

北寺听了她的询问,想了想答道:“新开辟的田中……那些植株长得……应该还算不错。”

但是他仍旧苦恼一件事,甚至直接请罪道:“王妃恕罪,许多植物的模样不如人意,恐怕……恐怕没有达到王妃的预期。”

由于之前的借口,曹觅又不能直接翻着白眼,同他说清楚自己根本不在乎那些东西的模样。她只能笑了笑,挑着自己最关心的重点问:“之前扩种的那批‘藤条’……嗯,长得怎么样?”

说道这个,北寺的脸直接皱成了一团。

他道:“小人们按照王妃的吩咐培育,扩种的‘藤条’都长得极好,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藤条一直是那个模样,丝毫没有要开花结果的样子!”

“那就好!”曹觅松了一口气。

这红薯要是被种得开了花,那只能说明营养用错了地方,下面的果实就难了。

北寺有些诧异地看过来,曹觅打着哈哈道:“我其实并不怎么喜欢花卉,那‘藤条’青绿的模样就很合我的心意。”

北寺闻言,点了点头。

曹觅便趁机道:“既如此,我们直接过去看看吧。”

北寺躬身应了声“是”,带着曹觅往田里走。

到了红薯田边,入目果然是一片青绿。本来就极好种植的红薯因为得到了妥帖的照顾,愈发欣欣向荣。

曹觅稀罕地看着这些红薯,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筐筐救命的粮食。

北寺在她身边介绍道:“王妃,按照您之前留下的方子照顾,这些‘藤条’如今似乎已经长到了极限,有些藤蔓甚至已经开始枯萎了……你看,是继续放在这里栽种,还是将它们移入室内?”

曹觅挑眉看他:“你们有没有挖一两株上来查看过?”

北寺有些惶恐地摇摇头:“小人们决计不敢损坏王妃心仪的奇植。”

听他这样说,曹觅心中便有数了。

她开始观察起地里的红薯。

判断红薯成熟其实比较简单。如今已经是初秋,小部分红薯植株已经出现了枯萎的情况,这说明它们已经接近成熟。只要等到了地上的藤蔓干枯,那红薯就算长成了。

这种时候,就需要及时收获,免得红薯果实留在土壤中被冻伤。

曹觅细细寻找了一下,果然被她发现一株早熟的苗子。

那红薯长在东边的一个角落,藤蔓干枯得比其他同类都彻底一些。

曹觅指着它,对着旁边的人吩咐道:“既然快枯死了,恐怕也没什么用了,你们去把它拔-出来,看看是不是根系受损了。”

闻言,跟在她身后,被点名的两个农家汉子心跳都漏跳了几拍。

根系受损,说到底,就是他们没办好事。

这简直相当于领导视察时,直接被抓到了重大错误。

一时间,两人连挪步的力气都有些使不出来。

北寺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站在曹觅身边,尝试解释道:“王妃容禀,其实这一株情况只是比较特殊,其他的‘藤条’,长得还是极为茂盛的……”

他话刚说完,进到田中的两人已经直接将整株红薯拔了起来。

众人定睛望去,只发现这种地上藤叶样貌不显的植物,埋藏在地下的部分,竟是一个个表皮呈字红色的块状根茎。

两个将它拔-出来的农汉完全没预料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被吓得直接跌倒在地,甚至挪着屁股往后猛移了几步!

只有曹觅一人,强忍着喜悦上前察看,随即在心中狂喜地喊了一声:“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九点,你们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