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75节(1/2)

接连几次都是如此。

之前听程淼叙述的时候,沈卫民就感觉有趣。如此亲眼见到,更是觉得趣味儿十足。

“小四,小四,它为什么不理我?”要武小朋友很委屈。

正在吃云吞的李家康头也不抬,“它不理你,你也不要理它不就好了。”

简单粗暴,且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也是哦!”邓要武接过筷子继续吃。

“……”沈卫民简直哭笑不得,不过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你跟他讲逻辑,讲道理根本行不通,一切的必须必要可能都抵不过好吃的。

旁边沈东林也是满眼笑意。

去工厂的路上,沈卫民才从沈东林那得知,新招的两名女工,一个是他堂妗子范英,另一个则是本家四嫂。烧火工则是由沈强暂代。

对于范英和四嫂,沈卫民没有意见,她俩能干在沈家沟非常有名,谁家娶新媳妇,婆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让她们和这两位学习。但是沈强……

沈卫民走进工厂,就看到沈强来往各个灶台之间,添柴火,时不时还得看看简易烤箱,注意着不能过时。虽然满头大汗,动作却游刃有余,看他不慌不忙的样子就知道这几天他已经把自己要做的活儿摸索出门道来了。

“三柱,你回来了。”看到沈卫民,沈强笑着打招呼。

“强子哥也来帮忙?”沈卫民笑着问道。

虽然沈强之前一直为他做事,但都是来往山间捡拾各种干果。虽然现在支付机制改变了,却还是挺吸引人的,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比在工厂当烧火工有前途。

来工厂帮忙或许可以,但做烧火工恐怕没几个人乐意。又累又热还不体面。

都进工厂了,当然要找一份看得过去的职位,这符合当下大部分人的心理。如果接了烧火工的工作,之后转不了职,难不成还能当一辈子的烧火工不成。所以沈强为什么来了?

“家里都没事了,我奶和我娘让我看看你这边有什么需要。只要我能做就成,我没多大志向,你帮了我这么多,我也要帮帮你。”沈强笑呵呵的说道。

他并不聪明,以前可能还挺混账的,但孝顺且懂得感恩。这是作为人最该拥有也是最基本的品质,按理说每个人都有,但是现实却非如此。因为少见,所以显得弥足珍贵,沈卫民对沈强的改观也是由他的这种特质开始的。

沈卫民笑:“那强哥回家后帮我谢谢奶奶和婶子,我承情了。”确实应该承情,她们都把自己的宝贝孙子(儿子)送过来烧火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直接的帮助吗?不然,做这份工作的怕就是他老爹了。

沈卫民往里走,李招娣坐在案板前和面,旁边的范英捣豆沙,四嫂则揉面,各做各的活,看上去都挺有干劲儿。

三人均穿着包全身围裙,头带头巾,头发全部锁在头巾里,戴口罩,可以说全部武装。做食品,最重要的是干净,食品加工厂会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一点。

“三柱回来了?”范英先注意到外甥。

“妗子,”沈卫民唤道,“我过来看看你们和我娘忙的怎么样了。”

“进行顺着呢,不用担心。”范英笑着说道。

沈卫民点头,他看出来了。

“刚回怎么就过来了?”李招娣抬头看过来。

“昨天下午到的县城,知道姐夫今天要出院才没急着回来。今天就帮着把姐夫送回家,没干啥活,不累。”沈卫民解释道。孩子不管长多大,面对母亲的时候,总是下意识乖巧。李招娣问一句,沈卫民就把所有事情和盘托出了,不过为了不让李招娣同志当众发飙,有些事情他选择避重就轻。

李招娣看老儿子气色确实不错,才放下心来。“你姐夫看上去怎么样?这两天忙着生产,我门都顾不上去公社,只让你六叔给仨孩子捎了点吃的过去。”

“您就放心吧,恢复的挺不错。再养养,就能正常做复健了。”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你和我姐夫也能放下一桩心事了。”范英笑着说道。

“谁说不是呢?我们上去过去大夫说女婿能恢复成这样是医学上的奇迹,我就告诉沈秀让她好好过,以后会越过越好,毕竟微乎其微的希望都让他们夫妻赶上了。”李招娣感慨。

“是这个理儿,秀儿的福气还在后头呢。”范英轻轻点头。

“对了,三柱,你来尝尝这个。”李招娣指了指旁边的竹筐,这筐红豆酥刚从烤箱里拿出来不久,还冒着热气。

沈卫民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味道不说多像赵姑娘亲手做的,只能说一模一样。果然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

“很不错。”沈卫民评价道。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屋里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很显然,她们也怕味道不过关,虽然沈卫民之前在大会上说,他更看重工作态度,不过总不能做坏点心的味道,那可是在砸工厂招牌。

“你爹刚才回去就没有再回来,是被啥事绊住了手脚,还是你让他干啥事儿去了?”李招娣问道。

“我拿定金在省城买了辆车,开不进咱们村儿,只能放在大拐弯处。爹和村里几个叔伯兄弟却给车搭棚去了。”沈卫民据实已告。

李招娣低头和面的动作一顿,她抬头看向老儿子,最后说了一句“净瞎折腾”,就端着面盆走里屋去了。

盖车棚遮风挡雨,听起来挺大个工程,其实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刨几个坑,栽上胳膊粗的木杆,用钉钉个顶出来,再盖上沈卫民提前准备好的黑胶棚就完成了。

沈爷是木质结构方面的能手,沈爹虽然未得其真传却也知道一二,想必在出发去大拐弯的时候,就把东西准备好了。家里不缺木头,顶可以用檩条,总之挨家挨户集集借借,很快就能集齐材料。

至于偷窃不易,破坏容易。沈卫民也已经想好了对策,等傍晚时候他再过去一趟。

·

如沈卫民所想,沈爹在村里找人干活很容易,最后连着凑热闹的一下子去了几十口子,你帮一把,我帮一把,车棚很快就完成了。

回来的时候,他们领回来一个陌生人。

第119章

工厂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生产,只要生产不出问题,其他方面根本没有指导的必要。再说,有李招娣同志坐镇,有啥不放心的?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可能让他吃亏,但他娘不会。

所以,沈卫民在工厂转了一圈,就和沈东林走出了工厂。

“当务之急还是要招工,得在进入腊月之前,培养出几个熟练工,不然工期内可能干不出产量。”沈卫民侧身对沈东林说道。糕点再没有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就是真空包装,保质期也有限。汉北省冬天气温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保质期,不过也有限,所以不能太早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