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86节(1/2)

沈卫民现在都能闻到自己身上的汗臭味儿,他感觉其实还好,只是熏的头疼。昨天一他喝了赵姑娘两暖瓶水,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那有关系。总之,他现在全身黏腻,非常不舒服。

沈秀摸了摸弟弟的额头,确定他现在没有发烧,连忙应下,她让赵和帮忙看着供销社,骑车赶紧往家走。

沈秀这段时间过的还算轻松,两位老人经受过公安的教育,彻底恢复了神智,对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更是追悔莫及,不过沈秀和严庆林都没说原谅。一如两个老人疼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也心疼自己的儿子,对差点毁掉自己儿子的罪魁祸首,让她在真心相待,是不是太欺负人了点?严庆林也没有在这上面对她施加压力。

两位得知他们姐弟三人已经商量好自己老两口以后的照顾问题,他们两个没有多做挣扎,直接住到了严爱梅家。严庆林作为亲儿子,每个月都会出养老钱。不过经过这件事情后,沈秀是不可能成为孝顺儿媳妇了。

沈秀刚推开门,里屋传来严庆林的问话,“谁啊?”

“我,”沈秀应一声,然后快步走到里屋,看到自家男人正在练习走步。

“大夫不是说了,这事急不来,等晚上我在的时候再练不成吗?”沈秀抱怨着去扶人。她知道自家男人心急,让一个女人养到底不成样子,但是她也心疼男人默默练习啊,这要是万一摔倒……而且大夫都说了,不宜追求快,万一再伤了自己得不偿失。

严庆林没有挣扎,顺着沈秀的力道坐到了床上。“没练没练,我就是想看看外面天儿怎么样,才走到窗户边。你怎么回来了?”

“三柱来了,这孩子弄得满头大汗,一大早也不知道忙活啥了。让我给取几件衣服,他去澡堂子里洗澡。”

沈秀边说边拉开衣橱,从上面拿了几件崭新的衣裳,“还说让我取几件你的衣裳,就他的习惯我还不知道,被爹娘惯的不成样子,从小都就没捡过谁的剩。”

“那不是正好,你之前给他做的衣裳都派上用场了。”严庆林笑呵呵的说道。媳妇儿拿小舅子当儿子,凡是儿子有的小舅子必有一份,做衣裳当然也是,也就是今年小舅子娶了媳妇儿,不然自家这布票是一分都留不得。

沈秀笑,“本来是准备过年的时候给他的,每年都是这个习惯,现在看来又要另做了。”

严庆林看见布票全都飞走了。

“我先过去了,不准再自己练习了。复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有点耐心。”沈秀警告丈夫。

严庆林老老实实的点头。

等到关门声响起,脚步声从楼梯口下去,严庆林拿过来自己的双拐,开始慢慢挪动。一大家子的重担都铺在自己媳妇儿身上像什么样子,作为一家之主,他有责任有义务尽快好起来,不联系怎么恢复。

“现在澡堂刚刚烧水,你把水龙头都打开,热乎点再进去,听见没有?”沈秀把包袱递给小弟,殷切嘱咐。

今天是周六,像供销社都是轮班休息,毕竟越到节假日人流量越大。其他工厂却都是要歇班的,所以澡堂开的时间也早。

沈卫民点点头,接过包袱,扎进了澡堂。

沈秀给沈卫民做的是里衣、包括鞋袜都有,甚至连毛巾都是新的。沈卫民低声笑,他从内心亲近大姐就在于此,从小到大他里面穿的衣裳,每年总有几身是沈秀给他张罗的。

沈卫民在穿衣服习惯上很作,必须得用细布,柔软、亲肤,穿着舒服。不过细布做出来的衣裳不结实,一般人家都不会用细布做衣裳,但他就是爱穿。爹娘虽疼他,却不爱惯着他坏毛病,当然大概也没有这个能力。也就他姐愿意惯着他,当然现在又多了个赵姑娘。

沈卫民常常感叹自己幸运,在这么多人的宠溺之下,竟然没有学坏。就算是原主,顶多也只算是任性跋扈。

从澡堂走出来,沈卫民浑身舒爽了许多。刚刚他身上搓下来的泥垢能有二斤。他可是个爱干净的崽,现在搓出如此多的泥灰,沈卫民有理由怀疑是因为赵姑娘给他喝的那两户水。

反正他是不承认自己脏的。

沈卫民去洗澡的时候,赵和就在外面看车,临近进了一家早餐铺吃早点。再旁边就是早市,间或有叫卖声传出来。看了看灰扑扑的赵和,想到沈家沟家家户户都没有洗澡间。沈卫民提议:“要不你也进去洗个澡?”

“啊?我不用了。”赵和愣愣回答,没带换洗衣裳,也没有毛巾,洗什么,麻烦!

“我出钱。”

“厂长,等我会儿,我这就去。”只要自己不掏钱,所有的麻烦都不叫麻烦。

沈卫民无奈笑笑,他买了豆浆和肉包,吃过早点,腹中好受了许多。然后就去旁边的早市闲逛,借机买了一堆小吃。

今天他的运气着实不错,竟然碰上了两筐鸭蛋,共百十来个。如果不是冬季出门难,农户根本攒不了这么多。接着又要了几十个鸡蛋。

看时间差不多,沈卫民背着背篓回到车厢,直接把小吃扔进空间保鲜。

等赵和出来,两人开车回村。

回到家免不了被责难,沈卫民掏出小吃摆满了一桌子,讨好的笑笑。“在澡堂泡了澡,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李招娣摸摸儿子的头,确实不热了,她叹了一口气。“好了是好事,但是出去的时候,能不能跟爹娘跟你媳妇儿说声?一觉醒来,发现人不见了,你是要把我们担心坏啊。”

沈卫民摸了摸后脑勺,还真忘记这茬儿了。

“吴和平这老小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咱们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他还针锋相对,真是为老不尊。”李招娣对这事耿耿于怀。

“不生气,不生气,过年就另选了,这段时间随他折腾去吧。”沈新乾淡淡的说道。

李招娣回头看老儿子上蹿下跳,到底没说什么。

沈卫民康复之后,很快就进入了腊月下旬。

该去省城送货了。

第128章

去省城交货之前,沈卫民专门去工厂查看货物生产、包装和装筐情况。

“这是货品单,”沈东林递过来一沓单子,分别是商品名、斤数,和装箱情况。

沈卫民接过来,又拿出之前的订货单,一一仔细核对。预定礼盒全都是分装,又按各厂的订单装在长方体竹筐里,一筐正好装二十盒。

所有的竹筐是沈卫民在沈家沟临时找人手工编制的,沈爷做监工,竹筐质量当然是顶好。在路途遥远、运输困难的当下,出货必须要保护,糕点更容易出问题,从沈家沟运货出去至少得换乘三趟,不好好保护根本不能成。

其中最困难的就是成衣厂的货,千斤散称点心。必须得保证圆形背篓光滑没有倒刺,此外里面得垫上厚厚的麦秸,再铺上麻袋,再把货装里,以此才有些保证。

这几天,单是过来帮忙的装箱的沈家沟社员就不下几十人,他们看到沈卫民都笑着喊“厂长”。

沈卫民多数时候只能点头微笑。他太忙了,总是匆匆来匆匆走。

沈卫民核对订单之后,“加上今天,订单量就算完成了。无论如何,在出发前再核对一遍,到省城之后人生地不熟,再发现问题,我们连最基本的补救方法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