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97节(1/2)

“好说,好说。”好吃当前,现在大家都卖沈卫民面子。

“这第一件事就是请各位去咱们村里各家各户借桌椅碗筷拉过来。或者告诉他们想要坐席,请他们自备桌椅,每桌配十把板凳。”沈卫民吩咐道,所有东西都要现借,不管什么时候摆席都是如此,物资匮乏之下,谁家都不会配第二套桌椅。

他们按吩咐去做,吴林就是这时候过来的。“三柱,我爹身体不舒服,今天恐怕不能过来了,请你见谅。如果你不嫌弃,今儿我替换你张罗。”

沈卫民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吴林,“我其实挺好奇,林子哥你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的和我说这些话的?”

吴林瞳孔一缩,“你这是什么意思?”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林子哥总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吧?”沈卫民笑着说道,语气意味深长。

吴林呼吸空了一拍,他知道!他竟然知道!既然已经猜到了,为何不揭穿他?

像是知道吴林想什么似的,沈卫民淡淡的开口:“我从来不在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不甘心,就应该树立自信,励志脚踏实地做出一番成绩,狠狠打对手的脸,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有多了不起,而不是在背后搞小手段。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因为被社员们喊几声小队长,就开始得意忘形,觉得整个生产队都围着你们吴家转,但是现在梦该醒醒了。”

吴林脸上青一块红一块,重新选举的时间段即将到来,他确实有些心急了。但在没有任何胜算的基础上,还不允许他在其他方面想办法吗?

“呵——”沈卫民冷哼一声,“你们真不愧是父子。”

吴林眯起眼睛,随即苦笑出声,“为什么?”

“我没有证据。”沈卫民双手一摊,“不过,以林子哥的小心程度,恐怕根本不用你动手。只有躲在你背后那只阴沟里的老鼠,我没有兴趣把他揪出来。”

吴林表情难看。

沈卫民直接站起身来,“这里就麻烦林子哥了,今天来的人比较多。请你好好给张罗张罗。”

吴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在刚刚,沈卫民指出了他阴暗的心里行为,而现在又坦然让他免费帮忙。沈卫民,沈三柱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让出座位后,沈卫民也没闲着。这一仗他必须得打响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名声。

他当然办到了。

1965年正月初八,沈家沟热闹无比,席面从东头一直摆到西头。

这一天对于沈家沟所有人来说都不平凡,他们第一次认识到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有前途的。

也可以说是钱途。

第134章

沈卫民摆席, 席面从东头一直摆到西头。

他没有提前通知村里人,因此除了沈秀一家,其他家的亲戚几乎都没有赶来。当然也有例外, 沈卫民看着站在他跟前的沈芝,面无表情。

沈芝显然也很不自在,大概心里已经有所考量, 一直没有说话。

沈卫民其实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这样的场合,多一个人不多, 少一个人不少,随他们去又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帮忙张罗全程事情的是吴林, 这是沈卫民没想到的,好像自从他让出座位之后,对方就一直没有离开。在点明事情真相之后,双方还能如此平和的来往。

不得不说, 两个人都不简单。

如果让池山生产队社员评价工厂组织的这次摆席, 那就是出手大方, 吃的尽兴。从东头到西头,沈卫民给各席都敬了酒。酒是赵姑娘牌自酿米酒,度数不高很是香醇。不过鉴于沈卫民的身体,他喝的早就被替换成了温水就是了。

今天天公作美,太阳高升并且无风, 虽然说当街吃席仍然冷。不过开席之时, 正巧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等散席,大家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不适。其实,就算条件再恶劣些, 能吃到肉和平常难见的菜色,大家依然会捧场。

沈卫民和大家伙儿的交流并不多,关于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未提一语。这次摆席已经完全昭显了食品加工厂的实力。关于之前大家私底下讨论的所谓工厂接到大订单,和省城各大工厂有合作的传言,他用最直观的方法证实。

席到正酣处,他们公布了一份红榜。红榜上写的是这段时间参与工厂生产发展的社员,前面是姓名,后面则是总工分。

“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这段时间各位社员对工厂的贡献额,早在最开始,我们厂长就已经承诺大家,工厂工分可以兑换粮食、粮票和钱。现在我说一下规则,兑换率和生产队是一致的,名单上的所有人从明日开始可以到工厂办公室找我、卫民或者是赵和,想兑换什么提前商量好,到时候合工作人员说一声就行了。”沈东林宣布。

这话一说,全村人都震惊了。

兑换率和生产队的一致,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也确实应该这样。毕竟不管是下田上工,还是在工厂工作,都是给公家干活。但是有一点,工厂给的工分比生产队这边足。拼死拼活在地里干活,一个成人壮年劳动力一天才能挣十个工分,但是给工厂送一筐果子,差不多就能拿到这个工分。

这是食品加工厂首次公布工分兑换原则。在这之前,不是没有人嘀咕,也有不少人阴谋论,觉得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没有前途,觉得沈卫民是在给他们画大饼,没有实力还做出这么多承诺。才是第一年就开始拖欠工资,这样的工厂不可能长久。

知道工厂要摆席宴请全村,他们心里义愤填膺,就连工钱都不给结,竟然拿着闲钱请大家吃饭,这是啥道理?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商量好了,等散了席就去找沈卫民说这事。难听点说就是去兴师问罪。

他们怎么都没预料到,自己竟然能等来这么一个柳暗花明的结果。这样算下来,虽然工厂开工较晚,他们中不少人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然工分再不济也抵得上家里妇女了。

“厂长厉害!等来年我继续为咱们工厂做奉献。”有人趁机向沈卫民表忠心。

沈卫民笑着点头,“那来年就继续麻烦各位了。”

“三柱子,正式工的工资可以打听不?也是工分制?”

“正式工和长期临时工都有工资,具体的不便多说。”

“哇,竟然有固定工资!”大家伙儿惊讶道,声音中都是羡慕。

“厂长,咱们工厂今年招工不?”有人大声问道,这是目前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所以此话一出,很多人的眼神都聚集到了沈卫民身上。

“工厂招聘,不管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符合条件,就能进工厂工作。但话又说回来,只有符合条件才有机会进工厂,否则只能免谈。

不过,有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工厂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招工,所有人机会平等。”沈卫民不会把话说死,他需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让大家知道工厂会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果然,听到这话,大家都挺热情。只要沈卫民不特殊对待沈家人就什么都好说,所有人都有机会,这个机会为什么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呢?

一时间大家都有了期待。

“不过话又说回来,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咱们池山生产队的副业,不管发展多好,这是不会变更的事实。咱们生产队还是要以粮食生产和侍候农务为主,年轻人想拼想闯,踏实能干,尽可过来,伺候农田的一把好手就不要来凑热闹了。否则公社的祁主任恐怕得亲自找我谈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