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01节(1/2)

“你呀,还真是大胆。心里没谱,还敢拿着去和祁主任做交易。”沈爹皱眉,“这件事可别拿出去胡乱说,顺其自然就好。这件事情虽有部分是你的功劳,但更多的是上面帮扶。”

沈新乾知道老儿子聪明,却没想到他算计人能算计到这种程度。这件事说好听点是老儿子利用聪明和公社领导谈成了一笔生意,让他们沈家村通了电,过上了更为方便的生活。

说难听点说就是老儿子步步算计、心思深沉。人性复杂,有些事被人知道了反而不美,倒不如不知道。

“这个道理我还能不懂?不就是当着爷奶和您的面说说吗?”沈卫民轻笑,他又不是啥都不知道的半大小子,什么事该宣扬出去,什么事该藏着掖着,他明白着呢。

沈爷沈奶对工厂里的事情并不多了解,不过听父子两个对话也能理清楚个大概。他们没有随意插进父子俩的谈话之中去,父子之间没有隐瞒,父亲教育儿子,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是他们作为长辈想看到的画面。

中午饭当然是在家里吃的,饭菜上桌的那一瞬间,沈卫民都惊呆了。

比之沈爷,沈卫民和沈奶的关系其实有些僵硬。对方是个优雅严肃的小老太,沈卫民私底下又不是中规中矩的模样,相差如此之大,又没有感情基础,能相处得好才怪。沈卫民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对方不会对她指手画脚,——就很理想的奶奶和孙子的关系。

而这一切都在沈卫民收到那一袋金之后发生了改变,沈卫民和赵琪仔细分析过,得出的结论是绒布袋是沈奶要给他们的,沈爷顶多是个搬运工和传话人。且不说沈家所有东西都是沈奶的嫁妆。就说日常生活中,不管大事小情,家里所有都是由沈奶决定这个细节,就能看得出沈爷在家里的地位。

送金子这事就算是沈爷提出的,做决定的也一定是沈奶。如若不是沈爷提起的,那就说明从一开始沈奶就决定把绒布袋给他们夫妻。反正不管是哪种猜测,都表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沈奶看重他们。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知道沈奶心里有他这个孙子和赵琪这个孙媳妇儿,俩人就开始得意了。

于是和沈奶来往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沈奶情绪低落,俩人就讲笑话,哄她高兴。沈奶不认同他们的做法,就立刻服软,说软话。就算沈奶只是在那坐着,俩人都能凑上去自话自说几分钟。

就比如刚才,沈卫民和沈爹说话的时候,赵琪就搁沈奶旁边小声的把他们这几天的具体行程和吃的苦,事无巨细的跟沈奶说了一遍。

然后中午,也就是现在,他们吃到了沈奶奶亲手做的丰盛午饭。

“这个菌菇汤是我喝过最好喝的。奶奶,你有空教教我,我炖汤咱们一家的喝。”沈卫民笑嘻嘻的说道。

沈奶吃饭的时候很少说话,举筷优雅娴静,口口细嚼慢咽。因为食量小,往往是桌上最早挺快的那一个。听到孙子这么说,她抬了抬眼皮,“嗯”了一声。

相处久了就会有感情,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人与人之间。沈奶和沈卫民从来都不站在对立面,沈卫民是沈奶儿子的儿子,虽然重视程度肯定越不过自己肚子掉下去的那块肉,但爱屋及乌,总是喜欢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沈卫民会说话,但凡他说你教教我媳妇儿、你教教我娘,让他们炖给我喝,都能让沈奶给撅回来。

沈卫民是最后一个放下筷子的,他日常忙碌消化又快,所以极容易饿。看在沈奶眼里,就是落实了孙媳妇刚刚说的那些话,去省城出差这几天,这俩确实没少吃苦。

“工厂又不是离了你俩就不能运转,年纪轻轻把身体搞坏了,看你以后找谁说理去?”沈奶蹙眉。

说到这个,沈奶还真有些生气。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红池生产队的副业,这两年发展势头极好,所以交公粮、逢年节给村子做贡献,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凭什么?自古有以来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饭,三柱子一手支起来的工厂,却只是给大家做嫁衣裳,想想还真有些憋屈。

沈奶的憋屈,不在于她家三柱子给村里做贡献不甘心,而在于他做这么多,有的不为人知晓,有的大家都知道却完全不当回事儿,认为这理所当然。

说实话,这世上除了父母无条件爱你,其实这个都不算没条件,毕竟父母抚养你也是有指望的,希望你孝顺,希望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你能照顾他们。就连这至纯至善的感情都建立在条件之上,凭什么她孙子做这么多,不值得被尊敬?

三柱子生在沈家沟长在沈家沟,这里是他的根,有能力回报家乡没什么。但因此所做的每件事都要惠及村里所有人,就问一句凭什么?

要是因此累出伤病,就更不值了!

人的感情复杂多变,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沈奶虽然从未口头表达过对沈卫民有多满意,但是到底是有些不一样的。这心啊,更是早就偏了。

沈卫民一下子也整理不出沈奶具体在想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听到沈奶这样说,他很高兴。这些都是他的亲人,凡是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都会从他出发做考虑。

在别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对村子发展有什么影响,对工厂发展有什么意义,能够带来什么利益。他的家人最在意的是你的身体怎么样,你不能太劳累,你得注意身体健康。在他们眼里,对他有好处的就是好事,对他没有好处的就是坏事。不管他做什么,他们都给予他无条件的信任。

以前爹娘、姐姐和琪琪都会这样惯着他,现在又有了爷奶,沈卫民觉得自己的人生挺完满。

下午,沈卫民和赵琪在工厂忙活到很晚,差不多五点,沈卫民和赵琪开车出发回县城。

沈家现在没有办法住人,就是没动的东屋,也因为堆满了其他屋里的东西而没有地方下脚。左右工厂和村子最近没甚大事,他们两个回县城也没关系。

精打计算的沈厂长当然不会让小货车白跑这一趟,走的时候拉了满满一车货,这些货会暂时放在76号仓库里。

为了便于出货,沈卫民把76号另一栋院子整理成了库房,堂屋、东屋、西屋都重新进行修葺,又在宽敞的后院新修了屋子,简称为76号仓库。不管是往省城出货,还是向县城各供销社还是周边县城供销社供货都方便许多。

回到76号,天还没黑。

推开大门,就听见屋里传来说话声,吵吵闹闹的,充满生活气息。

“听到车响就知道是你们回来了,俩小孩在写作业,婶子不让出来。”一个高挑的男人穿着合身的黑色薄呢风衣,站在门口笑着说道。

“也哥,”沈卫民打招呼,“我先把车开进来,咱们再说话。”

杨文也点头,回身进屋。远远的能听见屋里的声音,“确实是卫民和弟妹回来了。”

晚饭煮的鸡汤线面。

饭后,李招娣和赵琪出去遛弯。俩小孩先绕着巷子跑圈,从76号往北出发,从南边回来,差不多两公里,这只是热身。回来之后进入正题,练习打拳。

这是他们每天的运动计划,风雨不变。

沈卫民和杨文也站在院子里说话。

“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一声。”杨文也说话的时候,表情讪讪。

今天,杨文也一反常态没有跟俩孩子出去跑步热身,沈卫民就觉得他肯定有话要说,不过对方现在的态度还是让他觉得诧异。杨文也,县长的第一秘书,擅于辩解,口才极好,现在竟然吞吞吐吐的。

“也哥,既然你认为应该告诉我,那事情肯定与我有关。如若你从未提起,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但既已经表示确实有这么一件事,却不告诉我,也哥是存心想让我今夜睡不着啊。”沈卫民笑着说道。

“告诉肯定是要告诉你的。只是在告诉你之前,我确实需要真心诚意跟你道歉,我有负你所托。”杨文也沉声说道。

沈卫民下意识皱眉,下一刻却又舒展开,“相识两年,我请兄长帮了很多忙,十之八成都如我所愿。没想起,我都感激不尽。现在兄长却因着这个和我道歉,我是得多忘恩负义才会揪着这个不放。”

杨文也突然笑了,“如果是别的事情,倒还罢了,这个事吧……”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沈卫民请他帮忙时候的状态和急切,虽然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为什么那样做,又想达到什么目的,但中途人不见了,总归是个麻烦。

“……大荒农场那边传来消息,你让他们看着的那两个人不见了。”杨文也说道。

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沈卫民还是惊讶出声,“你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