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26节(1/2)

“你来的可真早!”李招娣笑呵呵和人打招呼。

“闺女家住得近,我又没事儿就早来会儿,没得在家里碍眼!”高老太气哼哼的说道。

一听这话,李招娣就知道这人正和闺女闹不愉快。虽然才和对方见第二面,但自觉对方是个敞亮人,……

“这不在跟前,整天好处给着,你自然是千好万好。这在跟前了,她觉得好处给的不够多,自然干翻白眼。”高老太一眼就看出李招娣的想法,出声解释了一句。

“老姐姐的烦恼,我是体会不到的。我就生了俩儿子,其中一个还早早去了。剩下这个从小知道我疼他,从小到大做啥事都有恃无恐,对我倒是不藏私。”李招娣淡淡说道。

如果李招娣只说后面几句话,高老太指定觉得她是故意的,但加上前面那句话,……“不说了,我不说了。”

李招娣这才露出笑,“老姐姐,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个吃醋那个要东西,你想给就给点儿,不想给就都留着。咱们这么大年纪了,想疼谁不行?觉得她做的过分了你就教训,多大不都是自己的儿子闺女。”

高老太来到池县直接住进闺女家,就证明母女两个关系不错,离得近有矛盾实属正常,不要坏了心态就成。

高老太眼前一亮,“大妹子,你说的有道理。”

经此事,俩人倒是亲近了点。

高鹏像往常一样到门口找奶奶。看见李招娣,他顾不上打招呼,就往食堂跑,“李家康,叶聪,你们奶奶也来了!”

第150章

杨文也出手, 训练基地食堂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随之训练基地内开始强调纪律。

这批孩子是第一次参加训练,年龄跨度较大。最大的已经十四岁,正处在基本懂事和懂得自己要什么的年纪, 也有了简单算计。不到八岁的李家康是其中年纪最小、也最矮的一个。如果不是因为够聪明, 情商高, 又有熟悉的伙伴儿相衬, 在训练基地里, 不知道要被欺负成什么样。

当然, 他们这样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一般会比普通人家成熟一些。

不过撇除这些因素之外,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会干什么,能干什么?

平常在家里就算不是父母长辈的宝贝疙瘩, 也衣食无忧。要是出身农户,可能还会除草、丢种、喂个猪, 如果在城里长大, 那除了上学, 还真没有干过其他的。这也是首次进入训练,并不禁止家长探望的主要原因,当然随着时间发展, 这个规定已经逐渐变形。

总而言之吧,这个年纪的少年, 正处在强调纪律和不断试错的节点, 他们大都还不能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以及有那些纪律必须要遵守,所以教官得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矫正。像今天这样的事情, 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并没有做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是暴力的解决办法显然并不可取。

“暴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你们脖子上的脑袋瓜子是干啥的?只用来吃饭?就不知道把事情告诉教官?我们还能害你们?”庞连长意有所指的把眼神瞄向熟悉的脸孔。

其他人就算了,他们可是老面孔了,难道还不值得信任?想到这里庞连长冷哼一声,还是欠练!

庞连长发誓,他所有的行动都是出自公平正义,绝对不是公报私仇。虽然他们来之前从被团装很很操练了一番,但那是任务需要,他们都知道的!

知道个屁!

想到刚刚团长临走之前看他们的眼神,“真逊,出这么大事情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几个教官心口就有一团火气。

“向右转!”庞连长下命令,“先跑二十圈,冷静冷静。”

“啊!”“二十圈!”孩子们都震惊了。

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去跑圈。

“庞叔真笨,都说了我们是到食堂之后知道他们想独吞沈叔叔送的食物,才决定动手的,事发偶然,怎么和他们通气。”邓要武小声嘟哝。

听到这话,程淼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他意味不明的看向邓要武,确定他说这话是认真的,才抿了抿嘴唇。

“小一哥,你小心点。”邓要武挺担心。

“闭嘴!”程淼不想听见小三说话,他想把他脑子掰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棉花。事到如今,他竟然还以为他们做这事事出偶然!

理由确实是偶然,但事情的发生从来都是绝对的!

半下午,他们正在分散休息。一群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从操场边经过,推着地爬车上放着新鲜的蔬菜、蛋、肉。

“杨叔叔动作还是这么利索。”李家康笑呵呵的说道。

正在弯腰洗脸程淼和叶聪抬头看了一眼,“嗯。”

“今天,终于能吃一顿像样的饭了,我都好几天没有吃饱了。”邓要武哼唧。

他这话一出,周围都是小声。李家康摸摸后脑勺,“不是吧,小三哥,昨天是谁撑得走不动路的,这一天还没过去呢,就忘了?”

“水饱不叫饱,我那是米汤喝多了。”邓要武才不承认那个笨蛋是自己。

今天一队、二队罕见一起训练,休息的时候比之前热闹太多。

“高鹏,今天晚上我们不用抢食儿,你还去大门口吃饭不?”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一下子,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高鹏那里。

虽然说训练基地的默认规则在那摆着,但是基地几十个孩子,不可能谁家长辈都有空在这守着。大多是隔几天来一次,像高鹏这样,奶奶一天来三趟的,整个基地都是独一份。

往常没在明面上说过,大家不熟也凑不到一块,但私底下说什么的都有。不知道有什么时候起,去大门口吃饭的,都被叫成乖乖儿。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说句实话,拿到名额进入训练基地的,谁家没点关系?谁家孩子不是宠着长大的,就是沈卫民家这俩孩子生在部队,长在农村,从来没有正经下过地。

沈小叔其实知道下地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如果能够坚持,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教导他们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但谁让沈小叔自己没法以身作则,如此就没法要求俩孩子怎么样了。只是极其偶尔的,他们会被爷奶带到地里,但沈新乾和李招娣对俩孩子非常爱护,多让他们在树荫下待着,夏收时候捡拾几个麦穗顶天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孩子都没吃过苦,原先是谁都说不上谁的。但是现在一下子就完全区分下来了,在食堂吃饭的和到大门口去吃饭的,成了两类人。

高鹏属于后一类,是家里的小宝贝。

一时间,不少半大小子冲高鹏挤眉弄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